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品牌名背后的3个成本法则:识别成本、理解成本、记忆成本

财经

2019-03-17 10:06

名字不对,努力白费。顾客记不住你,投资越大损失越惨。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使用动物作为商标的一部分,究竟是大佬掌门人对某种动物情有独钟,还是觉得动物更能博得人们的欢心?都不是!大佬们深谙品牌名背后的成本规则,他们的名字都是四两拨千斤的顶尖品牌名!作者从全新的角度为你揭秘大佬品牌取名背后的3个成本法则!

一、品牌取名也是一个成本

一把火把可口可乐烧了,无需多久可口可乐能再次雄霸世界。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把其总结为品牌的力量。在我看来,这句话对但不够精炼。品牌力量潜藏在顾客的大脑中,强盛的品类必然有个广为人知的品牌名。所以可口可乐再次雄霸世界的秘密就是“可口可乐”这四个字。

唯有品牌名扎根在顾客心中,销售数据的无数个0之前才有个1。没有品牌名这个1,再多的资源也添加不出后面的0。

这就是品牌名的力量!

品牌市场化的本质是什么?是一场你与顾客之间的成本博弈。

同行业的两个品牌,一个花几十亿资金和数十年的时间跑到顾客记忆中,一个花少量费用在极短时间走进顾客记忆,同样的旅程会有不同的付出和收获。所以品牌取名,也是一个成本

二、量化品牌成本的三个黄金法则

首先,你需要算一算名字隐含的营销成本

如何量化品牌名的成本

我在此提出『品牌取名三个成本法则』:识别成本、理解成本、记忆成本

成本法则一:识别成本

中国人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翻康熙字典给孩子取名字,似乎认为取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字能显得孩子出身名门。举栗“李旖(yi)焜(kun)”

假设老师看到这三个字,想半天都不知读音,如何点名?读错了会不会脸红脖子粗?如果很少被点名提问上黑板去做题,这孩子会不会比其他同学少了很多机会?

孩子成年后去去机场。如果你的名字电脑打不出来,别人已经过安检了,你还要去盖个章,一辈子的出行成本都被提高!

简单常用的名字,能给人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专门有社会学家研究过这问题:名字越简单,越容易成功。比如:李宁、郭晶晶、叶茂中。

我们每个人自己有体会,如果认识一个新朋友,他叫李勇,或者叫张丽,你会马上记住他,因为你对他的名字有熟悉感,有亲切感。王雪、李志勇、张丽、王燕,都是简单易识别的名字,是中国人的超级名字。

我们来看看企业的命名,这是好识别品牌名与高成本品牌名的较量。

  • 苹果是好识别的低成本名字,宏碁不是。
  • 金龙鱼是好识别的低成本名字,福临门不是。
  • 红牛是好识别的低成本名字,东鹏特饮不是。
  • 七匹狼是好识别的低成本名字,柒牌不是。

我相信不少人看到这里发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规律:好识别的品牌名不仅文字简单易懂,还做到了一听就懂,一听就知道哪几个字,一听脑子中就有了画面感

为什么一听就知道字,有画面感的名字是低成本名字?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假设角色A对洗衣机品牌不熟悉):

A先生:“李兄,你给我推荐个洗衣机牌子”

B先生:“我给你推荐hui er pu(惠而浦)”还有“xiao tian e(小天鹅)”

A先生:”hui er pu?Hui是哪个惠?er是哪个er?Pu是哪个pu?小天鹅是《丑小鸭与白天鹅》天鹅吗”

B先生:“……(逐字解释)你实在记不住,就买小天鹅,小是大小的小,天鹅是天上飞的天鹅”

结果, N天后,A先生买了“天上飞的天鹅”的小天鹅牌洗衣机。看似一场普通的品牌推荐场景,但每个人每年会向周边的朋友推荐15个以上的品牌,每一次传播你的品牌名都让人觉得生涩难懂,假设把损失换算成销量,损失足以让人捶胸顿足。

测试品牌名的识别成本需从两个层面:

  • 从听觉上能否让人迅速理解文字,且迅速在大脑中有相应的文字和画面联想?听不懂还需要逐字解释的名字就是高成本名字。
  • 在视觉上能否让人迅速识别和记忆,看2遍都不能识别的名字,你别指望它能快速走红了。

当你想好了品牌名后,做个测试。第一眼看不懂字面意思的要排除。向你的朋友电话推荐一下,朋友在电话中解释文字三遍以上还不能理解的要排除。放下起名这个事去做其他事情,4天以后你和你朋友都还能记住的品牌,算是过了第一关!

看到这不少人会反对,一些不易识别的著名品牌如东鹏特饮、柒牌、宏碁不也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了?我也同意这个现象,只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品牌是投入了多少年时间多少资金取得成果?作为创业品牌如果你准备了十几亿的传播资金,我闭嘴。

假设小天鹅从字面、读音和标志让人识别的时间是1秒,惠而浦让人识别的时间是8秒或更长,从识别成本上惠而浦是小天鹅的8倍以上,如果换算成广告、营销成本,你就明白差距究竟有多大

成本法则二: 理解成本

这里所说的理解成本并不单指品牌名文字上的理解,看懂字面意思是基础部分,最重要是看到品牌名马上猜到你是干什么的。从字面、画面感和字义上迅速对你产生和品类相关的某些价值感相联系。

一个无力的、毫无价值感的名字难以被人们关注和接受,必须取一个和顾客需求挂钩好名字,品牌名就像一把与顾客需求最近的钩子,钩子离顾客的需求越近,品牌顾客回忆起和购买的几率越大。

  • 淘宝是离“网络购物”最近的钩子,易趣不是。
  • 公牛是离“安全性能杰出的插座”最近的钩子,鸿雁不是。
  • 威猛先生是离“强力除重油的除垢剂”最近的钩子,威纳邦不是。
  • 飘柔是离“柔顺头发的洗发水”最近的钩子,蒂花之秀不是。
  • 大白兔是离“天然牛奶糖”最近的钩子,冠生园不是。

好名字本身就是传播频率最高的广告,所以顾客每一次口头相传,受众瞬间都能明白它的独特价值!相反缺乏深刻理解能力的名字会对品牌销售形成阻碍,理解成本高的名字会阻碍产品信息的传达,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筑起了一堵看不见的墙。

由于竞争的产品、包装的干扰,消费者面对选择会变得很无助和茫然。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都浓缩进了品牌名中,品牌名就像一粒强效的胶囊,它能在顾客心智里释放出影响购买决策的力量,最终让品牌成为品类代名词。

切记,离顾客需求(准确的说是渴求)最近的品牌名,最容易获得顾客的深刻记忆,在他最需要解决方案的时候,顺着需求的特征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你。因为,顾客品牌产生好感的瞬间是因为“听到了他想听到的”!或者说你的名字听上去就像领导品牌

成本法则三:记忆成本

当你看到这里,应该会产生一定的疑惑:识别成本和理解成本所强调的核心,不就是为了名字更容易被顾客牢记吗?

是的,这就是我把“记忆成本”放到本文的第三项法则的原因。因为人对品牌产生兴趣、产生信任到最后产生依赖都需要走“记住—喜欢—传播”这三步。

记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瞬时记忆(0.25-2秒储存时间)——短时记忆(几分钟储存时间)——长时记忆(数分钟到几年)——永久记忆(终生不忘)。

对于所有品牌而言,大家最希望做到的当然是最后一种情景,就是品牌入脑后终生不忘。无论是识别成本还是理解成本,都是为了降低顾客初次遇见品牌之后的记忆成本

天猫、斗鱼、途牛、飞猪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常见的动物,越容易被消费者记忆下来,就越容易成为一个好名字,降低了人们的识别门槛,再把产品特性和品牌名相结合创意组合出有独特性的品牌名,不仅有效区隔了竞争品牌,还降低了顾客的理解成本。最终降低了顾客品牌的记忆难度,延长了人们对新品牌顾客记忆中的周期和提升重视程度,一个好品牌名必定是符合最终的记忆规律的。

品牌取名是一项重大的投资行为品牌需要通过取名对某个品类的行业形成较高的占有率,一旦确定了名字,就需要对它投入大量资源(包括广告资源、研发、渠道资源)去告知消费者自己独特的功能诉求。如果投入大量资源后,无法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占性,那么这个品牌的资源投入就是无效的。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取名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决策,你的钱再多,也烧不过顾客遗忘你的速度!拿出“识别成本、理解成本和记忆成本”这三个黄金法则来衡量一下你的品牌名,如果有两项不合格,自求多福吧!

你测试一下你的品牌成本有多高?

本文由 @杨双喜 营销少走弯路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