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大家话海派”项目:推广海派文化精髓

观点

2019-03-12 09:42

 “310”是居民身份证上上海的代码,也是上海话“侪要灵”的谐音。在3月10日这样一个蕴含沪语趣味与卓越精神的日子,海派文化日·“大家话海派”项目发布会暨叶辛《上海传》分享会在杨浦区图书馆举行。

“大家话海派”项目由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隐书局联手推出,旨在从杨浦“三个百年”出发,以海派文化为主要切入点,聚焦上海三大文化品牌,引领市民深入学习海派文化,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展示上海文化魅力,展现上海文化自信。

著名语言专家钱乃荣应邀出席了启动活动,他感慨道:“我1945年出生,1950年进入小学,那时我们的学校、弄堂里都充满了海派文化,正因为从小浸润在沪剧、评弹等艺术里,长大后我才会走入语言学的大门。” 上海市建筑学会委员乔争月也表示,在对沪上传奇历史建筑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中西合璧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特质,自己作为身份证代码“320”的“新上海人”,对从不同的角度追寻海派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自然更感兴趣了。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则呼吁,将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与“大家话海派”项目的宣传并重,让“海派文化日”未来能被更多上海人民知晓,真正成为上海人的一个节日。

作家叶辛

发布会后,“大家话海派”项目也举办了今年的首场活动。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以他的著作《上海传》为蓝本,从上海城市活动、阅读生活、海派精神、城市规划等内容与读者进行了亲切的分享。

叶辛打趣道,自己写了一辈子小说,对于撰写虚构的故事、拿捏个性化的语言可谓驾轻就熟,接下《上海传》的任务的确感到挑战不小。这次他带来的《上海传》不同于以往大家所熟悉的上海滩或是以19世纪为背景编写的一些上海故事,《上海传》中所写的内容都是他这一辈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到的、看到的上海故事。

其中,有叶辛50年前的探亲回忆,有亲历改革开放的点滴变化,也有对葱油拌面、阳春面、咸菜肉丝面等老上海风味的怀恋,因为饮食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上海传》中第一章我就写了‘我与上海小吃’,写作过程中我和老伴特意去城隍庙、小吃街找当年的味道,可惜它们都不对味了。”在叶辛眼中,伴随着饮食的变迁,上海迈向了不断的变化与急速的发展,成就今天大气磅礴、浑厚深沉又不失细腻的样子。

据了解,2019年“大家话海派”项目还将邀请熊月之、陈东、忻平、谭旭东、钱乃荣、徐建刚、田兆元、乔争月、李天纲等十余位海派名家,举办具有思想引领性的文化分享会、名家报告会、海派名家行等活动,通过“大家”话海派,推广海派文化精髓,营造城市海派文化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话海派”还得到了国内领先的年轻人文化社区哔哩哔哩(“B站”)的支持推广,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年轻人通过新潮的渠道了解海派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道德自律与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