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OLED强势崛起背后,对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

财经

2019-03-17 11:18

许多消费电子发烧友都知道,电视面板的演化,往往遵循同一历程:产业链源头先发起不同技术路径的押注,电视厂商再分别下注,最终以类似于“团战”模式,由市场遴选出几乎唯一一个胜者阵营,成为新一轮显示革命的主力技术

对于电视厂商而言,在技术转捩点选择站队,就是选择未来——要知道,屏幕之于电视,就如心脏之于身体,电视厂商标榜的大多数技术,都辅佐于视觉艺术。

最近几年,电视厂商再次站在技术决策的十字路口,而如你所知,在后液晶时代,相较于台面上落座的其他玩家,成为新一轮主力技术的天平,正大幅向oled阵营倾斜,无论是当下已经成熟的技术优势,还是未来更为可期的创新空间,oled看起来都正在垄断关于未来的解释权。

这种趋势在今年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表现得尤为明显。业内皆知,在迷雾般暗涌的市场环境里,近年来影响力不断上扬的AWE,往往被视作窥伺当年行业新风向的灯塔。而在今年的面板行业,这盏灯塔被oled成功“霸屏”。

一方面,oled面板供应商LG Display首次参展,从技术上游完成对C端消费者的布道;另一方面,随便逛逛电视展厅就不难发现,创维,康佳,飞利浦,长虹等oled 同盟军,在AWE完成了一次兵强马壮的集体巡演——要知道,目前全球采用oled电视面板的彩电厂家已达15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众对于新技术终将来临的认知,往往是从“保守派”的被迫上船开始的——就像是一次姗姗来迟的顺势而为,昔日oled的反对者海信,也借AWE在国内市场首次推出了oled电视A8,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海信的巨大体量,或将彻底“压垮”赌注oled一端的天平。

当然,这种迅猛的增长势头,也让普通消费者感到好奇:oled阵营为何集结得如此迅速?中国oled时代的即将来临,又意味着什么?

为何oled朋友圈不断扩大?

先从市场现状谈起。

众所周知,在中国彩电市场,作为曾经的“老物种”,传统LCD产品虽然依旧强势(毕竟电视不如手机那般更新频繁),但在技术革新上,举步维艰,一潭死水;在商业竞争上,却竞争惨烈,血海一片,整个行业都在期许,伴随着中产阶级的飞速崛起,以及更多家庭的消费升级,oled能为电视市场打一针强心剂。

幸运的是,从数据上看,他们得偿所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视市场销售了4770万台,销售金额同比下滑,oled销售则增长47%,无论是对于存量换机市场还是增量空间,都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在高端市场力挽狂澜。

但问题来了:oled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事实上,时至今日,随着一批批用户的渐次尝试,oled的许多优势早已成为市场常识,比如它图像清晰,画质细腻,色彩丰富,对比度无限大,防蓝光护眼,等等。最近浙江大学徐海松教授更是从专业视角,提出了一个颇为提振士气的洞见:通过2016-2018年进行的画质特性研究结果表示,oled在HDR,眼健康,画质层面上是最优秀的显示技术,且oled具备大尺寸8K TV所需的所有特性,是最适合8K的显示技术

也正是受益于上述一系列优势,奥维云网不久前发布的《oled电视用户调研报告》显示:oled是用户认可度最高的高端电视,用户对oled电视满意度高达97%,且用户使用oled越久,产品满意度越高。

而除了成熟的现在,oled还许诺给市场一个更酷的未来。

事实上,今年AWE就成为oled阵营炫技的舞台。讲个现场的小细节,在开放给媒体的讲解环节,面对各种前所未见,颇具科幻感的电视形态,不时有旁听的普通观众,一脸惊讶地问讲解员:“那它可以看电视吗?”讲解员的回答总是:“它就是个电视……”

惊讶的背后是惊艳,事实上,由于oled是无背光源,无液晶的自发光显示,且材质更轻薄,它可以实现各种多样化设计——比如,oled的柔性可弯曲特性,就让曲面电视成为可能。在oled展厅入口,就呈现了一朵绽放的“oled玫瑰”,在“工业荷尔蒙”气息浓烈的AWE现场,这朵大气却不失娇羞的玫瑰显得非常惹眼,它由4片65英寸UHD oled显示屏重叠,边缘卷曲形成玫瑰花造型,突显出oled设计上的创新空间。

再比如,受益于oled无需背光模组,oled电视可以如画卷般直接“贴”到墙壁上,就像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所言,oled电视展现出的“去繁就简”设计语言,得以在很大程度上模糊技术与艺术的边界。

而除了消费级电视市场,oled在更广阔的城市空间,也有着更充分的想象空间。比如在AWE上,LGD就展示了透明显示屏幕,就像《少数派报告》等科幻电影所描述的未来标配,透明屏幕可以用在商店橱窗,广告牌,显示屏等公共空间,呈现更多维度的图形界面。

当然,谈及更远的未来,可以预见,5G,物联网,AI等技术的彼此嫁接,势必会让显示成为人机信息交互的关键窗——这也意味着,在技术原理上“不设限”的oled,将在未来释放出“不设限”的巨大社会价值。

中国:率先摸到未来

令人欣喜的是,无论是各种oled产品的规模量产,还是各种更酷的未来,中国都将是率先发生地。

在2019 oled巅峰盛会上,LGD再次宣布广州8.5代oled面板生产线将于今年第三季度量产,这将大幅提升oled面板的产能,从而加快oled电视在中国市场的落地速度。奥维云网副总裁董敏预计,今年oled电视面板的全球供应量将增至380万片,中国oled电视销量将达38万台,202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80万台。

换句话说,2019年将成为中国oled主流化元年,且在不少乐观者眼中,未来三年,中国oled市场的全球占比,将由2018年的不足10%,逐步跃升至2020年的12%,2021年的15%,2022年的20%,甚至在未来成长为全球最大oled电视市场。

依我之见,这种迅猛之势,可以从多个方向解释。

比如,从消费者角度,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电视市场,且更像是“后发现代型”国家的某种微观写照,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消费者对新产品更敏感,从小众尝鲜者到大众消费者之间的过渡更顺遂。拿电视技术举例,要知道,在3D技术出现后,中国市场在三年内就达到35%的接受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4K TV技术更是在三年内达到了64%的接受度,几乎比其他地区高出近一倍。

而站在电视厂商角度,所有人都知道,在电子面板领域,新物种貌似成批出现,但正如自然选择对多数物种的无情筛选,残酷的市场几乎只做出唯一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在此刻已愈发明显:拒不完全统计,环伺目前全球主流彩电企业,大约4/5选择了oled路线,1/8选择了量子点路线,1/15选择了激光电视路线。

依我之见,从海信调转航线,拥抱oled不难发现,在巨大利益面前,各厂商其实没有太多另辟蹊径的“真知灼见”,新一轮显示革命的主力技术几乎已经摆在面前——oled技术的出现,让电视的屏幕更清晰,也让电视的未来更清晰。

最后,易被忽视的是,政策扶持也站在oled一边,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亚斌在oled峰会上透露,今年该协会将制订国内8K oled电视和柔性oled显示的行业标准,推动oled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总之不难发现,在多种合力的推动下,中国oled时代的磅礴序幕,正在徐徐拉开。

作者:李北辰,独立撰稿人,国内数十家媒体专栏作家,曾供职《南都周刊》《华夏时报》《财经》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