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二战前期 英国航母竟然用轰炸机改成战斗机来进行舰队防空!

军事

2019-01-24 07:04



1940年,英国皇家海军已经不可避免的深陷二战泥潭。由于国家还未来得及转入战时状态,军用飞机的生产线和调配圈就成为了海军与空军的主要争夺目标。当新式的飓风和喷火战机都被优先派往空军,海军的航母舰载机部队也迎来了外形诡异的管鼻燕式战斗机。你甚至会从外形判断其是一款轻型轰炸机。


管鼻燕的外形更像是轰炸机而非战斗机



但正是其貌不扬的管鼻燕飞机,成为了二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英军舰载机。也是这款设计初衷负责,具体性能不突出的飞机,帮助皇家海军度过了大战初期的黑暗时代。


二战爆发后加入现役的光辉级舰队航母



相比在太平洋地区堆砌舰载机数量的美国和日本,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总是显得中规中矩。由于主要的作战区域都位于敌军的陆基机场范围内,英国人特别重视航母的防护性能。后来被全世界海军认可的封闭式机库与钢铁飞行甲板,在二战前看来就是非主流异端。因为受此影响,英军航母舰载机数量将会大打折扣。加之空军拿走了大部分作战飞机份额,就进一步迫使海军尽可能装备多用途的舰载机


管鼻燕本身就是用轻型轰炸机为母体改良的



管鼻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其原型机就被定位于轻型轰炸机,在参加海军的竞标后又做了相应改进。结果就诞生了这款看上去不伦不类的战斗机。通过提升发动机动力,管鼻燕的速度至少在二战初期是不显得落后的。8挺机枪的强大火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机动性能的不足。也让欧洲空军惯用的大中型轰炸机非常忌惮。


作为舰载机 管鼻燕可以折叠的非常不占空间



庞大的机体,给管鼻燕带来了极大航程与作战半径。足以用更长滞空时间来弥补整体数量的不足。同时,对于在海上进行远距离侦查搜索有极大帮助。在保留充当轰炸机的能力后,位于后座的无线电手/观测员也方便联络和协调编队中的不同飞机。所以,管鼻燕还经常成为皇家海军航母攻击机群的前线指挥者。


管鼻燕在英军航母上扮演着异常复杂的角色



由于英军在大战早期还在使用众多20年代服役的旧式小航母,所以管鼻燕的陆续服役对提升舰载机部队战斗力有巨大帮助。除了不能像旗鱼/大青花鱼飞机那样投掷鱼雷反舰,管鼻燕几乎能够包揽其他的所有类型任务。远距离侦查、防空拦截、编队护航与兼职轰炸,几乎是最符合英军现实需求的多面手。


准备从航母上起飞执行任务的管鼻燕



1940年的下半年,管鼻燕就在至关重要的地中海战场,获得了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当英军出动光辉号航母空袭意大利人的主要军港塔兰托,管鼻燕就第一次为老式的旗鱼鱼雷机护航。同一年里,部署在皇家方舟号航母上的管鼻燕战机,也参加了对维希法国控制区的两大港口袭击。


马塔潘海战中 管鼻燕成为了英军攻击编队的护航指挥者



1941年起,管鼻燕已经成为了皇家海军中的舰队航母标配。在决定地中海制海权的马塔潘角海战中,管鼻燕第一次成为编队的指挥座机,掩护与策动大青花鱼发起反舰攻击。由于德国和意大利空军的姗姗来迟,它们仅仅收拾了误入战场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便轻松完成了任务。


管鼻燕还全程参与了搜捕俾斯麦号的行动



也是在这一年,被视为德国海军象征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开始出动。在损失了著名战巡胡德号后,皇家海军在半个大西洋上发起了规模浩大的猎杀行动。2艘航母皇家方舟号与胜利号,搭载着管鼻燕分头寻敌。借助巨大的航程,单艘航母就能覆盖过去可能要2艘航母才能完成搜索的海域。


1941年起抵达的野猫战斗机 也没法取代管鼻燕的位置



尽管战斗任务并不繁重,但管鼻燕的可靠性已经得到了海军飞行员们的认可。随着购买自美国的F4F野猫和海军版飓风战斗机的慢慢加入,管鼻燕不再是英军航母上的唯一防空战力。但在局势异常危险的1942年,管鼻燕迎来了自己服役生涯中最忙碌的阶段。


1942年 伴随东方舰队在印度洋部署的管鼻燕机群



这年5月,日本帝国海军已经成功的横行东南亚海域。位于国土绝对防御圈东侧的美军,需要用珍珠港灾难中幸存的舰艇,守护阿留申群岛→新几内亚的漫长海域。位于国土绝对防御圈西侧的英军,也必须想办法组织日本可能的染指印度洋企图。2艘搭载着管鼻燕的光辉级舰队航母,奉命通过苏伊士运河,临时加入英帝国东方舰队。他们首先袭击了位于马达加斯加的维希法国海军基地,接着在锡兰海域准备迎击南云忠一的日本航母舰队。


管鼻燕一直是英军攻击编队的实际核心



有限的航空兵规模,让管鼻燕必须与海飓风和野猫进行联合部署。若英军决心发起反击,那么也会继续用管鼻燕作为编队的领头羊。好在这场一触即发海战没能打成,美军就在珊瑚海吸引了日本海军的注意。随着南云忠一率领的舰队后撤,管鼻燕航母甲板上的众多同僚一起,又马不停蹄的赶回地中海战场待命。


同海飓风一起步入马耳他战场的管鼻燕战机



1942年8月,为了支援势如危卵的马耳他岛,英国海军发起了著名的“支座”护航行动。以新锐航母不屈号与胜利号为首的一支编队,护卫者着老旧的鹰号和暴怒号航母,为岛上守军送去他们最需要的飓风与喷火式战斗机。


参与支座行动的各类皇家海军与轴心国空军飞机



尽管意大利海军在大体上没有拦截能力,但无处不在的德军潜艇和轴心国空军,依然对英军编队进行了连续性的围攻。总数为74架的海飓风、野猫和管鼻燕战机,几乎一刻不停的迎战285架德军JU87俯冲轰炸机、JU88中型轰炸机和意大利SM.79/84中型轰炸机。同时还要应付为其护航的304架德军BF109战斗机与意大利人的Re.2001。


德军JU87俯冲轰炸机



德军JU88中型轰炸机



意大利的SM84 中型轰炸机



意大利的SM79 中型轰炸机



管鼻燕无疑是几种战斗机中风评最差的一款,却是可以长时间滞空对抗轰炸机突袭的首选。当雷达和护航舰艇包括轴心国空军的临近,野猫和海飓风才大量出动迎战。而管鼻燕则利用火力优势去优先攻击轰炸机群。哪怕无法摧毁目标,也能迫使对方失去投弹精准度。最大程度上的保护了整支英军编队。


德军BF109战斗机



意大利Re.2001战斗机



当然,在作战飞机升级迅速的二战,管鼻燕的劣势也很快就无法被人容忍。皇家海军每次获得一批新式飞机,就会优先淘汰那些航母上的最薄弱短板。野猫与海飓风的分批到来,让39-40年还在活跃的海斗士和大贼鸥纷纷下线。综合性格最好的管鼻燕,则要等到海军版喷火到来,才逐步退出一线部署。但这种飞机的价值却还没有消耗完毕。


退出一线的管鼻燕 成为了装备雷达的夜间战斗机



从1943年起,剩余的管鼻燕开始被部署在沿海的机场待命。除了作为海军轰炸机的教练机外,大部分飞机开始接受后期改装。此后,它们不仅成为了远程侦查和反潜飞机,还被作为夜间战斗机而得到频繁使用。在雷达技术刚刚被运用到战机身上的“蒙昧时代”,管鼻燕的大容积却能够安置电子设备。离开一线的它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首批配有搜索雷达的战斗机。同样的任务在美军阵中,则往往由鱼雷轰炸机来负责。


管鼻燕的改进型 萤火虫战斗机



同时,管鼻燕的改进型也开始在胜利号等航母上进行测试。虽然这款新飞机被重新命名为萤火虫,却是完全基于管鼻燕的原始设计而做的小规模改进。


萤火虫成为了很多海军的第一代反潜和预警飞机



由于生产数量有限,萤火虫没有在大战后期有过凸出表现。但作为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远程多用途飞机,依然在二战后得到各国海军的青睐。它们伴随多艘英国航母,一起被远销海外。使用者除英国人自己以外,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与印度海军。其任务则囊括了反潜和早期预警,算得上现代舰载反潜机与舰载预警机的初代鼻祖。一直到60年代才退出现役。


1962年 在航展上供人参观的管鼻燕战机



还是因为在二战后期没有什么高光表现,今人对于数量有限的管鼻燕/萤火虫没有太多认识与好评。管鼻燕在1940-1942年之间,撑起了皇家海军航母编队的空中保护伞。其可查的击落记录,占据了整个皇家海军航空兵记录的1/3。也就是说,那些陆续服役的海飓风、野猫/地狱猫、海盗和海喷火,都没有能与之匹敌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