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4年,中国女飞行员空投粮食抢救内蒙牧民
1954 年寒潮侵入内蒙古草原,锡林郭勒牧场上牲畜不能放牧,有些地区的牲畜已经大批死亡,上级决定派飞机空投粮食和饲料支援牧民,抢救牲畜。
女飞行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都请求执行空投任务。部队决定派陈志英和她的机组执行这个任务,她们连夜进行飞行前的准备。第二天天刚刚亮,飞机就起飞了。飞机越过长城飞向内蒙,刚进入草原,天气突然变坏,恶劣气流云团给飞行带来困难。陈志英沉着操纵着飞机,勇敢前进,机组以敏锐的目光,仔细搜索着机翼下面的地形、地物。领航员首先看到蒙古包,陈志英按领航员指引的航向飞去,牧民们从蒙古包里跑出来,一个个手舞红旗向飞机欢呼。一包包的粮食和饲料,带着党的关怀和温暖,投放到牧民的手中。陈志英和同志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怀着兴奋的心情返回基地。
1958 年 12 月 30 日晚上,部队的除夕晚会正在热烈进行。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立即派飞机飞往包头,装运氧气后,再转飞乌兰浩特。这个任务要在 24 小时内完成,因为乌兰浩特钢铁厂的锅炉爆炸,那里急需焊接氧气。部队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伍竹迪和她的机组。当时的情况是,乌兰浩特地区天气恶劣,机场跑道又短又窄,而且还没有导航设备, 这给机组执行任务带来了很 大的困难。伍竹迪同机组全体同志连夜进行了充分准 备,第二天黎明,便按计划起飞了。
飞机先飞包头,装上 氧气后,又向乌兰浩特飞去, 途中山峰重叠,强大的气流将飞机一会儿掀起来,一会 儿沉下去。伍竹迪艰难地操纵飞机,不知是紧张还是因为生孩子后体力不济,她的 内衣都湿透了。伍竹迪和她的战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傍晚准时到达机场上空。飞机绕场一周,巡视一下机 场情况,跑道的确太短,按正 常着陆方法不行。伍竹迪采 用小下滑角、大油门、尽量减低飞机速度,准确地在跑道头三点着陆。
飞机停稳后, 钢铁工人围了过来,伍竹迪 刚出机门,有人惊奇地喊道: “是女飞行员!”伍竹迪一下子被工人们包围了。一位年 轻的工人握住她的手激动地说:“我代表钢铁工人向你们 致敬。”氧气瓶卸完后,天色 将晚,由于这个机场没有防寒设备,机组同志担心飞机上的导管冻裂,便不顾十几小时飞行后的疲劳,又驾机 起飞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