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尽出——记东矶列岛水面战斗中的人民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艇们
南昌舰
“南昌”号护卫舰
该舰原为日本海军“桥立”级炮舰“宇治”号,1940年1月20日在日本大阪铁公所樱岛工厂铺设龙骨,9月26日下水,1941年4月30日竣工服役,长期部署在中国水域执行任务,是侵华日本海军主力舰之一。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舰于9月13日下午1时在上海江南造船所被国民党海军接管,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亲自参加受降仪式,仪式后该舰改名“长治”。
国共战争爆发后该舰部署在华北沿海配合陆军作战,国民党军华北战场崩溃后该舰返回上海。1949年9月19日,该舰在长江口外执行封锁任务时,陈仁珊、林寿安、李春官等43人发动起义,枪杀舰长胡敬瑞、副长孔祥栋等5名军官、6名水兵,控制全舰后将军舰驶入长江,于9月21日抵达南京燕子矶江面锚泊,参加解放军。为防备国民党空军轰炸,该舰拆除武备后于9月23日放水自沉。1950年2月24日该舰被打捞浮起送入江南造船厂维修,临时舰名“八一”,4月23日改名“南昌”,编入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7月修复入役,定为护卫舰,作为第六舰队指挥舰,舷号711。后换装苏制武器参加“檀头山东南海面击伤蒋军‘太和号’护卫舰战斗”。
排 水 量:1350吨(满载)
主 尺 度:80.5米×9.7米×2.62米(长、宽、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齿轮透平蒸汽机,2座ホ号舰本式重油专烧水管锅炉,双轴推进,4654马力
航 速:19.5节
续 航 力:3460海里/14节
武 备:苏制Б-13型130毫米单管舰炮2门,苏制70-K型单管37毫米机关炮7门,日制HO-103型12.7毫米机枪2挺,深弹投放轨1条。
广州舰
“广州”号护卫舰
该舰原为英国“城堡”级反潜护卫舰“纳尼堡”号,1944年10月8日完工于皮克斯吉尔船厂,完工后交付给加拿大皇家海军,改名“鲍曼维尔”号,舷号K493。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2月15日该舰退役,9月5日售与轮船招商局,改名为“大纯”。投入津沪航线后改名为“元培”。1949年该舰被国民党海军征用抢运贵重物品到台湾的过程中触礁受损被弃置于金利源第三码头,上海解放后经上海市航业界职工联合会组织人员抢救脱险,送入江南造船厂维修,加装日制舰炮编入华东军区海军,划为“护卫舰”。1950年4月23日在南京长江草鞋峡江面,华东军区海军举行成立一周年庆典暨军舰命名授旗仪式。该舰被命名“广州”号,编入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1951年2月-3月期间,该舰进入江南造船厂换装苏制舰炮。作为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的主力舰艇,先后参加了1954年4月28日的菜花岐海战和5月16日的“檀头山东南海面击伤蒋军‘太和号’护卫舰战斗”。
排 水 量:1077吨(标准)
主 尺 度:77米×11米×3米(长、宽、吃水)
航 速:16.5节
续 航 力:9500海里/10节
武 备:苏制Б-13型130毫米舰炮2门,美制MK-22型76毫米高射炮2门(来自租借法案援苏物资库存),苏制70-K型37毫米高射炮2门,苏制72-K型25毫米高射炮2门。
开封舰
“开封”号护卫舰
“开封”舰属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造的“花”级反潜护卫舰,原为英国皇家海军的“三叶草”号,1941年建成于弗莱明—弗格森造船公司。二次大战结束后除役拆除武装,在香港出售,被改造为商船“祥德”,1949年被华东军区海军派出的人员转购,1950年抵达大陆重新武装成军,编入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命名为“开封”。1954年5月16日,华东海军在浙江檀头山东南海域诱击国民党海军“太和”号护航驱逐舰,“开封”舰被派前出诱敌,“南昌”“长沙”“广州”等舰设伏待机,最终击伤了“太和”舰,人民解放军海军称为“檀头山东南海面击伤蒋军‘太和号’护卫舰战斗”。
排 水 量:1170吨(满载)
主 尺 度:62.48米×10.11米×4.14米(长、宽、吃水)
动 力:1座三胀蒸汽机,2座锅炉,2750马力
航 速:16.5节(新造时状态)
武 备:苏制Б-34型100毫米舰炮2门,苏制70-K型37毫米机关炮5门。
长沙舰
“长沙”号护卫舰
“长沙”舰属丁型海防舰“第118”号,1944年12月27在川崎泉州船厂竣工。幸存到战后先被改装为“特别输送舰”,解除输送舰任务后于1947年7月31日正式引渡给中国,被命名为“接十二”号。国民政府要求海军将该舰上缴给行政院,于1948年6月26日移交给吴淞国立海事职业学校,11月1日从海军除籍,但因舰况太差而长时间被搁置在吴淞口,国民党败逃时由于舰况不佳被判定无修复价值因而被丢弃在原地,上海弃守后被人民海军接收,送入江南造船厂,于1949年底被修复,加入华东军区海军第一、二舰大队,并改名为“长沙”。不久之后转属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1954年5月16日参加“檀头山东南海面击伤蒋军‘太和号’护卫舰战斗”。
排 水 量:740吨(标准)
主 尺 度:69.5米×8.6米×3.05米(长、宽、吃水)
动 力:1座舰本式甲25型透平蒸汽机,2座零号乙15改型ホ号重油专烧水管锅炉,单轴推进,2500马力
航 速:17.5节
续 航 力:4500海里/14节
武 备:苏制Б-34型100毫米舰炮2门,苏制70-K型37毫米机关炮3门,苏制72-K型25毫米机关炮3门,苏制БМБ-2深水炸弹发射炮4座,深弹投放轨1条。
瑞金舰
“瑞金”号炮舰
该舰原为美国AKL381型小型沿海运输舰,战后由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水运大队接收,旋即移交给民营航运商做货船运营,改名“江通”,1949年解放军进驻上海后移交华东军区海军,送入江南造船所重新武装,1950年4月23日该舰被改名为“瑞金”,列编华东海军第七舰队,1951年该舰被并入舟山基地战舰大队,1954年5月16日的“5•16头门山海战”中,该舰和姊妹舰“兴国”号于高岛与头门山之间海域将台湾地区海军的“太”字号和“永”字号各一艘打得起火南逃,5月18日该舰在浙江高岛海域遭到国民党空军P47战斗轰炸机的空袭,不幸被炸沉(史称“檀头山5•18对空战”)。全舰共牺牲支队政委高一心以下五十六人,伤四十人,成为华东军区海军创建以来最严重的损失。
排 水 量:705吨(满载)
主 尺 度:53.64米×8.12米×4.26米(长、宽、吃水)
动 力:2座通用公司6-278A型柴油机,双轴推进,1000马力
航 速:13节
武 备:美制MK-22型76毫米舰炮2门,苏制70-K型37毫米机关炮2门,日制九六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2座。
兴国舰
“兴国”号炮舰
该舰原为美国AKL381型小型沿海运输舰,战后由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水运大队接收,旋即移交给民营航运商做货船运营,改名“江达”,1949年解放军进驻上海后移交华东军区海军,送入江南造船所重新武装,1950年4月23日该舰被改名为“兴国”,列编华东海军第七舰队,1951年该舰被并入舟山基地战舰大队,1954年5月16日的“5•16头门山海战”中,该舰和姊妹舰“瑞金”号于高岛与头门山之间海域将台湾地区海军的“太”字号和“永”字号各一艘打得起火南逃,5月18日该舰在浙江高岛海域遭到国民党空军P47战斗轰炸机的空袭,该舰的防空火力配置得当,奋起反击,击落两架敌机且毫发无损。
排 水 量:705吨(满载)
主 尺 度:53.64米×8.12米×4.26米(长、宽、吃水)
动 力:2座通用公司6-278A型柴油机,双轴推进,1000马力
航 速:13节
武 备:美制M1型105毫米榴弹炮1门,美制MK-22型76毫米舰炮2门,日制九六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2座。
附1:台湾地区海军参战的大中型水面舰艇
太和舰
“太和”、“太湖”号护航驱逐舰
“太和”舰是美国根据1947年7月16日通过的《512号法案》授权援助给民国海军的四艘护航驱逐舰之一(整个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将271艘驱逐舰以下的二战剩余军舰无偿赠送给民国政府海军),属“坎农”级护航驱逐舰,原名“托马斯”号(DE102),1943年1月16日在美国特拉华州德拉沃船厂开工,7月31日下水,11月21日竣工,1946年 12月27日在诺福克军港移交给民国海军,改名“太和”。 1949年3月22日抵达台湾左营,1949年5月1日该舰被列入海防第一舰队,成为旗舰,舰种被定为护航驱逐舰,驻防上海参加防守上海的作战。上海被解放军攻占后该舰撤往舟山定海,9月4日帮助撤运福建平潭岛守军,11月3日参加登步岛反登陆作战、为登步岛守军提供炮火支援,1950年4月19日调往海南岛,加入第三舰队,仍为旗舰。海南岛被解放军攻占后该舰于1950年6月1日改隶第一舰队第十一战队,舷号23。1954年3月编入大陈特遣舰队,以大陈岛为基地在浙江沿海定期巡航,多次和解放军海军水面舰艇发生交火,因该舰舰炮射程不够而屡屡吃亏,1954年5月16日更是被击伤、仓皇撤退。
“太湖”舰是美国根据1947年7月16日通过的《512号法案》授权援助给民国海军的四艘护航驱逐舰之一,属“坎农”级护航驱逐舰,原名“博斯特威克”号(DE103),1943年2月6日在美国特拉华州德拉沃船厂开工,8月30日下水,12月1日竣工,1946年12月27日在诺福克军港移交给民国海军,改名“太湖”。 1949年3月22日抵达台湾左营,1949年5月1日该舰被列入海防第一舰队,舰种被定为护航驱逐舰,首先部署在华北海域帮助撤运陆军,随后先后辗转福建、浙江沿海,参加撤运平潭岛、厦门岛的守军。1950年6月1日改隶第二舰队第五战队,舷号23。参加撤运舟山群岛守军的任务,1952年10月前往日本维修。1954年该舰和“丹阳”舰在台湾海峡拦截了中波轮船公司的货船“高德华”号,同年3月编入大陈特遣舰队,以大陈岛为基地在浙江沿海定期巡航,在头门山一代和解放军“瑞金”、“兴国”二舰和四艘炮艇发生激烈交火,被击伤后仓皇撤退。
排 水 量:1620吨(满载)
主 尺 度:93.26米×11米×3.2米(长、宽、吃水)
动 力:4座通用公司GM16-268A型柴油机,双轴推进,6000马力
航 速:21节
续 航 力:10800海里/12节
武 备:美制MK-22型76毫米舰炮4门,MK-3型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3门,20毫米厄立肯机关炮10门,反潜刺猬炮1座,深弹发射炮8座,深弹投放轨2条。
永昌舰
“永嘉”、“永修”、“永昌”、号扫雷舰
战斗中出现的“永字”号扫雷舰身份不明,但根据记载台湾地区海军中有三艘“永字”号扫雷舰曾经在1953年-1955年驻扎在大陈岛,分别为“永嘉”、“永修”和“永昌”,因此在解放东矶列岛战斗中和解放军舰艇发生交火的“永字”号扫雷舰应该就在此三舰中。
三舰分别原属美国海军“可敬”级扫雷舰“含蓄”号(AM246)、“顶尖”号(AM274)、“振作”号(AM287),“永嘉”于1943年3月16日在美国乔治亚州萨凡纳机械铸造公司开工,9月6日下水,1944年1月20日竣工;“永修”于1943年2月1日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海湾造船公司开工,9月11日下水,1944年5月24日竣工;“永昌”于1943年9月2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用工程干船坞公司开工,1944年4月12日下水,1945年4月10日竣工,三舰于1947年12月8日根据中美两国在南京签订的军舰转让协议在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被移交给中国海军。
“永嘉”舰于1947年11月16日成军,列编海防第一舰队,后又转入海防第二舰队,1949年4月23日第二舰队部分军舰随司令林遵起义后,该舰舰长陈庆堃带部分不愿起义的军舰往长江口突围,此后先后参与防守上海、厦门、马尾、海南岛、舟山群岛等作战,1950年6月1日定舷号47,1953年-1955年驻防大陈,期间和解放军舰艇多有交火。
“永修”舰于1947年11月16日成军,列编海防第一舰队,但被派往安庆江段驻防,1949年4月23日第二舰队部分军舰随司令林遵起义后,该舰跟随“永嘉”等不愿起义的军舰往长江口突围,1950年6月1日定舷号47,1952年7月1日隶属第三舰队第三十二战队驻防大陈,期间和解放军舰艇多有交火。
“永昌”舰于1950年6月16日成军,隶属第三舰队,一直在福建、浙江沿海活动,和解放军舰艇多有交火。
排 水 量:945吨
主 尺 度:56.24米×10.08米×2.74米(长、宽、吃水)
动 力:2座库伯-贝西默GSB-8型柴油机,双轴推进,1710马力
航 速:14.7节
续 航 力:3700海里/8节
武 备:美制MK-22型76毫米舰炮1门,MK-1型40毫米双联装博福斯机关炮1座,20毫米厄立肯机关炮6门,反潜刺猬炮1座,深弹发射炮2座,深弹投放轨2条。
附2:1954年5月16日-18日解放东矶列岛战斗的海上作战记录:
5月16日,敌舰、敌机袭扰频繁,一天之内我海军部队就进行了5次战斗。3时50分,敌舰3艘由一江山向头门山进犯,我4艘武装渔轮迎战15分钟。4时58分,“瑞金”号、“兴国”号与敌舰5艘战斗24分钟。击伤敌“太字号”型护卫舰和“永字号”型扫雷舰各1艘。6时30分,敌舰5艘,向我4艘炮艇进袭,我炮艇在撑机山以北,与敌舰战斗10分钟,敌舰南缩。10时50分,在菜花岐以南巡逻诱敌的“开封”号护卫舰,发现敌“太和”号护卫舰,并奉命继续诱敌。11时59分,“南昌”号、“广州”号两舰开始炮击,敌舰中弹,高速南逃。17时30分,敌机4架在头门山上空,袭击我4艘炮艇,被我艇火力击伤1架。
5月17日,舟山基地炮艇2艘在蒋儿岙东北海面,与敌炮艇1艘、机帆船、帆船各1艘交战,俘帆船1艘,伤炮艇1艘。此外,“南昌”号、“广州”号、“长沙”号、“开封”号4艘护卫舰,在东矶山东北海面,与大陈驶出的“太字号”型护卫舰1艘、机帆船2艘遭遇,展开炮战。敌舰中弹受伤,机帆船1艘被击沉,1艘被俘获。
5月18日6时30分,敌机4架在头门山海面袭击我4艘炮艇,被击伤1架。6时43分,敌机4架在草鞋屿东南海面,轰炸“瑞金”号、“兴国”号两舰,被击落2架,“瑞金”号中弹沉没。(见“瑞金”号、“兴国”号炮舰对空战斗)。15时41分,敌机2架侵入南韭山上空,企图轰炸我舰艇编队锚地。海航6团歼击机2架遂与敌机空战,击落其中1架。
两次海战中我舰发挥主炮口径大、射程远的优势,对敌造成巨大威慑(Б-34型100毫米56倍径舰炮最大射程达到22500米,远远大于“太和”号装备的美式MK22型76毫米50倍径舰炮;哪怕是遇到装备美式38倍径127毫米舰炮的“丹阳”号等舰,也能在其14600米的最大射程之外对其从容“吊打”;唯火炮身管寿命较低,但这对于当时属于典型的“黄水”近岸海军的人民海军而言并不算特别严重的问题);但由于编队间通讯不畅、配合不佳,加之华东军区海军各舰在重新武装的时候炮械重量远远超过原设计的武备重量,导致航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于敌舰普遍超过18节的航速差距较大,所以未能创造更大战果。
东矶列岛战斗自5月11日开始,5月20日结束,历时10天,共进行14次战斗,其中登陆战斗1次,海战5次,空战5次,舰艇对空战斗3次。击伤敌炮舰4艘,击落敌机8架,击伤5架。我“瑞金”舰被敌机炸沉。
东矶列岛解放后,我控制了三门湾、台州湾一带海域,这不仅保障了浙东海上航运和渔业生产的安全,而且使大陈、一江山之敌完全暴露在我军打击之下,为尔后全部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