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瑞银、渣打等沦为“割韭菜”黑手 港证监会罕见怒罚8亿:股市魅影

财经

2019-03-15 17:27

文/华夏商训

敲山震虎?

全球顶级投行神话被港监会一纸罚单轻松戳破。

3月14日,香港证监会宣布一连向四家外资大行,包括瑞银(UBS)、渣打证券、摩根士丹利及美银美林,就担任上市申请保荐人时所犯缺失,合共罚款接近8亿元,为史上最高纪录。

其中,被罚最重的是瑞银,除了被罚款3.75亿港元,还要吊销相关执照一年。摩根士丹利亚洲、美银美林远东(Merrill Lynch Far East Limited)、渣打证券都因为IPO尽职调查的失职分别被香港证监会给予2.24亿、1.28亿及5970万港元的处罚。

香港证监会称,保荐人对上市过程有颇大程度的控制。若保荐人进行的尽职审查工作未能符合标准而导致不适合上市的公司仍然获得上市地位及最终倒闭,或会令公众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并打击他们对香港金融市场的信心。

香港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分析师叶尚志公开表示,“这次的罚款金额之高,是香港巿场罕见的,可能也预示着香港证监会有加大监管力度的倾向,这次罚款的阻吓力确实很大。对于香港新股市场应该是好事,投行对准备上市公司的尽职审查,将会更加严谨。”

对此,瑞银发言人称,“瑞银已获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这些与我们香港IPO保荐牌照相关的遗留问题得以解决。我们将继续为香港客户提供服务。该事件对瑞银中国内地的业务没有影响。”

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形成统分有序、内在紧密、重点相异的法律构架,以实现对资本市场的统一有效监管,已是众多人士的共识。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府部门监管趋严,此次香港证监会直指4家国际大投行,虽然瑞银中国内地业务没有影响,也有敲山震虎之意。

为何被罚

香港证监会公告显示,涉事4家投行均涉及保荐人缺失等过错,进而领到了相应处罚。

香港证监会称,瑞银在担任三宗上市申请的其中一名联席保荐人时,没有履行其应尽的责任。该三宗上市申请分别为中国森林控股有限公司(下称 中国森林)、天合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天合化工)及另外一家公司。

其中包括“没有核实中国森林的森林资产是否存在,没有核实中国森林集团的林权,没有核实中国森林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对中国森林集团森林资产的受保范围所作的尽职审查不足,以及对中国森林客户的尽职审查不足。”

在天合化工上市过程中,UBS作为天合上市申请的联席保荐人之一,没有遵从《操守准则》第17.6段内有关尽职审查会见的具体指引,包括“介入尽职审查访谈”,“没有处理访谈中出现的预警迹象”,“访谈问题模糊不清”。

同样,渣打证券问题也出自中国森林。港证监对渣打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渣打证券)作出谴责,原因是渣打证券在2009年担任中国森林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森林)的上市申请的其中一名联席保荐人时,没有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其中包括“没有核实中国森林的森林资产是否存在、没有核实该集团的林权、没有核实中国森林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对该集团森林资产的受保范围所作的尽职审查不足、对中国森林客户的尽职审查不足。”

渣打证券表现合作,接受证监会的纪律行动、调查发现及监管关注事项。

港证监对摩根士丹利作出谴责并处以罚款,原因是摩根士丹利在担任天合化工在2014年的上市申请的其中一名联席保荐人时,没有履行其应尽的责任。原因是摩根士丹利在担任天合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天合)在2014年的上市申请的其中一名联席保荐人时,没有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其中包括“没有处理访谈中出现的预警迹象、访谈问题模糊不清等。”

最后,港证监对美银美林作出谴责并处以罚款,原因也是在担任天合化工在2014年的上市申请的其中一名联席保荐人时,没有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先生(Mr Ashley Alder)表示:“这些执法行动所针对的是保荐人缺失,尤其是保荐人在进行首次公开招股的尽职审查时所犯的缺失。执法行动的结果显示证监会高度重视保荐人的高操守标准,因为这样才能保障广大投资者和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的廉洁稳健及声誉。有关的执法行动向市场传达强烈而清晰的讯息,就是我们会毫不犹疑地就失职保荐人所犯的失当行为追究它们的责任。”

被点名公司处境艰难

此次香港证监会披露的四家投行保荐人缺失事件中,提到了三家公司,但是只点名了两家,一家是天合化工、一家是中国森林。另外一家因为相关部门的纪律处分程序尚在进行中所以暂未披露。

天合化工和中国森林是何方神圣,竟然让四家顶级券商遭此重大惩罚。

事实上,天合化工2017年5月25日遭港证监勒令停牌至今,距离退市日期所剩也不到4个月时间。12个月期限将于2019年7月31日止届满。如公司未能在2019年7月31日前达成股份恢复买卖,联交所上市部将建议上市委员会展开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

2014年6月在香港上市的天合化工,在3个月后就被匿名分析盯上,长达67页的做空报告质疑其收入及利润造假,不仅给出“强烈建议出售”的评级,目标价更是直接调到零。

腾讯《棱镜》就曾对天合化工财务造假做过跟踪,当时天合化工虚报2013年净利润高达1倍,其中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和缴纳税收等财务资料全部虚假。

而中国森林事件源于瑞银及渣打于2009年尾保荐中国森林招股上市,但上市仅14个月后即在2011年1月底宣布停牌。事件更牵涉公司前行政总裁李春寒在停牌前偷步沽货套现3.99亿元,并且在发现2010年度账目存在不合规情况,其后李春寒挟公款3000万元人民币逃循国内被拘留。

事件曝光后,中国森林陆续公布2010、2011、2012及2013年度业绩时,累计亏损93.31亿元,整体资产净值大减至7946.6万元。

最后中国森林宣布破产清盘,根据港交所最新除牌公告,如果截至2017年2月2日,港交所还没有接获可行的复牌建议,中国森林将被取消上市地位。

据悉,香港证监会除了对于天合化工以及中国森林持续调查外,实际上还在调查其他被停牌上市公司的联席保荐人。

事实上,近一两年,亚太市场竞争激烈,以前瑞银投行业务市场排名独占天下,但2016年开始瑞银在亚太区的投行业务面临激烈竞争。

据资本市场数据供应商Dealogic统计,瑞银2017年完成的亚太区(日本除外)所有ECM业务(包括IPO、后续发行与股权相关业务),累计涉资98.72亿美元,在所有投行中排名第八,金额较2015年下降近三成,当年瑞银排名第三。2016年,瑞银更是未能进入前十。在各类DCM业务中,瑞银所承销的债券涉及金额亦有所下滑。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近几年外资的一些投行确实慢慢不如中资的证券公司活跃了,主要原因还是赴港上市的企业还是以内地的公司居多,香港股票交易市场来自内地的资金更多,中资的证券公司相比外资投行会更加了解内地企业的情况,且随着内地证券公司更加开放,专业能力相比过去有了明显提升。


(【华夏商训】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连续三年位居今日头条财经自媒体年度榜单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