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澎湃两会快评|包容审慎,共享经济监管要铭记总理这四个字

观点

2019-03-15 16:16

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在被澎湃新闻记者问及共享经济话题时,李克强总理回答称,共享经济发展当中有利有弊,总的看,它带动了就业、方便了群众、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对于这种新业态、新模式,不能简单任性,要么不管要么管死,要采用包容审慎的态度。

2017年普遍被视作共享经济的元年。不过两年后的今天,它的热度已逐渐消退。共享单车企业中,摩拜已被美团收购,ofo面临着资金困难。网约车因安全风波元气大伤,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领域同样举步维艰。一连串的负面事件,以及大起大落的局面,多少给人以一地鸡毛的感觉,甚至有这个行业就不该存在的观感。

但诚如总理所言,共享经济在便民、拉动就业和推动产业发展上,的确功不可没。比如共享单车,虽然遍地“坟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但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网约车的出现,则带来了鲶鱼效应,倒逼传统出租车行业改善服务水平。

这些领域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共享经济的模式天然有错,而是在快速资本化的过程中,在行业还没找到盈利模式的前提下,被过早地催熟,导致了管理漏洞和资本泡沫。站在监管层面来看,要做的正是采用包容审慎的态度,因势利导,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总理的话对地方是一种鞭策提醒。事实上,共享经济快速崛起的过程中,的确存在少数地方管理过于僵化、政策尺度太严的问题。

以网约车为例,一些三四线城市照搬北上广的管理细则,设置不必要的准入门槛,而没有因城施策。同样的误区在共享单车领域也存在。有的小城市管理怠惰,盲目效仿一线城市的禁投做法,而不是依据本地的实际出行市场和市政管理能力,来设置投放数量的上限。

从决策的角度看,一刀切的确省事,还能降低共享经济的衍生弊病,减轻城市的负担,但难免“简单任性”,缺少对民众需求的考虑,且会导致共享经济企业竞争不足、活力不够。

眼下不够景气的共享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岔路口。共享经济泡沫破灭,不意味着可以由它自生自灭,恰恰相反,对监管手段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比如押金难退,所折射的押金监管体系滞后,就是共享经济新业态衍生的新问题,也是总理提到的要“再予纠正”的问题。

另外像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代表性行业,不仅各城市市情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手段也该灵活调整。过去的准入限制有没有动态调整的必要,如何划出安全底线,资本监管如何避免共享经济招摇撞骗、收割用户等等,都应该有更开放的视角。

共享经济的积极作用要正视,问题也要及时解决。否认其贡献,并把相关企业接连倒下的事实,当作未来监管尺度该无限收紧的论据,无疑是管理思路的偏差。不管怎么说,包容审慎的态度,公平公正的准入和监管,不只对共享经济领域适用,对市场上的任何新事物,都是该被遵守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