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蔡金钗:用互联网思维治理“白色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白色垃圾”也随之产生,而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白色污染”的治理。
3月13日,《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总裁蔡金钗。提到污染治理,他说到早在10年前,国家就出台了“限塑令”, 严格限制塑料包装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在“限塑令”出台后,人们非常直观的感受是商超购物对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减少了。然而,10年过去,“限塑令”也 遇到明显的“限速”,难以发挥出更大的“限塑”效果。
他指出目前“限塑令”的局限性: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流通价格偏低,对年轻消费群体缺 乏约束力;快递、外卖行业的兴起,使一次性塑料制品等不易降解材料被大量使用,给“白色污染”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塑料垃圾的回收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 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推进缓慢,废塑料资源缺乏有效的回收利用。
因此,在新的时代,“白色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升级“限塑令”已十分必要。他认为应将“限塑”延伸至新兴行业,用互联网思维治理“白色污染”。
他表示,原有的“限塑令”急需跟上时代步伐,建议全面扩大“限塑”范围,纳入外卖、快递等行业。同时,根据新行业特点,用“互联网+”来丰富“白色污 染”治理方式。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购物时,必须为塑料包装买单;将商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和环保型包装制品与平台星级评定挂钩,鼓励商家多使用可降解 塑料制品;鼓励各互联网平台出台奖励措施,通过奖励、返利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和线下商家多使用环保型包装制品;邮政部门要出台措施,规范快递公司对快递包 装制品的使用。
同时,他认为应该推进垃圾回收系统建设,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垃圾回收系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的一线城市较为完善,建议加快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回收系统的布局,完善源头、中端、终端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对废塑料综合利用 产业的支持,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同时,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增加硬件投入,也要持续加强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将垃圾分类纳入全 国中小学教材,从源头上做好塑料垃圾的减量工作。在垃圾回收中端设备上,可采用“PPP”模式,鼓励网购平台、商家与政府合作,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写字楼、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园区、学校等区域设立扫码投放垃圾赢积分的智能回收设备。
为了提高“限塑”效果,他认为可以提高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费,并用于反哺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
提升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门槛和税收,加大力度打击非法塑料生产企业,以此提高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流通价格。他说:“提高流通价格,一则可以减少消费 者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二则可以将相关收入用于反哺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研发出更多低成本、可降解、实用型的环保包装制品代替一次性塑 料。”
“当然,仅靠提高流通价格反哺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效果可能并不明显,更大层面上需要国家给予支持。在生产环节,国家可进一步提高 减税、奖励、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环保型包装制品的成本;在研发环节,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联姻,加快技术升级,降低环保型包装制品的成本。”他 补充道。(本报记者 鹿娟 范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