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警惕!骗子都开“拍卖会”啦

看中国

2019-03-13 19:44

近日,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报道的一起案件,再次给全国老年朋友敲响警钟。针对老年群体的骗子们“与时俱进”,再次“升级”,盯上有一定积蓄的老年收藏爱好者。

一次防骗宣传,得来重要线索

2018年10月底,北京丰台刑侦支队反诈骗队周峰队长到社区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意外得到一条重要线索。当天参加活动的一名老年人,单独向他反映了一个情况。老人说,自己花费上千元在地摊上买了几件收藏品,卖主声称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没多久,一个陌生电话打到家里,称是拍卖公司的,说公司特意聘请专家,为收藏品做免费鉴定。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第二天,老人就拿着藏品来到丰台某写字楼。鉴定专家告诉老人,他的藏品估价高达百万!并表示:可以帮忙拍卖,只需收取1万元手续费。眼看天降横财,老人当即拍板:交钱!拍卖!没想到,费用交完了,藏品却流拍了。拍卖公司表示,费用概不退还。事后,老人多次找到拍卖公司,以报警为要挟,最终要回了自己的1万元。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周峰听完老人的讲述,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型骗局。很快,他组织队员调查发现,所谓的拍卖公司就是一个以老年收藏爱好者为欺骗目标的犯罪团伙。他们聘请“专家”免费鉴定藏品,高额估价,然后自导自演组织一场虚假的拍卖会,骗取老人的手续费。

经过详细调查,这样的“公司”不止一家,位于朝阳地区的两家“拍卖公司”也有嫌疑。2019年1月,丰台刑侦支队侦查员和民警对三个诈骗点同时展开抓捕活动,抓获嫌犯31名,现场起获了大量待拍藏品,包括各种纪念钞、外国纪念货币、古画、玉器等。很多外钞折算成人民币仅价值几十元甚至几元,一些所谓的高价古玩,不过是价格便宜的仿制品。真正高达百万的,是3个犯罪团伙从老年人手中骗来的“手续费”——涉案金额高达600余万元。

说是拍卖盛会,其实骗子扎堆

据胡某等犯罪嫌疑人供述,他们观察发现,目前社会上很多老年人喜欢收藏古玩字画、邮票粮票,其中一些人不仅因为喜爱,还期待着自己能“捡漏”,藏品能升值。摸清了老人的这种心理,骗子们开始行动,设计出一套连环计。

第一步,广泛撒网。通过非法渠道获得收藏者的联系方式,然后以拍卖公司的名义,由业务员逐一打电话,告知藏品具有较大升值空间,公司提供免费鉴定、帮忙拍卖等一整套的服务流程。

第二步,高额评估。如果有人拿着藏品来到公司,立即有所谓的“鉴定专家”展开现场评估。不论什么藏品,“专家”都会给你估出一个惊人天价,以此诱导收藏者参加拍卖会。

第三步,签订协议。一旦你选择拍卖,公司就会拿出一份陷阱重重的协议,上写按照拍卖标费登记收取2万元-10万元不等的服务费,无论藏品是否拍出,服务费均不退还。在价值百万的藏品面前,数万元的服务费不值一提,很多信心满满的老年收藏爱好者爽快签字。

第四步,自编自导拍卖会。为了不让被骗人起疑心,公司真会举办一场拍卖会。他们不仅安排好拍卖师、公证人和服务人员,甚至会安排人伪装成竞拍者,当场竞价。被骗人走入拍卖会场,其实除了他自己,都是骗子在演戏。

此外,犯罪团伙还会准备好几件所谓的藏品一同竞拍。骗子会安排人争相出价,让这些藏品成功被拍卖。然而当事人的藏品一出现,竞拍就遇到困难,在一定价位后就因无人举牌而流拍。“例如一个被骗人的收藏品拍卖底价300万元,拍卖师以较低价格起拍,在场应价的顶多出到290元,之后不再有人出价,拍卖师就宣布未达到出售底价而流拍。”大多数收藏者只会以为自己倒霉,不会想到这是骗局。

为了“兜底”,诈骗团伙甚至准备了第五步策略。如果有被骗人产生怀疑,公司往往会送上一些价值几十元的邮票或工艺品,折抵事主损失的手续费,并用这些“藏品”价值几千、几万元的谎言,给事主“洗脑”,让他们获得心理平衡,放弃追责。一些老人直到警方找上门也不敢相信,原来自己上当了。

想要避免被骗,不要轻易动钱

有些骗子用拍卖会麻痹受害者,还有些干脆就用拍卖会当幌子,空手套钱。就在北京丰台警方破案不久,新年前夕,一位70多岁的受骗者找到海淀分局,给警察讲述了自己的被骗经历。老人说,前段时间一个自称拍卖会业务员的人打来电话,询问是否有全国粮票等一些老物件,他们可以帮忙拍卖,并表示如今老物件市场火爆,价值不菲。老人动了心,拿着自己积攒的70多张粮票去鉴定,对方表示,这些粮票价值280万元左右,想要拍卖先要缴纳一笔费用,并称拍卖成功后费用会原封不动地退回。最终,老人先后缴纳了8万元费用,然而拍卖会却了无踪影……

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手段不断变换,套路重重,防不胜防。哈市朗警官告诉本报记者:不管骗子如何煞费苦心,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就能避免大部分骗局。“第一,保持清醒头脑,不图便宜不贪心;第二,远离可疑人群,别信上门、电话推销;第三,想要避免被骗,不要轻易动钱。一旦遇到天降馅饼的‘好事儿’,一定要把持住自己,存折、房产证、户口本等,这些关键物品千万别动。只要提高警惕及时报警,不管骗子使用什么‘计’,最后都将无计可施。” 本报记者 李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