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书单|“小哲学”: 别笑,我是正经哲学书

观点

2019-03-07 15:24

“小哲学”是近来在哲学普及读物中比较时髦的词,所谓的“小哲学”对应的自然是“大哲学”。如果说“大哲学”指向象牙塔里严肃的哲学研究工作,那么“小哲学”则致力于日常的哲学探究。“小哲学”的出发点不是某个哲学体系或哲学流派,而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它处理的问题直接与我们的当下境遇相关,并促进我们发展自己的实践智慧,通过重塑生活的艺术来改善我们的生存状态。正如瓦尔登湖畔的梭罗曾说过:“要做一个哲学家,并不是有深刻的思想,或者去创立一个学派就行了,而是要热爱智慧,并受它的指引去过一种朴素、独立、豁达和充满信心的生活。”

“热爱智慧”本身就是“哲学”(philosophy)在古希腊的本义,其最终指向的是一种不断沉思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智慧”的求得。这也是为什么皮埃尔·阿多曾将哲学揭示为一种动态的“生活方式”:“在古希腊,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在“小哲学”的指引下,哲学不仅回到了它的起点,也唤醒了我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小哲学”力图建构生活的形而上学,并带领我们发现藏在日常事物背后的大奥秘。

不过,将“哲学”区分为“大”和“小”未必暗含着这样的含义,即“大哲学”的地位即将被“小哲学”取代。因为不管是“大哲学”和“小哲学”都有各自存在的非凡意义:“小哲学”在很多时候需要“大哲学”作为智性与逻辑的支撑,“大哲学”有时候也需要结合“小哲学”来对我们的生活世界有所观照。哲学本身不存在“大”与“小”的边界,但为了拉近“哲学”与普通读者间的距离,“小哲学”还是有其独特意义的。然而,“小哲学”绝非一种类似心灵鸡汤式的安慰,而是通过掀起我们内在的观念革命来教会我们明理与审思。正如罗素曾在《哲学问题》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哲学色彩的人一生总免不了受束缚于种种偏见,由常识、由他那个时代或民族的成见、由未经深思熟虑而滋长的自信等等所形成的偏见。”在眼下这个信息泛滥以及物欲横流的时代,“小哲学”的使命乃是对混乱的生活进行正本清源,并帮助我们重建良善的生活

《衣的现象学》

人人都要穿衣服,但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正如作者鹫田清一对哲学之本质的揭示:“所谓哲学,就是深入思考人生在世离不开的东西。”我们不能没有衣服,但关于衣服的疑问往往被人认为是肤浅的,或流于外表的,所以没有哲学家愿意郑重其事地来讨论。但是,在鹫田清一看来,衣服尽管是裸露在外的,却与我们隐藏在内的身体、皮肤、社会角色、自我认知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衣服视为人性的感性居所,那么考察衣服的现象实质是在考察我们的人性以及我们如何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比如,化妆这个许多女人甚至是部分男人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我们该如何来理解?按照作者的考察,从词源上看,化妆品的英文“cosmetic”与宇宙“cosmos”是同根的,化妆本含有“宇宙”之意。化妆装点了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是一种宇宙的诠释法。由于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同的,化妆本应该是每个人对自我形象的多样化塑造。但正如作者所批判的,由于大众媒体给我们提供的范式,人们越来越多地喜欢模仿明星、偶像的妆容,化妆成了一件极度标准化的事情。故而,作者对衣妆现象学的考察,不仅旨在让人们理解时代的脉络,也希望通过大众反思自己的第二层皮肤来唤醒我们沉睡的身体,从而回归人的本真性存在。

《跑着思考:人、狗、意义和死亡》

跑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遍的行为,我们为了健康而跑步,为了抵达某个需要到达的地方而跑步,有时也为了赶上一班公交车而跑步。但是,跑步是什么呢?它只是两条腿的来回摆动吗?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仅在跑步,它们还同时在思考跑步的意义,或者进一步说是生活的意义。我们知道,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撰写的对话很多时候都是在路上发生的,亚里士多德则因为喜欢一边散步一边讲学而被称作“散步的哲学家”。在德国的海德堡以及日本京都甚至有专门因某些著名哲学家散步而留存下来的哲学小道。可见,哲学从古至今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工作,哲学观念本身充满着动态的活力。正如马克·罗兰兹在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在跑步这个地方,我真的站在了巨人们的肩上,或更恰当地说,我跑在了比我更老、更好的思想家们观念的气流中。”这本书不仅是关于作者对于跑步的思考,也涉及他在跑步的过程中所遇见的人以及发生的故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跑步构建出自己的生命故事,在每一次脚起与脚落中,我们最终理解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

《小哲学: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

邓晓芒教授曾在《哲学起步》中坦言:“如果一门‘哲学导论’课连大学本科生都听不懂,这样一种哲学是失败的。”如此说来,《小哲学: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应该可以算是成功的“哲学导论课”,这不仅在于非哲学专业的人都能听得懂,也在于它让哲学成为我们能用作对生活和世界的批判性思考的工具。作为曾经的捷克教育、青年和体育部长,扬·索克尔拥有多年的哲学导论课教学经验,他深刻地体会到,如果哲学导论课只注重术语的解释和哲学命题的考察,哲学就很容易成为专家们的封闭学科。为此,作者认为必须用现象学对经验分析的方法来描述关于人类世界的各种话题,以此让学生自身对世界的多元经验产生洞见。所以,本书的内容并没有局限在哲学本身,而是生动地与科学、技术、法律、宗教、艺术等人类精神花园中的各类宝藏发生交集。例如,在谈及“如果太阳明天不再升起来会怎么样”的问题时,作者不仅搬出了古希腊神话,也考察了古希腊人如何以科学的方式来认识太阳,从而解释了哲学如何与科学和神话产生一种分离。与那些不知所云的哲学课相比,在索克尔的课堂里,我们的起点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小哲学”,但却能最终把我们带入“大哲学”的殿堂。

《小哲学家的大问题:与孩子一起做哲学》

“妈妈,我出生前在哪里?”、“我为什么不能买这个?”、“人死后会变成什么?”……面对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作为成人的我们是否会有些不知所措?不过,请你不用担心,正如作者伊娃老师所言:“你不必总是知道一切,孩子总会有出乎意料的答案。”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正如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天生渴望知道”。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如此珍贵,却往往随着童年的消逝而招致暴力的对待。尽管学校(school)在希腊文中的本义是“闲暇”(schole),但过去的学校教育却很难留给我们的孩子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关于自己的大问题,因而“与孩子一起做哲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做哲学”这一概念在近来美国哲学家们出的新书《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哲学不仅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做’的;不仅仅是一系列哲人的名字和他们讲过的至理名言,更是一项有着强烈现实关怀和相关性的活动”。从这个视角出发,与孩子一起做哲学并非灌输和教授哲学史与复杂的哲学概念,而是与他们一起来反思和探讨与现实息息相关的问题,这其中包括本书提及的关于愿望和价值的反思,关于勇气和恐惧的哲学探究,关于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等等。在此,孩子的日常提问为我们成人打开了“小哲学”之门,在与孩子的对话中我们开启了不断反思生活的冒险。

《别笑,我是正经哲学书》

人生烦恼何其多:要单身还是要结婚?退休以后生活该如何安排?有钱就会幸福吗?人类太渺小,生命有没有意义?诸如此类从柴米油盐、爱恨生死到人生根本的问题,我们都能在这本书中向古今中外60位重要的哲学家讨教。这些哲学家当然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是“大哲学”中的标杆,却在日本作家富增章成的笔下成为了“小哲学”的引路人。如果担忧是生命的毒药,那么倚靠这些被精炼过的哲思我们会慢慢找到各类问题的偏方。举个例子,每个人都担心自己变老,但在西塞罗的哲学中“年纪愈大,人生愈快乐”。关于老年和死亡的话题,作者提炼出了西塞罗关于遵循自然生活、不必为死亡感到恐惧的观点。这固然不失为一种哲学治疗的方式,可毕竟,生活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解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境遇,虽然很难说哲学就是万能药,但这种看似“不正经”的哲学书确实提供了对自我、社会、世界的严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