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LOF/ETF价格玩“过山车” 套利者及追高者遭遇“套路”
本报记者 徐文擎 李惠敏
近日,多只LOF和ETF的场内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暴涨暴跌,大幅偏离场外净值。业内人士提醒,这类基金的净值和交易价格通常高度紧随,当基金场内价格突然大幅上涨,投资者切勿盲目跟风买入或进行套利操作,尤其是那些日常成交量很小的LOF/ETF价格突然异常波动时,一定要及时“避让”。
多只基金场内价格异常波动
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都是既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又可以像封闭式基金一样在二级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买卖份额的一种基金。只不过,ETF申赎必须以一篮子股票换取基金份额或者以基金份额换回一篮子股票,LOF则直接以现金申购。
这类基金都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场外净值,即基金本身值多少钱;另一种是场内交易价格,则与个股每日在交易所的交易价格相似。一家基金公司的资深人士称,通常来说,净值和交易价格是高度紧随的,误差不会超过1%,但遇到一些极端情况,也会出现交易价格大幅高于净值的情况。例如,某只LOF场内价格在3个交易日内出现“过山车”。2月27日,该只LOF场内价格上涨10.01%,2月28日继续上涨4.67%,3月1日则下跌9.97%,3月4日下跌3.63%。同期,该只LOF的场外净值在这4个交易日的对应涨跌幅为-0.61%、-0.62%、1.38%和1.26%。
该只基金在前两个交易日的场内价格和场外净值出现大幅偏离,远远超过1%的误差。上述资深人士称,这种情况往往是套利资金最喜欢出现的机会,有偏离才会有套利机会。按照常理,他们往往会在场外申购基金,再转成场内份额卖掉,一进一出之间锁定套利机会。当然,套利资金的涌入,也会使场内外的价格/净值的价差快速收敛,直到两者再次高度紧随,例如,该只LOF在3月5日的价格和净值的偏离就已经在1个百分点之内。
另外,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还有至少5只LOF和ETF近期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盲目追高易“受伤”
本来是一次“完美的套利”,但看不懂其中“原理”的投资者可能会受伤。例如,2月28日在场内追高买入的投资者,则注定要遭受3月1日的暴跌;或者在场外申购LOF,T+2日转换成场内份额,但因基金本身流动性小等因素来不及卖或卖不掉的“套利者”,也会遭遇场内价格的大幅下挫。
“这是原先玩分级基金的‘套路’,这次在LOF/ETF上玩起来了。投资者要注意风险,别被‘套路’了。”上述基金公司的资深人士说,“如果你本身在场内持有这只基金,那就是发了一笔‘横财’,如果等你发现的时候再冲进去,大概率都是‘套路’。”
另一家大型公募的ETF人士称,此前分级基金确实因自带杠杆属性、市场较好、交易量活跃等因素可以为投资者实现套利。但部分LOF/ETF流动性小,很小的交易量就能将场内价格的波动性打得特别大,比如,如果该基金的日常交易量只有几百万元,那么几万或十几万元的交易量就可能将涨幅抬得很高,与基金本身对应的指数出现很大的偏离。
还有人认为:“成交额低的LOF/ETF在短期内出现离奇的拉升走势,比如指数本身没涨,但场内价格涨了十几个点,这就有可能是利用一二级市场的溢价吸引申购量。”
但对于这个观点,一些基金经理表达了相反意见。上述ETF人士称:“机构应该不太有做这种事的动机,因为没有意义,如果只有几十万元的交易量,涨停也卖不出,所以大概率还是个人投资者所为。”
他说:“基金公司更希望旗下ETF交易活跃。如果流动性不好,在场外即使大体量申购再转到场内卖掉,也会面临卖不出的尴尬局面。比如,在场外申购2亿元的基金,但场内的日常交易额只有200万元,那么这个时间成本及场内价格的波动风险,都是机构不愿承受的;如果只在场外申购200万元,对整个基金场外规模的提升意义也不大。这就类似部分个人投资者喜欢买流动性不好的股票,这种股票可能会突然涨停或跌停,机构投资者非常不看好,但总有散户投资者会参与博弈。”他特别强调,“套利最需要的是可以卖出,价格上涨的确可以卖出,但前提是必须要有大量买盘对接。”
谨防“雷区”
普通投资者应尽量避免从涨停到跌停的“雷区”。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量化总监称:“基金自身规模小、场内交易量不活跃、关注度小的品种突然出现价格大幅上涨以至于严重偏离场外净值时,就要小心‘踩雷’了。投资者千万不要图一时上涨幅度‘不明真相’地冲进去,否则就有可能遇到价格和净值价差收敛时的暴跌。”
机构人士还提醒,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购买ETF应选择流动性好、价格在净值附近、每天成交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