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愚园路:城市的有机探索,要时髦,也不能丢了温情

文化娱乐

2019-03-12 15:08

不论是去年年末的“愚园百货公司”,还是2月底刚揭幕的“愚园公共市集”,“愚园路”三个字又一次成为时下各旅行指南里游览上海的关键词。

它从一条钱学森、王伯群、路易·艾黎、梅兰芳、黎锦晖等生活过的历史名街,到如今站在过往积淀上的创意试验田,愚园路给出了都市新旧交融的理想风貌,也是基于民生现实与美好未来的有机探索。

入驻4年来,“我慢”咖啡与愚园路共成长 Molly 图

2018年末开幕的“愚园百货公司”

就像一笔一笔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一样,如今人们所见的愚园路也是一点一点勾勒成形。2015年,长宁区政府决定以政府引导结合企业运营的方式拉开愚园路更新的大幕,区属国企九华集团和弘基集团旗下的CREATER创邑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愚园文化创意公司担任运营改造。

回忆起四年前,创邑总经理方文说:“围绕‘城市更新’主旨,第一步要从建筑形态着手,拆违章建筑、破败修复,尽量拯救、还原愚园路历史风貌”。在基建工程完成后,业态调整被提上了日程。团队以“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发展宗旨,进行了严格的招商筛选,从100家候选者中选择了有一定运营经验、非连锁模式、优质品质和特色的12家商铺,作为最早入驻愚园路的店主。

“我慢”咖啡的主理人Molly告诉澎湃新闻,“在万事开头难的阶段,运营方给了我们一定程度的租金优惠,这对于我们这群非本地商户而言也是一种支持,逐渐成为了互助互融的商业伙伴,有了大家皆为愚园路一份子的情感”。

本地居民喜迎愚园公共市集开幕

对街区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也是愚园路整体升级的内涵DNA。方文强调,只有贴近街区,走进民众,任何改进项目要有温度、有情感、有共同参与度才有可持续发展。这也是4年来团队在“城市更新”项目上的深刻体会。从沿街休息座椅改造、公共绿地扩建、商户的品类选择、定价等各方各面,团队不断进行民意调查,不断调整,可以说,愚园路的居民既是参与者,也是享受者。这些都能从愚园路1088弄新开的“愚园公共市集”找到对应。

升级后的“客堂间”

居民们喜欢围坐一起下棋喝茶、聊些家长里短,这些统统可以在弄堂入口处的“客堂间”实现。这里有焕然一新的桌椅,缤纷的地砖,以及五彩纸板上一句句沪语问候,都是邻里情的写照。

社区菜场“甜园生鲜”

小赵师傅在市集里的新摊位

市集主体楼里的“甜园生鲜”以比附近菜市场更优惠的价格吸引着附近百姓,马赛克组成的墙面和桌台则是对过往弄堂里公共澡堂的留念。

一楼的小赵裁缝店、顾爷叔修锁、小吴家传鞋匠铺则是从原先弄堂里的角落里聚到了一起,敞亮的工作台、收纳整洁的工具板,工作时都幸福加倍。

由于街区中老人数量众多,市集内的餐饮店,如“弄堂老面馆”、“山东水饺”等都给他们折扣,凭本人老年卡就可以享受优惠。“桃花制”、“六甲牧场”、“一米市集”等铺子则是带来了年轻人更为熟悉的清新派风格。

二楼“彩虹廊”和粟上海社区美术馆

市集开幕展“致愚园路匠人”

二楼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则是“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最好的展示成果。这里不定期举办有关社区生活、街道历史等各类展览互动,也即将开始与周边学校开展艺术教育项目,让普通市民都能浸润在有趣味、有情感的氛围里。

方文一边走在二楼“彩虹廊”一边说:“艺术不是隔绝于人的‘高大上’,而是可以亲近的美,艺术都是源于生活。我们希望本地居民,外来游客都能得到源于上海独特社区的生活体验,感受摩登都市的市井风情、人情暖意”。

愚园路1088弄新面貌

观众在二楼展览的亲切留言

长期参与愚园路改造的创邑成员赵光宇、吕政达在采访中都用“耐磨”二字道出了体会。每一次改动,团队背后就付出一次次的沟通,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指导、街道居委的支持,成员们的齐心和耐力,慢慢打磨出了愚园路的新样貌。这支年轻有活力的团队始终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方文透露,2019年愚园路将会有更多惊喜,比如关注柴米油盐日常生活的“愚园商行”,还有多元视角的“艺术家驻地计划”等都将与大家见面。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