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缪国乐:民营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不能完全交给时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德爱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缪国乐 拍摄/寇佳丽
“2018年,从各地工商联的调查情况看,民营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很严重。有些企业,已经先后对项目完成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投资,但合法合理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有的企业项目,被拖数年甚至十多年之久,无法继续进行。这些都是民营企业的心头痛,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德爱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国乐这样告诉经济网、《经济》杂志记者。
历史遗留问题多且杂
近年来,由于上级政策、发展规划、行政区划调整或政府换届人员调动变化等原因,各省、市、县、镇各级普遍存在企业与政府协议执行落实不到位、企业合理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
缪国乐指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部分企业与政府签订的招商引资投资协议不落实,政府承诺未兑现,项目不落地;
第二,部分企业政府批准立项的规划建设项目支持配套政策不到位,项目启动运作困难;
第三,有些企业从政府土地交易平台公开竞拍购得的建设用地“净地”不干净,征拆工作未完成,项目建设用地办证困难,迟迟无法开工;
第四,政府控规或征用企业用地后续处置措施不到位,部分企业合理合法建设用地长期被闲置或占用,得不到合理使用或补偿;
第五,一些企业承建的政府工程迟迟未结算,企业投资难回收,负担沉重。
“还有,政府行政区域调整,企业之前投资的项目衔接不到位,项目被搁置;或者政府执法部门前期没有统筹好,对企业投资项目‘一刀切’,给后者造成伤害和困扰。事实上,2018年11月,习总书记就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保障企业合理合法权益。尽管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推进效果不明显,与企业诉求仍有较大差距。”缪国乐这样说。
建议成立专责小组
当前,全国各地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民营企业关切的“痛点”、“难点”,帮助民营企业舒难解困,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借助这个时机,我们去主动解决民营企业的困难,关心他们关心的问题,不要把历史遗留问题交给历史或者交给时间。”为此,缪国乐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大排查。
第二,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来抓落实,从建设诚信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高度,主动作为,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保障民营企业合理合法权益,进一步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县(区)、镇(街)各级党委政府要对辖区内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项目责任分工,积极稳妥帮助企业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成立党委政府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专责小组。
最后,鉴于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跨度长,形因复杂,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较大,且涉及部门多、跨地域,协调推进难度较大,建议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出台处理民营企业处置历史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各地党委政府成立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专责小组,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统筹专项工作开展,积极研究拟定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协调和督促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