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大清为何败的这么彻底?主要原因来自于这个方面
甲午战争
前言: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5年了,此战对中国造成的伤害,以及后来发酵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那么,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战前中日双方都做了哪些备战工作?各方的作战思路和态度对战局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下面的探讨。
||战前中日双方力量对比(海军)
北洋水师,是1888年正式成立的。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总吨位27000多吨;官兵4000余人。
1890年时,日本海军总吨位约17000多吨。 到甲午战争前夕, 海军有军舰32 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水师。
自1888年以后,北洋水师再未增一艘舰艇,炮弹也是奇缺。定远舰上的巨炮炮弹只有一枚,镇远舰也只有两枚,其他小口径的炮弹也没多少。当时正向外国订购一艘快船,因资金问题而被迫中辍,结果此船被日本人购去,这就是日本战舰“吉野”号。因此,无论从舰艇的总吨位,还是战斗力来说,中方都处于劣势。
力量对比
||甲午战争开战前,中日双方对战争的战前准备
(一)日本
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此举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
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 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进行了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准备。
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
日本舰队
日本战时大本营在挑起这场战争之前,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朝屈服。认为能否达此目标,关键在于海军作战之胜负。为此,提出了两期作战计划:首先派陆军一部进入朝鲜,以牵制清军;海军则寻机与中国海军主力决战,迅速夺取黄海制海权。
然后作战则视海军胜败情况而定:如海军取胜,掌握了黄海制海权,陆军便由渤海湾登陆,实施直隶平原决战;如海上决战胜负未分,则以舰队控制朝鲜海峡,协助陆军主力占领整个朝鲜;如舰队决战失败,制海权归于中国,则以陆军主力实行本土防御,海军守卫本土沿海。并以争取实现第一案为基本战略方针。
由此可看出,日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工作。无论是胜、和、败都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明治维新
(二)中国方面
中方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开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后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从战略规划方面,日本就已经占得了先机。
|中方各派的作战态度
说到中方对此战的态度,可谓是朝廷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大体上可分为两派三方。哪两派?帝党阵营和后党阵营。
在这两派中,帝党力量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总体上还比较团结;后党那方面呢?又分为两方,即慈禧和李鸿章。
光绪帝
(1)帝党这边的态度
光绪那边,由于一直在慈禧的压制下,一般不敢发表意见。但他有帝师翁同龢,所以翁同龢这些清流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
翁同龢不光是和李鸿章政见不同,两人还有旧怨,此时不发挥,何时发挥?他的希望就是,李鸿章尽快倒台,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北洋水师顺利战胜日本,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不过这是玩火,一旦玩过头,李鸿章条件成熟,有可能变成皇帝。
第二,打个两败俱伤,李鸿章实力大损,然后再捏造罪名将他击败,这个办法最稳妥。
第三,李鸿章在这上面栽个大跟头,直接把他放倒,但是在翁同龢看来是这是最困难的。
所以想来想去,他选择了第二个方法。按第二个方案就是既限制他实力的发展,又逼他和日本开战,说白了就是一个字——打。
光绪皇帝的意思没有商量,就是认为大清国的面子不能丢。
但光绪就是个啥也不懂的糊涂虫,当1894年8月23日,听闻有日舰在渤海海域出现,立即慌了手脚,于是下令:
北洋要隘,大沽门户,海军各舰应在此往来梭巡,严防死守,不得远离,勿令一船(日舰)闯入,若有疏虞,定将丁汝昌从重治罪!(《清实录》)
一纸命令,所有舰队缩回港湾,保卫京畿,白白丧失了东海的制海权。他一点都不明白,制海权是中日之间的战略腰眼!
翁同龢
(2)慈禧的想法
慈禧这一年,要过六十大寿,整个朝廷的工作重心都转移到了为自己贺寿这件事情上,在她眼里,别的都是小事。所以,现在慈禧的态度比较模棱两可,但更倾向于主和。
后来在主战派的请求下,慈禧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松动。她认为和日本打一仗也未尝不可。她认为如果中日开战,这件事无非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北洋水师惨胜日本,这样李鸿章的实力,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第二,北洋水师完胜,那时的李鸿章,实力将再次得到提升。这就很可虑了,因为人的野心会随着实力的提升而膨胀,皇位可能易主。所以,还要做好战争胜利后的各种应变的准备。
第三,其实没有第三。谁也没有想过大清够输在小日本手里。
慈禧
(3)李鸿章的艰难
李鸿章为何遭到朝廷的忌惮?这要从李鸿章此时的职务说起。
他此时在朝廷是文华殿大学士。清朝乾隆以后的文官,有三殿三阁的说法,按实际权力和地位,分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协办。
这时的李鸿章,已是文官之首。虽然文职没有什么实权,但对声望的提升那是大有帮助的。
再看看他的实职,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坐镇京畿要地,自然是九大疆臣里的首位。此时他的权力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河北省委书记一肩挑。另外还要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
他的手中既有北洋水师,还有淮军。所以是清末汉族大臣中首屈一指的实力派。有道是树大招风,正因为大权在握,所以朝廷才会对他产生忌惮之心。
李鸿章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中日两国都往朝鲜派兵,后来在朝鲜开战,双方的陆军在平壤大规模作战,但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告终。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从而拉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
从1888年开始,北洋水师的装备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为从那时起,再未添过一艘战舰。虽然李鸿章本人并不知道具体详情,但对水师的整体实力有个基本的了解。另外,那是自己一手抚养成长的“宝贝”,万一受伤了、打残了,都将是巨大的损失,所以他极力主张请外国人居中调停,不要发生战争。
所以李鸿章采取的对策是:
第一,想方设法得到大量军费,扩充北洋水师,并击败日本。但是这样一来有可能等不到开战,慈禧和光绪就会砍掉自己的脑袋;
第二,得到部分军费,维持目前的战斗力,并与日本展开一场有限度的接触战,这对李鸿章来说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第三,得不到任何经费,避免与日军开战,保存北洋水师。这也是他最终无奈选择的方案。
甲午海战
||后续的结果:
在清廷内部主战派占上风的情况下,中日之间终于爆发了战争。毫无悬念,中方彻底完败!但这个结果完全超出慈禧和光绪的想象,这一下他们才麻爪了。
最后的结果是,谁铺的摊子谁来收。慈禧没问题了,她的初衷就是不要打;光绪也没问题了,他是皇帝,所有的问题都有大臣来承担,奴才不替主子分忧,更待何时?
那承担责任的只有主战的翁同龢和战时的最高指挥官李鸿章了。
这时,翁同龢表现出清流们一贯的手腕来,我们只是建议者,实际打仗是你们实权派的事情,所以战败了你们要负完全的责任。
最后板子只能落在李鸿章身上了。他的罪名是临阵怯敌,指挥无方,用人不当,以至于惨败。
最后这个烂摊子还得李鸿章来收场。顾维钧说过,“弱国无外交”,打又打不过,还有什么发言权,只好签订了屈辱的中日《马关条约》,赔钱割地。
《马关条约》
||最后的结论:
甲午之战的完败,除了李鸿章有一些不好的预感之外,其他人是谁也想不到的。虽然有日本实力的相对强盛,战前准备的充足这个因素,其实,大清朝一开始就败了,败在了体制上,这是几十年前的老问题了,一直没有人看到这一点,就是看到了,谁也无力改变。其实起因就在于洋务运动的畸形发展。
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八个字。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訢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 他们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 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建立新式军队,以达到“自强”目的。
但是有一个副作用当时谁也没有看出来,就是看出来,谁也不敢说。那就是洋务运动从经济与军事上,彻底的把清朝体制由皇权集权变成官僚资本割据分权体制,皇权形同虚设。
洋务运动
当时大清的四大军事工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左宗棠、沈葆桢创办了另一个。
于是后来就形成了各路军阀掌控了大清朝的主要经济和军事力量。官僚集团分权体制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官僚军阀的小团体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当国家战争开启后,官僚军阀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小团体的实力,避免消耗过大而被其他官僚军阀替代。
其实这时的大清已经类似于唐朝中期,督抚权力已经开始向安史之乱以后的节度使性质转变:
“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固不能以大计举例绳其后也。”(《清史稿》)
官僚派系与国家利益,多数情况下是不同的甚至相违背的。 历史事实是,清朝的洋务运动,破坏了中央集权,造成皇权旁落。因此虽然表面上经济军事科技发展发达,但国家由于没有强大的核心中央集权,国家整体力量并不强大!
先进工厂
其实按当时中国的国力,战争厚度,纵深力度,持续能力,就是海战失败,还可以和日本在陆地打持久战的。但是,慈禧和光绪却吓破了胆,早早就投降认输了。
自己没有了信心,别人还有什么办法呢?这一点说来说去还是要怪美国,谁让你那时候没有早点发明“伟哥”,让疲沓下去的大清帝国在关键时刻吃上那么两粒,突然的勃起一把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甲午战争史》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