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马拉松全年大数据:日均4.3场,杜绝“递国旗”重演
11日,2018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公布:过去一年,中国境内举办800人以上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共1581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39场,全国马拉松累计参赛人次583万。
1581场赛事中,增长数量较多的为半程马拉松和迷你跑等赛事,其中迷你跑的赛事数量,由2017年的123场增加至371场,涨幅达202%。
而马拉松赛事的数量,较2017年仅仅增长10场,已经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期。
据中国田协公布的《2018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赛事1581场,平均每天4.3场。
较2017年的1102场赛事增幅为43.46%,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39场,较2017年的数据也有着32.42%的增长。
这1581场赛事中,数量最多的是越野跑,达395场,而较2017年增长最大的是迷你跑,由2017年的123场增加至371场,涨幅达202%。
值得一提的是,总规模583万的参赛人次,其中参加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的规模为366.16万,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以约五分之一的赛事数量,吸引了近三分之二的跑着,成为中国马拉松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8年,中国马拉松获得国际田联金银铜标赛事数量为14场,占国际田联114场标牌赛事总量的12.28%。
另外,把总数1581场赛事细致划分可以发现,东部沿海地区赛事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其中浙江省举办了180场,江苏举办了146场,北京和广东各举办了114场。
相比于此前几年马拉松赛事处在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的马拉松赛事体现出了平稳发展、寻求量变到质变的特点。
仅从赛事数量而言,2018年马拉松赛事数量为183场,较2017年的173场仅仅增加10场,马拉松赛事发展已经趋于平稳。
虽然赛事占据比例不是最大,但马拉松赛事吸引到的265.65万人次参赛规模,却是所有赛事规模之最。
另外,2018年马拉松新增跑者120101人,流失57349人,净增加62752人,而2017年对比2016年新增跑者18383人。由此证明,在跑者数量上,2018年马拉松跑者数量明显增加,流失的跑者数量大幅度减少。
以上三点,都体现出了马拉松项目的用户黏度较强的特点。
2018年男性高水平跑者数量为5794人,而女性高水平跑者数量仅为1105人,并且男女的差距在逐年加大,2016年是男、女高水平跑者数量分别为2098、66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马拉松报名收费水平整体偏低,在平均报名费为130.05元的马拉松比赛中,有50场马拉松赛的报名费仅为120元,这也与各城市将马拉松赛事定义为公益性质的赛事运作模式紧密相关。
然而,在马拉松等赛事平稳发展的同时,2018年依旧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赛场秩序不够完善,赛事组织不够充分等等。
为此,在2018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年度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田径协会公布了2019年新增的四项新政。
在《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分级监管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地方田径协会及马拉松归口管理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过去一旦赛事中出现问题各个单位互相推诿的状况。
《中国徒步运动管理办法》则规范了徒步运动的定义,规定了组织徒步活动如何更加规范化展开。
《中国马拉松职业俱乐部管理及联赛组织方案》则希望国内的马拉松赛事能够在竞技水平上进一步提升,引导中国马拉松向职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甚至该管理办法规定,“因赛事组织不当发生违规事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给予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