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喜!中国已与近40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金额超过3万亿元
首先需要简单介绍下什么是“货币互换”,南生注意到很多网友都有所误解。货币互换的标准定义,是按照预先约定的汇率兑换一定数额货币并随后回购的协议。主要是各国央行为了给本国货币提供流动性及对冲货币风险而利用的一种货币信贷政策。
其本质上是“货币互借”。比如,两国签署了价值约10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有效期是3年。这就是说在3年内两国货币互换的总金额不能超过1000亿元,而且签署互换协议了,并不是马上就互换(借),而是谁有需要谁来借。
比如,某国需要了,他向中国“互换”100亿元人民币(按照具体操作时的实时汇率),时间是3年,年率是3%。当期后,对方要把100亿元人民币还给我们的同时,还得给我们利息。如果这段时间,中国并没有实质去借,中国就不需要付出任何。
反之,当中国也需要了,向某国互换一定数量的货币,到期后据需要如数还上,并给以利息给对方。所以,货币互换并不存在亏损的问题,就好比你去银行借10万元人民币,到期后还的也是10万元人民币,还得给利息给银行。你说,银行怎么会亏损呢?
既然如此,那各国为什么愿意和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呢?南生认为,一方面中国是多个国家的最大或前三大贸易伙伴,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量巨大,双方用本币结算,不仅便捷而且能节省外汇。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速度加快,和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比如,中国与英国续签的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00亿英镑的货币互换协议。从英国角度来说,与中国的货币互换,能加强伦敦作为欧洲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通过增加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据不完全的统计,中国目前已经与近40个国家或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互换总金额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人民币。比如,同日本签署了规模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互换协议,同俄罗斯签署了规模约为15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同阿根廷签署了规模约为7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
南生点评:中国与更多的国家或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不仅有助于增加出口,规避美元波动风险,对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有直接意义,将来还可能大幅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储备。对此,网友们您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今世说】原创,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