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上市公司代表委员访谈】中联重科詹纯新:培养工匠队伍 迈步创新驱动新阶段

财经

2019-03-11 09:04

作为装备制造企业的一员,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快培养国家发展亟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论述,“这对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发展非常重要。”

结合实践经验,詹纯新的体会是,在加快技能人才培养的前提下,应该同时关注当前技能人才队伍的稳定。

渴求产业工人和工匠的中联重科,正加速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步入创新驱动新阶段。“我们正站在新阶段的新起点。”詹纯新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新阶段对企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资源、资本驱动的增长模式正升级为创新驱动模式。对行业领军企业而言,创新不可能只是技术的引进吸收和简单升级,而是去推动产业突破智能化、生态化、国际化三大瓶颈。

建议加快培养技能人才

装备制造业正面临一个很尴尬的现实:一方面,不少年轻一代就业者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车间;另一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亟需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此前,上证报记者走访多家制造业企业,招工难、培养“工匠”难成为不少企业的痛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调研发现,职业院校招生难、企业招工难、工人在城市扎根难,“技能人才短缺,将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带来较大影响。”

詹纯新分析了这一症结的缘由。首先,传统就业观抑制了技能人才、工匠的培养。其次,教育资源不均衡、不科学制约了技能人才的培养。詹纯新告诉记者,在制造业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已从技能培训上升为职业本科教育,美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已成为公民的终身学习习惯。

据统计,中国的职业院校已达1.17万所,年招生928.24万人,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然而,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职业技术教育处于弱势,其教学设计上也以操作型初级技能培训为主。毕业生进入工厂后,获得继续教育机会也不多,自我提升的途径少、难度大。

詹纯新认为,高生活成本影响了技能人才队伍稳定。詹纯新说:“根据美团发布的数据,美团在线骑手270万人,其中三分之一骑手前一份职业是产业工人。尽管装备制造企业在薪资、福利、生活配套方面付出很多努力,也难以抵消城市购房、教育、医疗等高生活成本对技术工人群体的生存压力。”

面对这种现状,应当如何培养并且稳定技能人才?詹纯新建议,一要从社会就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上积极引导,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二要为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政策支持;第三,应当鼓励企业改善技能人才的居住条件,为他们提供安居住房并给予政策支持等。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联重科业绩预告显示,2018年净利润约为19.5亿元至21.5亿元,同比增长46.4%至61.42%。据介绍,受益于工程机械销售火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各项成本费用管控到位等,中联重科2018年产品毛利逐季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创历年最好水平。

詹纯新的话说,工程机械市场历经多年调整转型,2018年,中联重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们终结了长期徘徊的底部,正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新阶段的新起点。”

目前,中联重科围绕装备制造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做强工程机械,做优农业机械,加速发展金融业务,以实现提质升级。

据2018年半年报披露,中联重科主导产品市场地位持续提升,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国内市场份额“数一数二”,主导产品价格上涨1%至5%、首付比例达40%。同时,公司成立高空作业机械公司,高空作业全系列产品陆续推出。

在农业机械方面,中联重科明确发展中高端农业机械的战略,加速农业机械培育,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公司烘干机国内市场蝉联销量冠军,小麦机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二位,水稻机国内市场份额居行业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7月,中联重科与吴恩达教授的人工智能公司Landing.A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方向的场景应用,这标志着中联重科跨入人工智能技术领域。

此外,中联重科正以4.0智能产品为载体,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传感等技术连接设备、企业与客户,创新推动公司逐步实现从设备生产商,向制造服务型企业的转型。

智能制造大升级

今年1月,中联重科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正式启动。其中,占地1400余亩的土方机械园区将成为中联智慧产业城的首开园区。

对中联重科来说,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极富意义。根据规划,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占地9000余亩,将聚集中联重科在长沙地区现有的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消防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和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并新增土方机械、高空作业机械、智慧农机、人工智能(AI)等新兴产业和研发中心。

詹纯新表示,中联重科将通过建设智慧产业城,把传统制造全面升级为智能制造,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将现代工业和谐融入到自然生态之中。中联重科将严格按照相关部署要求,高质量地打造出一个智能化、生态化、国际化的产业城。

据预测,中联智慧产业城到2022年完工投产后,可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带动上下游产业收入超过500亿元,创造3万个以上就业岗位。

据中联重科相关人士介绍,全新智慧产业城将搭配更为完善的商业、办公、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宜工宜居,以吸引、吸纳更多优秀产业工人及工匠级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