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剪刀差”收窄暗示融资难边际缓解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11万亿元,同比多增374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05万亿元。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6.74万亿元,同比增长8%。专家表示,社融持续下滑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同时,M1和M2剪刀差收窄,融资难问题正得到边际缓解。
新增贷款相对平稳
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11万亿元,同比多增3748亿元。2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858亿元,同比多增465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1月社融增速相对高一些,明显是季节因素。所以要把前两个月的数据综合起来看。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新增4.1万亿元,同比多增3748亿元,社融新增5.3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社融增速连续两个月高于2018年底的数据。社融持续下滑的态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为2019年经济金融开局提供了保障。”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月信贷增量环比回落在意料之中,但8858亿元的当月信贷增量低于市场预期,信贷增速由此前的13.5%降至12.7%,回落近1个百分点。这不仅是春节假期季节性因素所致,可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基数效应。
在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看来,今年1-2月份社融、贷款数据变化可能有春节因素影响,把1-2月数据取平均后可以看到,新增贷款相对平稳。
社融方面,2019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05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减少1208亿元,同比少减25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8亿元,同比少增76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83亿元,同比少增860亿元。
连平表示,综合1、2两个月的变化看,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两者仍向积极方向改善,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是资管新规已实施一段时间,不合规的部分已经逐渐到期消化清理。更重要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委托、信托贷款萎缩给实体企业融资可得性带来的冲击早已显露无遗。二是助力实体经济企稳,改善企业融资可得性,表外融资功能恢复适度增长必不可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层明显存在由金融去杠杆时期“紧货币、紧信用”向“宽货币、增信用”调整的动向。
M2回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6.74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个和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比上月末高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6.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下降2.4%。当月净回笼现金7986亿元。
连平表示,M2增速回落主要受春节季节性因素影响,新增贷款低于预期。更重要的是2月财政性存款增加3242亿元,占前两月财政性存款增量8579亿元的37.8%。财政力度低于市场预期仍一定程度制约着M2增速的反弹。
“M1触底反弹主要受国内股市阶段性快速上涨影响较大。”连平认为,2月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757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3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2万亿元。因此,当前的M1触底反弹可能是暂时的,企业投资意愿和经营活力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M1和M2剪刀差收窄,反映企业现金流有所改善,融资难问题正得到边际缓解,但仍需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尽快由宽货币转为结构性宽信用。
“总的来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金融数据整体保持平稳。”温彬表示,下一步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明显弱化,主要发达国家央行逐渐转“鸽”,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灵活度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央行一方面会继续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通过定向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望再次启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即通过调降OMO、MLF、T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降息,同时逐渐建立从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有效机制,有效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