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G36步枪的兴起和他那些小伙伴的故事
G36项目的起源来自于G11无壳步枪的流产,而G11的流产除了太贵的原因,也是东欧剧变之后,两德统一,毛子解体。因此德国人感觉战争阴云暂时告一段落,没必要再去花大价钱去装备一款太过于超前的武器。
1990年时候,当时还属西德的联邦国防军还在用50年代定型,用全威力步枪弹的G3,而其他北约国家早就开始小口径化。而随后G11无壳步枪流产后,德国怎么都得和盟友通用一下小口径吧?所以在1993年,德军启动了新的步兵制式武器计划。可是那会没钱啊,之前研发G11的时候把轻武器经费几乎都烧没了,重新研发明显不可能。所以当时的想法是在市面上现有枪械里面挑一把还行的,随便改改,立刻装备才是关键。
当时候选步枪里边比较有名的是AUG,L85甚至AK74,当然还有后来成为G36本尊的HK50。最后L85性能质量真的太烂而被踢出,AK74因为意识形态问题也滚蛋,留下了AUG和HK50两个PK。但最后由于AUG没有快慢机,控制单发和连发全靠两段式扳机(轻扣单发,扣到底连发)而没被德国人看上,所以最后钦点了HK50。
HK50是德国人在尝试HK33和HK41之后无果的转型,因为无论是33还是41,都是G3那种滚柱式半自由枪机的原理。对加工、材料、弹药很讲究,成本也高。而且在70年代小口径崛起那会,HK公司也向西德国防军推荐过HK41,但主要因为价格的原因无缘。所以到了80-90年代,HK开始根据AR18的短活塞导气+多凸榫转栓闭锁原理,制造了HK50,最后于1995年被德国国防军选定为下一代单兵制式武器,并起名为Gewehr36。
G36正式产出是1996年,但开始装备德军已经是1997年的年底。这把枪虽然从结构来说是仿自AR18,但是在细节还是能看到许多德式工匠精神的影子。比如透明弹匣除了更方便观察弹数之外,弹匣上的圆形卡扣也很方便将弹匣并联起来方便换弹。
方便左撇子使用,可以左右调节的拉机柄。抛弹口后边还有个小挡板防止弹壳向后抛射,而且这个小挡板还能在折叠状态时候挂住枪托。
枪托上面可以存放销子的插口也很贴心,省的你拆卸时候销子乱丢导致遗失
另外自由浮置的枪管从90年代来看也应该是个标配不多说,值得提一下的到时它自带的瞄准镜。上边是个无倍率的红点,下边是个三倍镜。而出口版本的G36则是一个1.5倍镜,下面这个图不是真货...只是玩具,因为模拟了镜头成像,所以我觉得更直观就拿来用了。
这种自带的集成瞄具后来也成了争论的焦点,一个是由于一体化成本控制问题,导致这种集成瞄具质量并不好,在雨雾天气容易模糊。而且没有机械瞄具的话让该枪的视界并不广,所以后来的G36挪威版和G36C上就取消了集成瞄具,转用皮轨,爱装啥装啥。
G36家族大致可分为上图这些
G36是德国自用版,标准长度999mm。和他一样长的还有G36E(出口型)MG36(轻机枪版)以及AG36(使用一体化护木的榴弹发射器型)
G36K的Kurz缩短版,标准长度860mm。G36KE则是G36K的出口型。G36KV是挪威版,用的枪管16寸管子,介于G36和G36K中间长度。
G36C则是Compact紧凑型,标准长度720mm。
不过话说G36这些年整天被德国国防部点名批评,尤其是容易过热以及过热之后的精度大打折扣的问题,甚至在2015年明令停止再继续采购G36作为德军制式步枪。2017年的时候国防部还发布了新枪的招标,当时热门候选人就是HK433。不过在2018年10月的时候国防部宣布新枪并没有通过测试...这估摸着G36以及它的小伙伴还会在德军中服役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