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尴尬的战争 ,使法国海军全军覆没,历史教材都没有收录。
二战期间,波兰和法国相继沦陷后,两个同盟国之间却大打出手。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很多历史教材都没有收录的“奥兰海战”。
故事发生在1940年,德军翻越法国和比利时的边界的阿登高地,跨过了法军严密设防的马奇诺防线,6月21日,法德签订停战协议,法国投降。英国就此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被迫孤军奋战。
然而在面对德军之前,有一个更紧迫的事情需要处理。那就是对法国投降后的大西洋舰队的归宿问题。当时法国大西洋舰队是仅次于英国、意大利和日本,世界排名第四的海军舰队,如果落入了德国人手中,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尽管当时英国海军实力世界第一,但法国和德国的舰队联合起来进攻英国海军那结局就不好说了。
因此,当法国战败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试图劝阻法国投降失败后,多次亲自写信向法国政府表达对法国军舰的态度。
其中一封信中就说道:“我想再次向贵国重申我个人的坚定信念——法国领导人是不会向敌人交派精良的法国舰队,来伤害同盟的。这样的举动会使他们丧失几千年来的良好声誉。然而,如若承载着未来美好希望和过去千年荣耀的法国舰队,驶入安全的英国或美国港口,这一点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避免。”
而当时法国政府的态度是,既然已经投降,就保持中立,既不帮英国,也不帮德国。当时的希特勒也同意了法国的做法。但丘吉尔清楚的意识到:面对残酷的战争,当德国人觉得打英国海军困难后,一定会动用法国的军舰来攻打英国。因此,6月24日,英国海军突袭了停靠在英国港口的法国军舰,解除了其武装,并接管舰队;6月27日,英国战时内阁又制定了“弩炮计划”,即夺取、控制乃至消灭法国舰队的计划。
位于法属西印度群岛的法国军舰都比较顺利的解除了武装;然而,而北非的奥兰军港是法国海军的主要集结地,那里的法军认为法军已向德国投降,为何要向英国屈服?便拒绝了英国之前的条件。1940年的7月2日,英国政府给法国舰队发去了一份最后的警告,给法国人四个选择:
第一,加入英国,继续对抗德国和意大利,为胜利而战;
第二,在英国的监督之下,把船开到英国港口,由英国替你们保存;
第三,如果你们不愿意去英国,可以在英国的监护下去西印度洋的某个法属殖民地的港口;
第四,如果这些条件你们都不接受,那么英国将要求你们在6个小时之内凿沉所有舰船。否则,英国将遵照国王陛下的命令,采取一切必要的力量来阻止法国舰船落入德国或意大利之手。而当时法国驻奥兰港的海军上将让·苏尔给的书面答复是:“法国战舰绝不会落入德国和意大利手中,而武力行动必然遭到武力应对。”于是,英国海军发起了对法国军舰的进攻。尽管法军顽强反击抵抗,但由于英国海军实力本身高于法国,加上有备而来,奥兰港内的法国舰队很快就全军覆没。
这次海战结束后,法国1297名海军都丧失了生命,英国也有5名海军丧生。据说,这次海战中英国人杀害法国人的数目超过了任何一次与德国人交战中杀害德国人的人数。
这次海战对于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是残忍的,英国政府在决策的时候也是痛苦的。当时丘吉尔就说道:“我把对我们这次行动的审判,满怀信心地交给议会,交给英国,交给美国,交给世界,交给历史。”
大家对这场战争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