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陆战十大明星兵器之四——苏联T-34型坦克
文/大漠单骑
本文为大漠单骑原创,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如需转载请务必取得本人同意,或得到本人投稿授权再使用。
一直以来,关于苏联与美国究竟谁对二战的贡献大存在着争议,但苏联以巨大的牺牲抗击和消耗了德军大部分有生力量以及歼灭近百万日本关东军,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以“闪击战”大规模使用集群坦克进攻的凶猛德国军队,顽强的苏联红军能够绝处逢生,步步反击,进而最终端了德国法西斯的老窝柏林,总是冲在前面的T-34型坦克居功至伟。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T-34型坦克56000多辆,是当时世界产量最大的坦克,T-34型坦克的底盘还大量改装为自行火炮和反坦克歼击车,以此构成苏联红军滚滚向前的钢铁洪流,纵横千里杀敌无数。
T-34/85型坦克基本参数:战斗全重32吨,装备1门口径85毫米火炮/54.6倍径、2挺7.62毫米机枪,12缸V型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时速55公里,越野平均时速25公里,公路最大行程540公里(挂附加油箱),爬坡度35度,乘员5人。
二战之前,苏联并不是世界工业强国,但俄罗斯人从不缺乏想象力,对坦克的作战理论和设计理念都有超前独到的见解,对欧美国家的新技术也善于“拿来主义”,这就为世界上最优秀的T-34型坦克的孕育诞生创造了条件。
1930年代,苏军元帅、军事战略学家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实施机械化部队大纵深进攻穿插作战理论,被称为机械化大纵深战略的鼻祖。为此,他极力主张苏军应大批装备配有76.2毫米口径火炮的高速坦克(当时各国坦克火炮口径大多是37—50毫米),承担战略进攻的主力作用。正是根据图哈切夫斯基的建议,苏联才着手研制T-34型坦克。因为在二战之前,坦克只是用来配合步兵作战,机动能力、火力都比较差,在战场上基本是一个打酱油的配角。可气的是斯大林中了德国的离间计,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1937年含冤被处决,他的战略理论却被德国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将军全盘抄袭并付诸实战,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军集群坦克对波兰、比利时、荷兰、丹麦、法国、苏联连续实施“闪击战”,竟屡试不爽,反倒成就了他“闪击战之父”、“德军装甲兵之父”的美名。而大战之前苏联“自宫”式的“大清洗”,使苏军的战斗力受到重创,实乃木匠戴木枷——自作自受。
T-34坦克的设计师是苏联哈尔科夫坦克制造厂(位于乌克兰)的总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1937年科什金着手T-34坦克原型车A-32(试制型号,也称T-32)的设计研制。科什金率先提出“通用坦克”的概念,并最早按照通用坦克概念设计这款中型坦克,他创新性地将76.2毫米火炮、倾斜式装甲、大马力柴油机整合在一起,集轻型坦克的快速和廉价、重型坦克的火力和防护于一身,统筹兼顾坦克的性能、制造、价格等方面的因素。经无数次试验和改进A-32坦克终于在1940年1月基本定型,6月投入量产装备苏军,为纪念苏联1934年发布大规模发展装甲部队的法令,新坦克被命名为T-34型坦克,因其火炮是76.2毫米,也称T-34/76型坦克。可天妒英才,科什金因在冰天雪地试驾坦克时引发肺炎及并发症,于1940年9月26日去世,年仅42岁,T-34型坦克是科什金的呕血之作,他无愧是“T-34型坦克之父”。科什金去世后,其助手莫洛佐夫接手T-34型坦克的改进工作,锦上添花进一步提升了T-34坦克的性能。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在500万德军的突袭猛攻下,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全线溃败,失地千里,“战斗民族”也有被兜头暴揍不堪回首的一幕。此时苏军22000辆坦克中的主体还是T-26轻型坦克、BT-7快速坦克,T-34/76型坦克仅有1225辆。就性能而言T-34坦克完全能够打得德军各型坦克满地找牙,但由于苏军整体指挥及技战术素养低下,加之对敌突然袭击准备不足,造成苏军坦克大量损失或被俘,苦苦支撑的T-34坦克并不能挽回苏军的败势。但在一系列战斗中T-34坦克也干翻不少德军坦克,其优秀的性能让德军感到莫大的压力,在德军坦克中属先进的3号、4号坦克与T-34坦克相比已然过时,更别提落后的1号、2号坦克了,这在德国上上下下引发“T-34危机”。德国军工体系反应迅速,作为应对措施,3号、4号坦克改装长身管火炮增加穿甲能力和射程,加强车身装甲增强防护能力;同时针对苏联T-34坦克和KV-1重型坦克,快速推出新型“黑豹”中型坦克和“虎”式重型坦克并装备德军。
德国“黑豹”中型坦克,于1943年1月批量装生产。“黑豹”基本是抄袭T-34坦克的设计,如采用大功率发动机、宽幅履带、长身管火炮以及倾斜装甲等,以至外形都酷似T-34坦克。“黑豹”与T-34坦克是“血亲”,因此都是二战最好的中型坦克,无奈德国资源有限并频遭空袭封锁,仅生产了6042辆“黑豹”坦克,战争就结束了。
1943年7月,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在苏联库尔斯克爆发,此时苏军装备的T-34坦克量已经上来了,苏军参战部队拥有6000多辆坦克,而德军装备的坦克质也上来了,虽然只有2700多辆坦克参战,但不乏新型的“黑豹”、“虎”式坦克以及升级的3号、4号坦克。“黑豹”坦克的75毫米超长身管火炮和“虎”式坦克的88毫米火炮在射速、射程、穿甲威力上都明显超越T-34坦克的76.2毫米火炮。在双方坦克初战中,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坦克部队受到重创,后增援而来的苏军草原方面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智勇双全的科涅夫大将命令T-34坦克集群冒着敌人的炮火高速驶入德军坦克阵营展开近战,以T-34的高速优势抑制“虎、豹”坦克的火力优势。这场坦克大战就像群狼斗猛虎,虽然苏军坦克损失大大多于德军,但最终苏军靠坦克的绝对数量压倒敌人。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使德军元气大伤,苏军则转入战略大反攻,T-34坦克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卫国战争前期因T-34/76坦克火力偏弱、射速不高以及坦克部队缺乏训练、步坦协同等问题,加上德军最精锐的王牌坦克部队“骷髅”师、“帝国”师、“阿道夫·希特勒”师均在东线以及重视反坦克火力配置,使T-34坦克频被击毁并成为二战期间损失最多的坦克(苏军损失坦克1942年为15000辆、1943年为22400辆,其中主体是T-34),苏军坦克往往是杀敌八百自损三千还不止。在以击毁坦克数量排名的“二战十大王牌坦克手(车长)”中,有苏军三席,其中两位均战死,座驾都是T-34/76型坦克;而德军占了5席并包揽了前三名,足见苏德坦克战的残酷性和德军坦克手之强悍。好在苏联T-34坦克损失大产量更大,所以德国人称T-34是“蝗虫坦克”,蜂拥而来,遮天蔽日,没完没了。正是苏联广袤的国土、丰富的矿产资源、完善的重工业基础、1.8亿人口基数,为T-34坦克源源不断驶向战场提供了坚强保证,相比德国、日本就没有这个底气了,这仗一旦打成了消耗战,就是他们覆灭的开端。
苏联早已在着手改装T-34坦克以提升性能,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只是让T-34坦克的弱点充分暴露,更增加了改装T-34的紧迫性和针对性。这次改装升级主要是换装大口径长身管85毫米火炮、将双人制炮塔改为三人制大炮塔(以提高射速)、增加无线电台(坦克乘员增加1名无线电员)等等,改型后的坦克定名T-34/85型,于1943年12月投入批量生产,并以每月1000辆的速度装备苏军,成为二战中后期苏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1944年之后到1945年,苏军T-34坦克的数量不仅超过德军坦克总和,在性能上也可与之最优秀的“虎、豹”坦克相抗衡,更何况苏军还有上千辆威力更大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苏军坦克的整体实力已完全碾压德军。
经三年浴血重生的苏军,已然兵强马壮,士气如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大纵深进攻作战模式结结实实还给德军,从苏联境内发起战略大反攻,10000多辆T-34坦克打先锋的600万苏联红军横扫东欧诸国境内的德军及仆从军,从东线多路杀入德国境内,势不可挡的T-34/85坦克集群已是见神杀神见佛杀佛,过五关斩六将兵临柏林城下。1945年4月26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率先突入柏林市中心城区,3000多辆T-34坦克与步兵协同配合与德军展开逐街逐楼的艰苦巷战,用坦克炮猛轰德军据守的楼房,最终取得柏林战役的胜利。
收拾掉“第三帝国”后,苏军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奉命指挥百万大军挥师东进,8月9日在5000公里边境线分三路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5500多辆T-34坦克参加了对日军的最后一击。进攻第一天苏军近卫第6坦克集团军向前杀出150公里,T-34坦克集群出其不意翻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6天就挺进了600多公里,创二战坦克兵团挺进速度的最高记录。日本关东军4个战车师团等部的1100余辆94式、95式、97式轻型坦克根本不是T-34坦克的对手,即使T-34打光炮弹,也能够直接撞击干掉日军坦克,绝望的日军最后又祭出自杀式特别攻击,用身绑炸药的“肉弹勇士”去炸苏军坦克的履带或发动机。日本关东军的坦克近半数被苏军击毁,剩下600多辆成了战利品。
与T-34坦克对战的日本97式轻型坦克。日本人自己打肿脸充胖子叫中型战车,已是日军装甲部队中性能最好的主力坦克,但实际战斗全重仅15吨,火炮口径47毫米,而94式轻型坦克战斗全重3.45吨,95式轻型坦克战斗全重7.4吨,日军靠这些“皮薄馅少”的坦克在亚洲国家尚能横行霸道,但碰上T-34坦克就只剩下被虐的份。
评价一款坦克的优劣,主要看火力、防护力、机动性、可靠性,T-34坦克单就某方面未必是最拔尖的,但必定是拿得出手的,进而使各个方面最为均衡,这综合性能好正是T-34的成功之道:T-34坦克的85毫米火炮是中型坦克中较强的,威力接近重型坦克的火炮,1944年8月12日,苏军近卫第53坦克旅奥斯金中尉指挥的一辆T-34/85坦克,在波兰奥格莱德战斗中连续击毁德军3辆“虎王”重型坦克;T-34坦克车身大面积采用大倾斜角装甲,新炮塔部分位置则采用圆弧形设计,这既增加了装甲的垂直厚度,又使来袭炮弹易产生跳弹,装甲表面还进行了硬化处理,战斗全重32吨的T-34防护力接近40、50吨级的坦克;T-34坦克采用宽履带和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扭矩大、耗油少的国产新型柴油机,使T-34坦克行驶速度快,越野能力强,最大行程远,非常适合雪地行驶和长途奔袭,而同期美军的M-4谢尔曼坦克整个就是只“油老虎”,德军的“虎、豹”坦克也是跑100、200多公里就要加油;苏联不擅长搞精密的玩意儿,加工工艺也较为粗糙,因此在T-34设计中尽量能简化就简化,能省略就省略,也就免去许多出故障的机会,整体上T-34采用都是成熟甚至落后的技术,但比较皮实抗造,尤其适应严寒气候和泥泞道路,相比美、德的坦克就显得细腻而“娇气”的多。另外,T-34坦克还具有容易制造,性价比高,操作简便等特点,所以综合考量,说T-34是二战最好的中型坦克名副其实。
有趣的是美国在1943年曾将一辆T-34/76型坦克运往美国阿伯丁兵器试验中心进行全面测试,在美国人眼中T-34竟然哪哪都是毛病,不是落后十几年的技术(如悬挂、传动、转向装置),就是粗制滥造的工艺(如焊接缝渗水、空气滤芯低劣),人机工程更加糟糕(如乘员空间狭窄、操作费力),只剩下炮瞄具、发动机、倾斜装甲尚入得老美的法眼。这确实反应了美苏两国科技实力的差距,也正由此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军工设计理念和风格,美国讲究可靠舒适,注重细节,苏联则强调简单实用,不拘小节,但实践和时间证明,苏俄一贯秉持的“傻大黑粗”路线也是通往“罗马”的一条大道,且全球追随的“粉丝”众多。
二战之后,苏联T-34坦克仍在继续生产,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军队的主力装备,并大量向亚非拉各国出口,使T-34坦克累计产量超过84000辆。1950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了10个坦克团300辆T-34坦克,随后陆续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中,志愿军坦克第2师第4团215号T-34/85型坦克,在排长兼车长杨阿如指挥下一战击毁5辆、击伤1辆美军M-46“巴顿”重型坦克,作战中215号坦克曾被美军一发90毫米坦克炮弹击中,幸好发生跳弹,倾斜式装甲救了全体车组乘员一命。这辆获得“人民英雄坦克”荣誉称号的T-34坦克,目前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脱胎于T-34的第一代主战坦克T-54,1947年开始装备苏军,而美军迟至1952、1953年才装备第一代主战坦克M-47/48,其整体性能、数量均在苏联T-54之下,以致冷战时期华约坦克部队长期保持着对北约的巨大优势。
T-34坦克不仅为苏联取得卫国战争和对日作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还为坦克未来发展趋势指明了路径,被称为“现代坦克的真正先驱”,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有了T-34坦克这个“梗”,二战后苏联能最早推出世界第一代主战坦克——T-54型坦克就一点不奇怪了。一看T-54的“五对负重轮”就是和T-34“一奶同胞”,这“哥儿俩”占据了世界坦克产量排名的前两位,将第三名美国M-4型坦克(产量49234辆)甩开八条街,而“老大”T-54坦克的产量更是超过10万辆(中国仿制超过10000辆,即59式坦克),至今还是许多国家的现役装备并仍活跃在各个战场上,足以证明沿着T-34坦克开辟的道路前进是可行的,至少对于那些根本买不起、或买不到欧美坦克的众多国家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