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日军坦克全身密布弹孔,抗日勇士以机步枪弹对抗钢铁战车

军事

2019-03-10 09:39

作者:风千里

声明:“兵说”原创稿件,抄袭必究

图:徐州会战期间被中方击毙的西住小次郎的座车正是一辆89式乙型坦克,车身上密密麻麻的步枪与机枪弹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抗战时期手持轻武器对抗日军坦克的中国军人的勇敢与无奈。

日本帝国作为通过侵略扩张而起家的后发帝国主义国家,对于当时世界的前沿军事技术一向保持着灵敏的嗅觉。大到作为海军支柱的战列舰,小到普通士兵手中的步枪,再到无烟火药,无线电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日本人无一不紧跟世界潮流,处心积虑地为其对外侵略服务。一战时期登上历史舞台的坦克当然也不能例外,很早就引起了日本军方的注意。

早在一战爆发十年前的日俄战争,日本陆军就在与沙俄军队交锋中,被俄军的机枪,铁丝网,堑壕与暗堡折磨地死去活来。毫不夸张地说,在索姆河与凡尔登的血色残阳到来之前,日本人就先于欧洲人体验了一把堑壕战惊人的杀人效率,坚如磐石的现代防御工事一直令崇尚进攻的日本陆军头疼不已。直到坦克在欧洲战场上出现,日本人似乎看到了曙光。1917年在坦克首次投入实战的第二年,日本就派遣以辎重兵少佐水谷吉藏为首的军事代表团赴欧洽谈购买坦克事宜。水谷代表团首先相中了英国开发的马克IV型中型坦克坦克,这是首次参与实战的马克I型的发展型,日本人购买了一辆雌性坦克(仅装备两挺轻机枪),交由陆军步兵学校进行研究测试。一战结束后,日本又分别向英法两国购买了一辆马克A“赛犬”(Mark A Whippet)中型坦克和一辆大名鼎鼎的FT-17轻型坦克

1917年在陆军步兵学校进行测试的英制马克IV型坦克


在陆军步兵学校师生的指挥下进行渡桥测试的马克A“赛犬”

经过一系列前期测试,日本陆军对于这种对堑壕有极强攻击力的钢铁巨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当即希望能从国外引进一批坦克装备部队。然而此时已经到了大正末期,日本经济出现萧条,一辆坦克在当时造价不菲,日本孱弱的国力根本无力支持大规模的购买计划,况且好不容易结束一战的欧洲各国早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坦克生产线基本关闭。战后拮据的经济困境之下,这些铁家伙们大部分被拆解回炉,除了还有些库存的FT-17坦克外,日本人基本没有其他选择。

而这些战时生产出来的FT-17显然入不了日本人的眼。日俄战争中被打疼了的日本人亟需一款体量够大,装甲够厚,能够掩护步兵突破敌军防线的坦克,以FT-17仅6.5吨的全重合脆弱的装甲,显然无法满足日军的期望。

面对此种境况,日本军方提出国产坦克的构想,并交由陆军技术本部进行可行性论证。1924年,技术部计划以试制一辆试验车进行测试。技术部车辆班的原乙未生大尉接下了这个任务,他率领16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团队日夜赶制图纸,参考日本现有国产牵引车,结合英法等国坦克设计的先进理念,设计出日本首辆坦克试验车,并交由大阪兵工厂生产。

图:被誉为“日本战车之父”的原乙未生,在之后的几型坦克的研发中皆有参与。战后还与人合写了《日本的战场》等著作。

1927年,首辆样车被推出厂房,这是一个重达18吨,高2.78米,全长超过6米的庞然大物,装备有一门90式57毫米榴弹炮以及两挺97式7.7毫米轻机枪(分别置于前后两侧的炮塔内),需要5名成员才能胜任其复杂的操作要求。该型坦克装备了一台三菱公司生产的V型8缸水冷汽油发动机,140马力的动力在20年代并不算弱,但庞大的车体让车速只勉强达到20km/h。这辆日本首款国产坦克最初被命名为试制1号,后来被命名为87式重型坦克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试制1号坦克可以说体现了一战后一度风靡的多炮塔型坦克设计理念,同时几乎满足了日本陆军几乎全部的使用需求——其庞大的车体足以掩护前进的步兵队伍,虽然装甲厚度不足17毫米,甚至不如一战期间的FT-17,但面对重机枪的挑战还算可以应付。随后针对国产发动机可靠性低,装甲过于薄弱的缺点,原乙未生又推出了改进型“试制2号”(后被命名为91式重型坦克),换装了引进自德国的BMW IV型汽油机,224马力的充沛动力使该车的速度提升至25km/h,装甲厚度也提高到20毫米。不过最终这两型坦克只制造出样车后就没有下文了,原因很简单,试制1号与2号的生产成本都太高了,已经超过日本经济的承受能力,基本无法实现批量装备,而过分庞大的车体也让车辆运输成为难题。

1929年时的“试制1号”坦克


1931年时的“试制2号”坦克

虽然这两款最初的国产坦克没有被军方采用,但车辆班还是积累了宝贵的坦克设计经验,此后通过对国际装甲车辆设计理念的分析,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技术本部将坦克按照重量划分为三类,即:10吨以内的轻战车,20吨以内的中战车,20吨以上的重战车(相比较欧美坦克的量级,日本坦克的标准实在有些太过轻量)。而之后日本坦克的研制工作将重点放在20吨以内的轻重战车上。

1929年陆军技术本部第四研究所联合大阪兵工厂,在前代试验坦克的基础上推出了“イ号”坦克(即后来的89式中型坦克),从外观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试制1号”样车的影子。与后者一样,89式坦克装备了一门90式57毫米主炮,和两挺7.7毫米机枪。89式最初装备了一台日本国产的直列式6缸水冷汽油机(即甲型),最大速度达到25km/h,不过装甲厚度却仅有不到17毫米。后期鉴于汽油机极易引发火灾,而换装了三菱公司生产的6缸气冷柴油机(即乙型)。

中国战场上的89式甲型坦克

89式坦克在当时并不算一款设计先进,性能可靠的坦克,不过作为日本投产并装备部队的首款国产坦克还是颇具里程碑意义。在随后的侵华战争中,89式坦克作为日军的爪牙在中国土地上肆意驰骋。由于中国军队极度缺乏装甲部队,在大部分情况下89式面对的都只是来自步枪与机枪子弹的挑战,尽管在一定距离内中方的二四式机枪可以有效贯穿其正面装甲,但缺乏反坦克经验的中国军队面对89式坦克往往束手无策。

但很快,日苏之间于1939年在诺门罕爆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让已经落伍的89式彻底现了原形,89式脆弱的装甲和疲弱的机动性让这个2.56米高的铁家伙极易在开阔的草原上成为苏军坦克的活靶子,别说为了给自家步兵提供掩护,就是自保都成了问题。此战之后,89式就退居二线,日军的主力中型坦克就让位给新开发的97式坦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坦克产量严重不足的日本人只能再次让这位89式披挂上阵,不过在美军坦克强大的冲击力面前,连97式都无力招架,已经是老爷车的89式更是只能被肆意屠宰,最后成为旧日本军国主义的陪葬品。

诺门罕战役期间在蒙古草原上行驶的89式坦克


日本陆上自卫队所属的武器学校复原的一辆89式乙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