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沙漠之狐来到法国遭遇什么让他更加消极?为何不愿认识所属下级?

军事

2019-03-09 22:11

1944年6月的英国,可谓热闹非凡。以美英为主的西线盟军,在这里聚集了288万人的军队,各种武器装备不计其数。目的就一个,渡过英吉利海峡,解放欧洲。作为此战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可以说是踌躇满志,只欠东风。

此时,海峡对岸的隆美尔遵照希特勒的命令,也在加紧修筑法国沿岸的“大西洋壁垒”。面对对手的进攻,他是越准备,心里越没底。原本就对希特勒的“疯狂”举动和糟糕的后勤保障产生消极情绪的沙漠之狐,来到防御前线。所看到和经历的一切,让他更加消极。这是为什么呢?

混乱是低效率,甚至是负效率的,有序才有高效率。

首先,源于混乱的指挥系统。纳粹的独裁统治,在战争中暴露出极大的弊端。它表面上看分而治之,很有效率;但各司其职,谁都不鸟谁,只听命于元首的调遣。这对于现代化战争需要的多兵种的通力合作,是致命的硬伤。

当然,这也是希特勒最愿意看到的局面。结果就是,他几乎没有什么领导权,他即无法控制空军,也无法支配海军,甚至连被占领区的行政长官他都无权管理。

其次,作战上的混乱达到了荒谬的地步。德军规定,当盟军舰队逼近海岸时,沿英吉利海峡的岸炮由海军负责;一旦英美军队登陆上岸,海岸炮的指挥权就将转移国防军手里。就是这个荒谬之极的规定,居然还得到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同意。

更让隆美尔十分不快的是,在他与伦德施泰特之间,从来也没明确过,到底谁来领导这场防御战。更为糟糕的是,希特勒想亲自担任指挥官,而且将装甲师的调动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没有他的命令,一辆坦克也动不了。而他本人却在远离战场的千里之外。

他曾指望这些装甲师在对手登陆的第一时间进行反击,现在看来,就是痴人说梦。

艾森豪威尔没有这类问题。

一是他的领导权非常明确。起初,盟军中也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例如:轰炸机部队就不属于他管理。有着丰富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经验的艾森豪威尔,自然明白空军在登陆作战中的作用。于是,他以辞职要挟,争取轰炸机指挥权,最终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满足了他的要求。

1944年春天,盟军下属各国的陆军、空军、海军,以及每一个部队,都服从他的调遣,他的命令将得到绝对服从。

二是由于领导权限清晰,盟军目标专一明确。这就能够营造出上下级和谐的氛围,虽然他不欣赏蒙哥马利的作战风格,过分的小心谨慎。但他明白,蒙哥马利是英国唯一的英雄,他代表着英军。于是,他尽可能有效地与蒙哥马利协作。

也正是与下级保持最亲近的关系。团队中的多数成员协同一致,在登陆部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隆美尔却几乎不愿意认识他下属的集团军、军和师级将领。

最为关键的是,他真心实意地相信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在他看来,这场进攻是一场解放人类的正义斗争,目的就是结束纳粹对欧洲的占领,永远粉碎纳粹主义的祸害,他憎恨纳粹分子和他们所代表的一切。

而隆美尔虽然也是一名爱国者,也并不是纳粹党党徒(尽管有时他也对希特勒阿谀奉承)。在他看来,他的对手是他从不憎恨而又确实钦佩的军人。他参与这场战役,是出于职业军人的职责,而不是“狂妄”的热情。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特定地位、处境或成就。由其天赋和背景,时运和境遇决定的,这叫天命,或者说是时势造英雄。 有天赋和背景而无相应的时运和境遇,好比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景正是隆美尔的真实写照。

盟军“霸王行动”未展开,德军就先输一招。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