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注资军工业,提供技术、设备?还是贱价收购乌克兰优质资金?
2014年俄军占领克里米亚,随之,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闹翻,虽然还没有公开宣战,但乌克兰政府军在东乌境内对抗的所谓“俄混合部队”,其主力可是货真价实的俄军精锐。作为与俄罗斯对抗的一部分,乌克兰切断了与俄罗斯的所有军事合作,尽管导致俄罗斯无法进口乌克兰制造的关键零部件,诸如舰用燃气轮机,导致多个重大项目被迫停工,但乌克兰军工业损失更大,所谓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此前,乌克兰军工企业的主要市场就是俄罗斯,对俄出口大量零部件,在部分军工企业中,俄罗斯市场占其销售额的超过80%,诸如大名鼎鼎的南方机械制造厂,在失去俄罗斯订单后,一度濒临崩溃,虽然乌克兰政府做了多种努力,包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组织军工企业转产民用产品,但效果十分有限,就以生产重型火箭发动机的南方机械厂来说,失去了俄罗斯市场,基本就没有别的买家对其火箭发动机感兴趣了。
另一方面,乌克兰经济也进入寒冬期,在东乌的持续消耗挤占了大量军费,乌克兰比不得俄罗斯家大业大,破船还有三千钉,不少乌克兰军工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境地,乌克兰政府不想俄罗斯政府那样,能够有足够资金投资到重要军工企业,乌克兰军工企业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资金(俄罗斯也强不了多少,像专门为俄军提供步兵战车的库尔干机械厂这样能获得中央紧急救助拨款的没几个,也有不少中小型军工企业倒闭,普京老铁谢尔盖·切梅佐夫搞得军工托拉斯,也搞死不少中小军工企业)。
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要求,仅目前其要求的军事援助,包括各种军工机械,加之就超过30亿美元。虽然北约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援,而且正变得越来越多,但出于多种考虑,不管是尽力避免刺激俄罗斯,还是扶持乌克兰经济,都需要乌克兰军工业尽量自力更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按照相关专家的建议,乌克兰军工企业应当加强与欧美军工企业的合作,欧美军工企业可以入股乌克兰军工企业,为其带来关键的技术、资金和设备援助,这也符合乌克兰融入西方的大势,欧美各大军工企业互相控股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一来,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合作,诸如改良苏式T-72坦克的火控系统,不过欧美军工体系与乌克兰的苏式军工体系差异还是较大,其次,乌克兰军工系统被俄罗斯渗透严重,贸然转移先进技术,很可能最终落到俄罗斯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