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体力差?怕异味?怕尴尬?这些活跃在“男性专属”科室的女医生,是最美的那道风景!

独家观点

2019-03-09 09:03

前段时间,一则“25岁女子不想看男医生,抢了4周女医生的号,结果突然大出血”的新闻在朋友圈里疯转。确实,对于不少科室来说,女医生是极度紧缺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些科室里的女医生又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为此,记者走访了杭城10所省市级综合性医院,调查选取了几个女医生紧缺情况比较突出的科室,来聊一聊这些紧缺女医生的科室里的女医生的故事。

杭城10家省市级综合医院的科室女医生分布图(浙江医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浙人医、省中医院、省中山医院、市红会、市一、市二、市三)

【骨科】

关键词:体力活

骨科女医生的紧缺程度,在所有科室里,可能是排得上前三的。记者走访的10家医院里,有4家骨科没有女医生,而其余几家大多只有1名女医生,最多的也不超过2名。

其中,浙医二院有116名骨科医生,但女医生只有1名;省中医院有49名骨科医生,女医生只有1名;邵逸夫医院有47名骨科医生,没有女医生;浙人医有41名骨科医生,只有1名女医生

为什么骨科女医生那么少?记者听到的回复大多是,骨科手术是个力气活,可能并不适合女医生。那么,真的如此吗?铅衣没有男女之分

“我大概有十分之一的手术是需要穿着铅衣做的,特别是穿刺类的手术,有时候要边穿刺边透视观察。穿着铅衣不断调整自己的方位,但其实只要能把手术顺利完成,就不会想到有多大伤害,甚至有妨碍的时候,会脱掉铅衣进行手术。”浙江省中山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徐铮青说。

她提到,铅衣没有男女之分,大概10斤重,又闷又重,还很笨拙。“我穿得最久的一次足足有3个多小时,整个后背都湿透了,肩膀也很沉。”

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易立明提到,在骨科工作,很多时候都要用力,从生理上来说,女性的肌肉组成肯定没有男性的结实。

易立明正在坐诊 潘洁 摄

“刚分进科室的时候,也有人说‘这个工作是男的做的,女的做不了’,特别是家里人也不太能理解我的选择。但后来,我经过努力,力气慢慢也练出来了。”易立明说。

但她也表示,现在专业分科比较细致,自己选择的是脊柱和显微方向,手术的时候光靠力气还不行,也是需要巧劲的。“越是微创的手术,越是需要穿铅衣,会比较笨拙。”

不过,易立明和徐铮青也提到,随着现在科技进步,尤其是医学器械方面进步了,女医生也完全能胜任骨科的许多工作。比如,以前手术用的是手摇钻,费时费力,现在有了电钻,轻巧快速,穿透力也强了。为手术专门练习射击

徐铮青坦言,对女性而言,像骨科这样的外科,手术时比较考验应变能力。手术台上,患者情况千变万化,需要冷静处理,把握全局,有时候也很考验胆量,而这些,相对来说,可能男性先天更有优势。

同时,骨科手术中常常需要做持久的动作,力量要一直维持,不能中断。有时候手脚酸了累了,也只能要紧嘴唇,坚持。

“手术中,方向感也非常重要,比如打钻头的时候,比如骨折对位后需要用针固定时,而我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就想着专门练习攻克下。”为此,2年前开始,徐铮青有了一个特殊的爱好——弓箭射击。尽管平时工作忙碌,但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去练习。

第一次练习的时候,徐铮青就被教练夸“瞄准率高”,于是,她信心大增。同时,考虑到手术时的力度,她主动要求练习沉一些的弓,于是选择的是中等重量的。“一开始练习起来很困难,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为了更加适宜骨科的“体力活”,易立明平时也十分注重运动锻炼,而她的锻炼项目则是简单易行的慢跑,一般每天都会跑上5-7千米。

【肛肠科】

关键词:有味道

说到肛肠科,可能大家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味道”的科室。记者发现,在走访的10家医院里,肛肠科女医生的总数算是比较多的,但是分布上来说并不均匀,大多医院只有1-2名,多的则有6名,但也有医院没有。承担的工作是一样的

“一开始听说我要从事肛肠科工作,当时家里人是反对的。他们觉得我是学中医的,做中医更清爽点,肛肠科可能比较脏、臭,说出去也不好听,而且,肛肠科医生总是避免不了要给男患者看肛肠,家人觉得这不适合我。”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丁菁说。

丁菁正在坐诊 潘洁 摄

丁菁表示,自己之前在肛肠科只轮转过半个月的时间,刚到科室的时候心里也比较忐忑和犹豫,后来跟着老师门诊、手术等,慢慢地也就适应了。“肛肠科医生免不了要给便秘的患者挖排泄物,一开始也挺难以接受的,但做着做着,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

浙江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梁承潇提到,肛肠科的手术对体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遇到肠癌等比较严重的患者,一场手术要持续三四个小时。

“尽管女性在体力上比男性稍显弱势,但是承担的工作是一样的。我首先不在心理上把“尽管女性在体力上比男性稍显弱势,但是承担的工作是一样的。我首先不在心理上把自己当成弱势群体,同样,也不希望别人来给自己特殊照顾。”梁承潇说。

市三医院女子肛肠组(右三为丁菁)

不管是梁承潇还是丁菁,在门诊中总会碰到特意来看女医生的女患者。

“来看痔疮、便秘、肛裂的患者中,女性比较多,但她们中有不少出于害羞,不愿意接受男医生的诊治。”丁菁说,“由于我们医院肛肠科女医生比较多,有6名,所以去年4月,专门开设了女子特色肛肠门诊。”

【泌尿外科】

关键词:会尴尬

很多时候,泌尿外科会和男科挂钩,因为接触的大多数是男性患者,所以相对来说,女医生也比较少。在走访的10家医院中,有4家没有泌尿外科女医生,而其余的几家女医生数也仅仅是1-3名。男患者占三分之二

“当时还没结婚,甚至连男朋友也没有,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会选择留在这样一个男性科室。但其实,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男性科室,作为医生,对于病人是不分性别的。当然,父母也没有反对我的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祎说。

李祎正在给患者义诊

“门诊中,男病人占了三分之二左右,主要是来看前列腺疾病、包皮过长、尿路感染等问题。”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潘慧仙说,“作为泌尿外科女医生,有时候也会遇到尴尬的事情,比如检查时,有些男病人比较敏感,但又不好说什么。”

潘慧仙从事泌尿外科的工作,前后加在一起,已经有19年了。尽管经常要连上两天一夜的班,但她依旧热爱着泌尿外科的工作,从来没有犹豫过。

“我觉得从事外科工作更有成就感,而且泌尿外科是以内镜手术为主,手术强度不会特别大。”然而,尽管单个手术的强度不是很大,但台次多,李祎常常一天要做八九台手术,除此之外还有门诊、膀胱镜检查等。

李祎正在进行手术

“早上8点上班,一般我们都会7点半左右到岗,然后开始查房、开医嘱、安排出院或者手术,然后再进行当天的门诊、手术。”每6天,李祎要值一次夜班。由于到医院急诊就诊的人非常多,所以每个夜班都异常忙碌,有时候遇到病情复杂的,可能一个病人就要处理整个通宵。

“一周可能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半天。”李祎说,“但我苦并快乐着。”

【最初的选择】

那么,这些女医生最初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在怎样的契机下,选择了这些在外人看来,可能并不适合女医生的工作?

1.科主任主动抛出橄榄枝

“自己本身就比较偏向于从事外科工作,加上当时骨科主任看我人比较高大,挺适合骨科,希望我到骨科工作,于是我就选择了骨科。”令徐铮青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坚持,就是整整21年。

徐铮青说:“坦白说,中间也动摇过,因为女性在力量上总归比男医生欠缺些,但毕竟做一行久了,也会有感情。”

无独有偶,由于性格爽快、做事利落,在易立明结束了各个科室的实习轮转后,骨科主任主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我是学中医的,一开始也没想到做骨科医生,但慢慢接触,发现自己也是能适应的,现在已经从事骨科临床30年了。”

2.凑巧遇上相应的科室招聘

丁菁大学的是中医专业,毕业后对自己的初步定位也是中医内科。后来,在轮转实习的时候,听说肛肠科刚好在招女医生,就决定去试试。

“肛肠科一般手术处理起来比较快,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是半麻的,手术也比较轻松。”她提到,自己的同学大多数选择了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像肛肠科,只有自己一人。

“外科工作的成就感会更强一点,治愈率高,不像内科,很多疾病只能控制,需要反复就诊多次。而且接触到的大多是年轻人,更有活力,交流起来也更加容易。”丁菁说。

有意思的是,梁承潇的经历也和中医紧密相关,她从小成长在一个中医世家,她的太爷爷、爷爷、伯父都是中医,受到家里人的影响,她也选择了从医,不过是西医。

梁承潇正在坐诊 潘洁 摄

“跟内科相比,更喜欢外科系统,因为它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个人比较喜欢动手类的工作。”2006年,梁承潇毕业后发现浙江医院刚好在招肛肠科医生,于是就应聘了,最终成了一名肛肠科医生。

3.主动选择了心仪的科室

潘慧仙毕业后,有人推荐她去妇产科当医生,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外科。“我是个爽朗的人,喜欢外科做事的干脆利落。”

2000年,她在兰溪当地医院普外科工作,刚好遇上普外科分科,需要人手建立泌尿外科。“在普外科的时候,也一直有接触泌尿相关的内容,加上觉得泌尿外科可能夜班少,刚分科人手紧缺,就主动请缨了。”潘慧仙说,“不过真的到了泌尿外科,发现一年要上120天夜班,并没有比想象中少。”

潘慧仙正在给患者进行手术

2014年,潘慧仙从兰溪来到杭州,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继续从事泌尿外科工作。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李祎读研的方向便是泌尿外科。说起自己和泌尿外科的渊源,她告诉记者,可能是因为这是自己本科轮转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当时就对这个科室的印象特别好,加上自己一直比较喜欢外科,所以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有人选择坚持也有人离开

李祎坦言,这些年下来,也会有某个瞬间,觉得异常委屈,觉得自己可能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了,比如遇到患者和家属的无理取闹,比如自己连续工作的体力透支。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她早上7点上班,晚上又值了夜班,当时来了3个危急患者,一刻也没歇下,第2天又有手术,大概晚上11点回到家,睡了不到半小时,就又被电话吵醒赶到医院抢救患者。“当时真的都快哭了,但最后咬咬牙,也过来了。”

李祎提到,不可忽略的一点在于,女性和男性在体力上还是没法比的,尤其是生了孩子、上了年纪后,她明显感觉到自己体力存在不足,加上因为自身身体因素,做过4次全麻手术,因此有时候也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出于身体的考虑,身边不少人也会劝说李祎不要再继续做医生了,尤其是父母也会劝说。但李祎表示自己放不开医生这个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它给予别人的帮助,是其他职业不可比拟的”。

然而,有人选择留下的同时,也有人选择离开。这些年来,这几位女医生也目睹了不少女同事的离开:

梁承潇:4年多前,科室里也来过一个女同事,但待了半年左右,就换专业读博士去了。

易立明:期间也有来过两个女同事,其中一个做了1年多后,就转科室,做理疗去了,而另一个则是因为自身身体原因,没做几年就去世了。

丁菁:在我过去工作的20多年里,也陆陆续续来过四五个新面孔,但有的因为家庭原因辞职了,有的结婚后就转行卖保险去了,还有的则回到老家的医院做其他工作了。

李祎:在我工作的时候,科室里还来过一个女医生,但她后来因为觉得工作强度太大,工作了大概2年后,就辞职去当了老师。难以平衡的家庭和事业

几位女医生都提到,自己很多时候不得不面对的家庭和事业的两难,这可能也是医院所有女医生,甚至所有职场女性所要面临的问题。

“我感觉自己对家庭有着太多的亏欠。”梁承潇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经常值班,有时需要加班,没有固定的节假日,除了日常工作之外,需要参加一些其他培训,还有论文和科研的压力,加上她和先生都是外科医生,所以父母退休后一直在帮她料理家务和照顾两个孩子。

“我也很想多陪伴他们,尽为人女、为人母的责任和义务,也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但为了工作,不得不辛苦老人、亏欠孩子,所以有时候难免会有矛盾,会有点惆怅。”梁承潇说。

李祎特别感谢自己的先生,“先生是北方人,原本也比较粗犷,但现在很细心,几乎是包揽了家里的大部分事情,包括孩子的教育、接送”。

李祎的孩子今年10岁,刚上四年级。事实上,当记者问及孩子的年级时,她稍稍犹豫了会。由于长年不在家,李祎对孩子并不熟悉,而孩子也习惯了妈妈不在家。

李祎说:“其实先生一直想要个二胎,但最后考虑到我的工作和身体,还是决定不要了。工作很辛苦,我能支持到现在,全靠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同样,潘慧仙也表示自己很幸运,“大年三十上好班,回老家和父母吃了个年夜饭,然后就回杭州了,因为大年初一还要值班,但家人都挺理解我的,也一直支持我的工作”。什么脏活累活都需要做

“易立明是我们科室唯一的女医生,可以说是宝贝,但是工作起来,男女都一样,事情都要做,仍旧要值夜班,要看急诊。”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童培建说。

“当然,对女性来说,当一名骨科医生要经受更大的考验,不管是体力上,还是心理上,因为女性还要怀孕、哺乳等。”童培建表示,未来科室还要招女医生,但会着重发挥女性细致、耐心的特点,比如往显微外科或者骨内科发展。

浙江医院肛肠科主任沈宇飞也提到,梁承潇作为科室里唯一的女医生,尽管很“宝贝”,但是干的活却不分性别,什么脏活累活都需要做的,而且做得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差。

“外科对女性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随时有急诊手术,也是个体力活,甚至有怀孕的女医生,做了一个心肺复苏后,流产了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杨莹说,“尤其是骨科、神经外科、肛肠科、泌尿外科等科室,女医生更是不容易。”

尽管前方有众多艰难困苦,但也有不少女性勇于面对挑战。

祝愿广大女性朋友,

三八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