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2018年“最强催泪弹”,终于能看到了!

文化娱乐

2019-03-08 17:10

黎巴嫩影片《迦百农》的导演娜丁·拉巴基深受法哈蒂、帕纳西等伊朗大师的影响,专注于现实主义题材的挖掘。她上一次入围戛纳是在一种关注单元的《吾等何处去》,而本次她带着新作《迦百农》直接降临主竞赛单元,带来的又是一次对黎巴嫩社会现实的深入审视。影片在戛纳放映期间,不少观众潸然泪下,被称为是“本届最强催泪弹”


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却非常有力,主要讲述一个将父母告上法院的12岁男孩的故事。

12岁的男孩Zain从小就没有合法的身份,不能上学,不能打工,只能与兄弟姐妹一切苟且的活着。他们的父母生活十分困难,甚至于养不起他的妹妹,于是决定将妹妹送走。Zain负气离家出走,遇到了一个同样在给孩子办理户口的妈妈,这位妈妈接纳了他。

为了办理户口,这位妈妈需要交给人贩子1500元手续费,否则就必须把孩子交给他。在筹钱过程中,一家人因为无钱交房租而被房东赶出房屋。


Zain回家去偷自己的身份证明,这时发现另一个妹妹已经死去,于是就去报仇,在别人身上插了一刀,使原本亲密的一家人走上了法院,最终母子形同陌路。

因为导演选择了一个孩子的视角去展现社会的悲剧,所以比起主竞赛单元的其他作品,拉巴基的这部《迦百农》看来更令人揪心。

孩子的世界本来应该是纯真透明的,但在黎巴嫩社会的现实背景下,这种纯真透明被赤裸裸的现实取代。纯真视角和现实题材产生了极大地心灵冲击力,让我们去审视这样的社会现实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小演员干净可爱的面孔,在干净可爱的下面,眼神中却透出一种不属于这个年龄段该有的世故与叛逆。他激烈的表达与复仇的行为,变成一根鱼刺,令观众看完影片之后如鲠在喉。

《迦百农》透过这个故事,背后要审视的是黎巴嫩社会的现实。Zain的身份是一名难民,他的遭遇就是近年来整个黎巴嫩难民危机的真实写照。


2014年联合国难民署做过一项调查,迄今逃到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超过102.4万。黎巴嫩是叙利亚邻国中接纳难民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难民密度最高的国家。当时约有12%至15%的难民住在临时建立的非正式安置点里,已建立约1000个这样的难民安置点。

几年来,叙利亚地区的整体情况不断的恶化,导致黎巴嫩地区难民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仓库”。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还强调:“现实比电影更悲惨。现在的黎巴嫩处于难民危机,就像加恩这样的孩子已经成为城市里的一道风景,刚开始想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所以和他们聊天,聊天过程中有了以他们为主题拍电影的想法。”


导演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这种手法深受帕纳西、法哈蒂以及罗马尼亚新浪潮导演蒙吉等导演的影响。她效法这种现实主义美学,将镜头深入最肮脏最黑暗的底层社会中,揭露出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病。

同在主竞赛单元的帕纳西电影《三张面孔》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而这种现实主义风格在帕纳西早前获得金熊奖的《出租车》中更为淋漓尽致。帕纳西通常会聚焦于伊朗社会的女性权利、底层的生存状况等问题,而拉巴基的故事则在黎巴嫩社会更具有普遍性。


在《迦百农》中拉巴基大量使用手持镜头去营造真实感,这来源于对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借鉴。但区别于《四月三周两天》、《毕业会考》等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那种不带任何温度的冷静审视,这个女导演的镜头显然是带有温度的。

在法庭上的最后申辩中,双方当事人在阐述事实的时候,所有的矛盾、情感都在一起爆发,具有极强的情绪冲击力。最后的一场戏,zain的那种决绝又无情,深深地撕裂了每一个观众的心。


《迦百农》的格局并不大,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导演娜丁·拉巴基以女性视角去展现这场悲剧,带来的独特地情绪观感。影片之所以被称为“最强催泪弹”,其过人之处,也就是在这场悲剧之间。其背后,所揭露的国际问题,也不容忽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锐影Vanguard编辑 | 致远君

✪▽✪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