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小微型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有啥区别?

财经

2019-03-08 01:07

前段时间国家发布了多项针对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那么到底政策中提到的小微企业是指小微型企业、小型微利企业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呢?本文将为你揭开心中的迷惑。

小微企业

微型企业

微型企业包括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最早小微型企业概念是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1)》中提到。2017年12月8日,国家统计局根据2017年修订后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对2011年版本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最新版本的《划分办法》,根据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将企业划分为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具体各行业标准见下图: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国家统计局)

小型微利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概念来源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指的是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特定企业,不仅要求“小型”,还要求“微利”。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于2019年1月17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最新关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需要同时符合三项条件,即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

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概念来源于《增值税暂行条例》,指的是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企业,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不足50万元的;其他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不足100万元的企业

另外小规模纳税人已经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不过在申报增值税是,将当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额作为“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进行申报。


税收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于2019年1月17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税费多地相应13号文的要求,实施顶额50%优惠征收。

具体政策文件,请看我之前的文章划重点!小微企业普惠税收政策到底有哪些?你真的知道么?

税收优惠政策——小规模纳税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于2019年1月19日发布的《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号,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对月销售额(不包括销售不动产)未超过10万元(或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结束语

经过上面的分析,是否已经搞懂三者的区别呢?本人来进行个总结:

微型企业是为了统计国民企业经济,国家统计局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进行划分的;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上的概念,需要同时满足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是增值税上的概念,需要年应税销售额达到不足50万(或100万);财税13文中提到的“小微企业”实际上是指“小型微利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