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13年捐款30余万 张光付并不是“光想自己富”
入伍13年捐款30余万 张光付并不是“光想自己富”
■国防在线客户端记者 禹云飞 通讯员 裴晓伟 由明晓
从军13年,他将爱心播撒在20余个省市,累计捐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1600多人,捐款30余万元……
是“富二代”还是求名利?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接到采访任务后,我在百度上搜索了张光付这个名字。然而,百度词条的内容仍停留在张光付任排长时期,关于他的报道也寥寥无几。
经过三天的走访,听过一个个故事,我心中的问号也渐渐拉成感叹号……
(一)
“我爸办后事的时候,第一锹土都是我‘哥’填的。”话还未讲完,申洋已泣不成声。擦了擦眼泪,她顿了顿说: “他比我这个当女儿的做得更好,爸妈走了,我却有了一个‘好哥哥’。”申洋口中的“哥”,就是张光付。
张光付和申家福夫妇合影。裴晓伟 摄
2009年8月,张光付在陪战友去医院看病时与申家福相识。从交谈中得知申家福老人的孩子在外省打工,自己严重腰脱,每月还要背着患有股骨头坏死的老伴来看病。张光付默默记下了申家福的住址,干农活、劈柴、打扫院落……此后每次外出,张光付都会去申大叔家里帮忙干活。
“我查过了,这个病除了换股骨头没有别的办法,没有能力换两个,换一个最起码能生活自理。”为了帮助生活难以自理的赵淑芬,张光付拿出攒了整整一年的一万元津贴,又打电话问已经转业的班长朱勤勇借了一万元,东拼西凑,带着申家福的妻子赵淑芬去医院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
“那会他经常来!碰到啥活干啥活,不嫌脏不嫌累的,也没穿军装,我当时还以为孩子处对象来了。”67岁的中和村村长叶仁鹏回忆着十年前张光付来村里的情景。
在与叶村长聊天过程中,张光付不但没让叶村长“套路”出自己的情况,反而“摸清”了村里有几家贫苦户:张勤子,智商不全,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赵庆奎,无儿无女,右眼患疾,左腿伤残;张明辉,软骨病,二十余年卧病在床……
这么多人,他一个人怎么帮?
帮扶计划本。 由明晓 摄
张光付担心自己因为工作忙兑现不了承诺,他便把什么时间看什么人、什么病人用什么药,一条一条都记在了他的《帮扶计划本》里。
张光付的《帮扶计划本》里不光只有申家老两口:张永山,患有痛风、风湿病,卧病在床;特困户霍树林,患脑血栓,儿子偏先性弱智脑瘫,妻子智商不全;大学生韩志家每学期学费、生活费4500元……
他把别人的事都记在了心里,可唯独忘了“关心”他自己。
(二)
“你说他没房没车,还这样捐钱捐物的,哪家的闺女愿意嫁给他?”谈起当时张光付个人问题,叶村长仍是满脸愁容。
好巧不巧,偏偏还真就有这样的“傻”姑娘!
2014年年底经家里人介绍,张光付认识了妻子牛继蓉。没车没房没积蓄,在一起收到的唯一的礼物就是一件四五百块的羽绒服。甚至俩人第一次见面时,张光付也就只是带着牛牛去了火车站边上的一家早餐铺,点了两份胡辣汤,一斤煎饼。
几次下决心分手,但终究未能说服自己。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嫁给了眼前这个“傻”得让人心疼的张光付。
张光付和牛继蓉新婚前到编外雷锋团参观。 耿毅 摄
新婚之初,他向妻子保证说:“除了捐助,剩下的工资全部交给她留做家用。”
然而,面对涨工资这个大“变故”,张光付犯了难。工资多了,便想着帮助更多的人。张美琪今年刚考上大学;宋雨峰的妈妈病又严重了;进文库大哥家的生活依然没有很大起色……张光付在自己的“帮扶计划本”上不断勾勾划划,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向妻子开口。
“当初我嫁给你,看中的就是你这股善良劲,想做什么就去做吧。”牛牛的话给张光付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1751公里,这是张光付所在营区与妻子单位之间的距离。2019年的除夕夜,和往年一样,张光付正在为守岁哨做准备。这一岗哨,张光付已经站了整整9年。
上岗前,一家人通过视频聊天。万家灯火中,他们用视频截图的方式留下了这张许久未兑现的“全家福”。
“他们都非常支持你吗?”面对我们的疑问,张光付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60年代末期,张光付的祖父一大家子作为外来户来到河南邓州。小时候,家里买不起生活用品,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乡亲们一起动手,帮助他们盖起了一座土坯房子,这家一碗米,那家一碗油,帮助他们一家人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那年,张光付出生,父亲给他起名叫“张光富”,爷爷乍一听还挺满意。后来一细问,发现“光富”的“富”字是“富裕”的“富”,老人家便非要给孙子改名,说“光富”是“光顾着自己富”,一点也不“地道”。
“光富光富,做人哪能光顾着自己富呢?”
(三)
经过近半小时的路程,我们抵达了张光付后邓尔村的“亲戚”张永山家。
刚从车上下来,屋子里窜出一条小狗。我们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却发现它在冲着我们摇尾巴--“光付总来,它认识光付,看给它乐的!”
“孩子已经上大一了,光付每个月都会给500的生活费。我的药也一直是他买,一直没有间断。”张永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挨着床边坐定后,颤颤巍巍地抬起腿,指着肿胀的脚踝对我们说道。
2009年的秋天,张光付在汽车上遇到了去沈阳看病张永山。听到张永山对同座的人说道:“得了这个病,我现在是真不想活了。”听到这,张光付忍不住插嘴问:“大哥家是哪里的啊?”“抚顺千金乡后邓尔村的。”
张光付到千金乡邓尔村看望张永山夫妇。 张雪 摄
分别时,光付留下了他的电话,“有机会,我去看您”。
此后,张光付带着张永山走遍了沈阳周边的大医院……
“光付光付,就光想着付出了。”
本以为张光付只是“作秀”,在特定的日子里来一圈就走。但让幸福养老院院长崔英姬没有想到的是,张光付这一来就是十年。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
“好人张光付,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学会发朋友圈后,崔院长的第一条朋友圈引来大家纷纷点赞。
光付之光爱心团队与幸福养老院工作人员合影。王岩 摄
“光付平时抽空就来扫院子,逢年过节还给老人送营养品和水果,他从来不让我们宣传。”崔院长解释说,她之前一直以为张光付只捐助着养老院的老人,后来才知道原来张光付资助了那么多人。光付执意不让宣传,但她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当今社会还有这样张光付的好人!
采访结束之际,现任武警辽宁总队抚顺支队五中队副中队长的张光付发来了一条非常“正”的微信:“谢谢你对我学雷锋事业的支持,我会努力做到最好。”
点击放大他的微信头像,图上一名军人拉着一个气球,气球上有“助人为乐”四个字。右上角还有这样一段话: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会感到愉悦,很多时候,只是举手之劳。
“我看不得别人有困难。”盯着这张微信头像,回想张光付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其实,该说“谢谢”的是我们,谢谢在春寒料峭时,让我们感受温暖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