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阳台上》遭遇“烂片”质疑,出品人周冬雨交出答卷?

独家观点

2019-03-08 05:45

文|耿凌波

“我想知道这部电影投资了多少,你们准备用它圈多少钱?”

电影《阳台上》“春心萌动”发布会现场,一位观众观影结束后言辞偏激地说道。话音未落,台上台下已陷入一片尴尬的无声当中。面对这样犀利的发问,现场气氛到达冰点,哪怕是救场无数的光线当家主持人方龄,都有些措手不及。更何况是站在聚光灯下,正在被差评的主创。

最近几年,随着观众的口碑意识觉醒,“烂片”、“圈钱”等字眼,被越发频繁地用在电影的评价当中。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在电影公映之后,映前三缄其口,已成为媒体圈心照不宣的惯例。尤其是面对一部文艺气质的作品,市场份额有限的前提下,草率的质疑将更加致命。

因此当有人以“看不懂”为由,为《阳台上》扣上“烂片”的帽子,在现场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观众直接回击,“不要把电影当商品”,看不懂电影应该去了解下原著。也有观众克制地分析道,影片的风格和韵味也是叙事的另一种表达,体会到了“成长的阵痛”。

而主创的回应更是彰显风度,在导演张猛看来,“电影其实是讲一个弱者无力地去捅向另一个弱者”,有些尖锐的矛盾感正是期望观众感受的主题。周冬雨更是直言感恩“差评”,“文艺片本就存在争议,也不会像商业片受到那么多的关注,懂的人会懂它,我们大胆请观众各抒己见”。

还未上映就已然激起轩然大波,作为周冬雨担任出品人的首部作品,电影《阳台上》究竟交上了一张怎样的答卷?

“烧钱”背后:《阳台上》的胶片美学

电影《阳台上》改编自任晓雯同名小说,由导演张猛执导、周冬雨特别出演、王锵领衔主演,讲述了父亲在拆迁中被逼死的男主张英雄,在“复仇”过程中对周冬雨饰演的“仇人”女儿产生复杂情愫的故事,也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胶片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阳台上》由“周冬雨工作室”担任主要出品方单位,也是周冬雨首次转型出品人的一次尝试。尽管角色呈现出来的戏份和台词都很少,但周冬雨依然力挺张猛导演,坦言正是被其作品中一贯的“胶片美学”打动,不仅出演,还要投资。

众所周知,胶片电影十分“烧钱”,以时长90分钟计算,一个拷贝需要4万米。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胶片电影早已成为历史。但胶片所呈现出的多层次、复合性、缓慢变化的质感以及美学的观念,却始终不会消退,并吸引着更多电影人前赴后继。

张猛就是其中之一,最著名的作品《钢的琴》,便是采用全胶片拍摄,豆瓣评分高达8.4分,曾入围第28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如今《阳台上》系其第二部全胶片电影,“几乎每次都是10条起拍”,成本显而易见。

谈及到“烧钱”这个敏感话题,周冬雨即使作为出品人,依然豪爽表示,“钱财乃身外之物”。仅从导演的制作规格和出品人的投资态度,就可以看出《阳台上》主创团队的用心,用周冬雨的话来说,“只是希望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支持一下胶片电影,不让它消失地那么快”。

导演张猛:游走在商业与文艺之间

事实上,了解张猛导演的人会知道,他对于自身的定位一直都是商业片导演。尽管通过电影《阳台上》所发布的物料,观众会直观感受一种文艺气质。但回顾张猛过往的作品就能发现,他对商业和文艺的界定并没有那么清晰,甚至用一种讨巧的方式游走在二者之间。

他曾在采访中透露,“我拍的无论票房好坏的电影都是奔着院线去的,还都是希望观众能够看到的。”无论是处女作《耳朵大有福》还是代表作《钢的琴》,“都是按照正常的商业规律去走的”。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对此张猛的态度非常佛系。

他明白,既要表达又要票房,有时只是一种愿景。“当我们纯纯的从电影本身出发,想要做一些自己想拍的东西,我觉得那可能更是一种文艺的表达”。但在面对商业片的时候,“它是一个更朴实一点的东西,把一点点的情感抛在里面就够了,你不要去深挖为什么”。

张猛更像是电影圈中的一个“异类”,观众将其视作第六代文艺片导演,本身却不靠参加国际影展博得眼球;他自视为一个商业片导演,但广受好评的作品如《耳朵大有福》、《钢的琴》等电影,却又未能完全去迎合观众,以换取商业上的长足成功。

这样的张猛难怪会遭到误解。与他情况类似的,还有《无名之辈》的导演饶晓志,同样是立足于“文艺商业片”这样的混合品类,同样经历过前作《你好,疯子》的票房失利。但最终他对表达和电影的坚守柳暗花明,《无名之辈》成为去年回报比最高的票房黑马。

有成功的案例在前,相信距离张猛“水落石出”的一天,也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