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第二例艾滋患者“被治愈”:基因疗法是未来方向?

观点

2019-03-07 19:42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据报道,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团队在西雅图公布全球第二例艾滋病潜在治愈案例。一位英国艾滋病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3年后,病情得到了控制,或将成为继“柏林病人”之后全球第二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这位患者也因此被称作“伦敦病人”。


说“伦敦病人”被治愈还太早


人类彻底攻克艾滋病了吗?现在谈这个可能为时尚早,因为迄今能得到长期证明的只有“柏林病人”蒂莫西·布朗。他2007年在柏林工作时感染HIV并患白血病,经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迄今未在其体内检测出HIV。他也是唯一一名实锤证实的艾滋病治愈者。


从目前看,“伦敦病人”体内查不出HIV,并不意味着真的就治愈艾滋病。从循证医学来看,必须要有大量的病人经过相同的治疗方式在相似的环境下痊愈或改善,甚至抑制住了疾病的恶化(维持稳定),才有可能称为治愈或有效治疗。“伦敦病人”即便现在查不出HIV,也不能说明以后查不出。


即便是这一治疗团队的负责人古普塔也认为,目前还不能下定论称这名患者已经完全治愈,而宁愿采用“长期缓解”这种说法。


然而,继“柏林病人”之后,伦敦病人的出现也证明,这是个完全有希望并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疗法。


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成为“伦敦病人


目前,艾滋病的疫苗还未研发出来,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就是靠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鸡尾酒”疗法(多种药物配伍使用),来抑制病人体内的HIV复制和对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维持现状,不让病情恶化。




“柏林病人”等试验的意义在于,首先证明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唯一初步证明可以根治艾滋病的疗法,而且这种疗法的机理和可重复性已经在柏林病人、伦敦病人和波士顿病人身上得到部分可重复验证,以及正反面的验证。“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都是移植了拥有CCR5Δ32基因突变供者的骨髓。这在机理上证明,CCR5基因和其表达的CCR5受体分子,的确是阻止HIV入侵T细胞的一个路径。如果能移植CCR5Δ32基因突变者的骨髓,就有可能改造患者体内的T细胞,不让CCR5分子在T细胞上出现,使得HIV找不到方向和进入T细胞的大门,从而抗御艾滋病


而美国的波士顿病人同样是移植骨髓治疗淋巴瘤和艾滋病,但因为供者不拥有CCR5Δ32基因突变,所以患者不久就发现体内的HIV死灰复燃。


显然,这样的疗法除了比较昂贵(一般都是数十万美元),还需要运气。即供者与患者(受者)的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配型要基本吻合,同时供者需要拥有CCR5Δ32基因突变。


当一个限制条件出现时,能满足这个条件并不难。但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就不只是在难度上翻番那么简单了。因为天生拥有CCR5Δ32基因突变的人在欧美白人中大约占8%,在高加索人中约为12%,在中国人中最少,约为0.3%。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治疗艾滋病,运气就可能成为第一要素。


人类已经看到治愈艾滋病的曙光了


尽管骨髓移植治疗需要运气,而且非常昂贵,但是从“柏林病人”到“伦敦病人”治疗的有效性,我们可以获得的启示是,治疗艾滋病,未必就得完全采用骨髓移植的方式。我们还可以采用基因疗法来改造HIV感染者和发病者体内的T细胞,使之成为CCR5Δ32基因突变的T细胞,从而抗御HIV的入侵。


▲图/新京报网



说实话,科学家早就在这么做了。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锌指核酸酶(一种基因剪刀)对人类造血干细胞敲除CCR5基因,然后把敲除CCR5基因的干细胞移植到一个“人源化”的小鼠模型(转基因小鼠具有人类的免疫系统)中,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血细胞,同时保留了CCR5缺失的特性。然后,研究人员用HIV感染小鼠,结果表明HIV入侵T细胞时受到抑制。


此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艾滋病病人试验这种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他们把病人的T细胞提取出来,通过锌指核酸酶基因剪刀改造后,生成CCR5Δ32基因突变的T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一周内,病人体内基因改造的T细胞比例迅速上升。不过,在数周时间里,患者血液中经过基因改造的T细胞又会逐渐回落,因此,需要反复改造患者的T细胞,并回输其体内。


这也意味着,目前通过基因剪刀改造HIV感染者或发病者体内的T细胞的治疗方式并不成熟,还不可持续。但无论怎样,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的经历已经证明,这确实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治愈艾滋病的有效方法,而且人类已经看得到曙光了。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问,既然让T细胞突变是一种可行和可探索的疗法,为何贺建奎的对胚胎敲除CCR5基因的做法会受到批评呢?


根本的区别在于,无论是骨髓移植还是利用基因剪刀改造正常的T细胞,其所指对象都是HIV感染者或发病者,而被敲除CCR5基因的胎儿并没有染上HIV。一是病人,一是正常人,这就是天壤之别,也成为是否符合伦理的主要依据和底线。


□张田勘(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