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在电影神殿最高处,坐着导演库布里克

文化娱乐

2019-03-07 10:40

斯坦利·库布里克,获得过12次奥斯卡奖提名,被电影界公认为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导演之一。关于他,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案语:在电影神殿的最高处,在上帝的下面,坐着——库布里克。

20年前的今天,1999年3月7日,库布里克逝世。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1928年7月26日-1999年3月7日),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代表作包括《奇爱博士》《洛丽塔》《2001太空漫游》《闪灵》《发条橙子》等。

如今20年过去,围绕着库布里克建立的个人神话翔实而扑朔迷离,有人认定他是名副其实的“暴君”,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在伦敦郊外的伯翰姆伍德精心“布局”自己的电影帝国,但也有人认为他温和善谈、机智诙谐,虽然每次访谈结束都要稿件“审查”,符合要求才能发表。他因此也成为20世纪最受争议的导演之一。那么,库布里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疯子,工作狂,还是名副其实的大师?

我们不妨在其逝世20周年之际重新回溯他的人生,看看一位英语不及格需要补考、连大学都没能上的差等生如何成长为博览群书、事必躬亲的电影大师。当被问到与哪位当代导演最像时,库布里克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和谁都不像,我是一个独行者。”

库布里克自拍照。

电影,是因为觉得拍得一定没垃圾电影

斯坦利·库布里克,1928年7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布朗克斯区

(Bronx)

,并在此长大。祖辈来自奥匈帝国,犹太人。父亲是一名医生,家境优渥。就读于塔夫脱高中期间,库布里克成绩不佳,平均分只有67分。因此当1945年高中毕业,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二战退伍军人,库布里克没能上大学。尝试过读夜校,然后再找机会读高校,结果困难重重。

在人生早年,两项爱好为库布里克后来的电影生活做出决定性的贡献。一项是国际象棋,十二岁的时候父亲教他的;一项是摄影,十三岁时父亲给他买了第一台相机。国际象棋手和摄影师成了库布里克在成为导演前两个重要身份。他还系统地学过打鼓,希望成为一名爵士乐手,但终究不了了之。虽然如此,对鼓点、节奏的喜好似乎留在了他后来的电影中。

1940年的《展望》杂志。图为模特安妮·格温。

在塔夫脱高中就读时,库布里克便在当时富有名望的《展望》

(《Look》)

杂志兼职,向其售卖拍摄的图片故事。高中毕业后,库布里克继续在《展望》杂志社当见习摄影师,他拍摄了大量图片故事,我们能从留下的照片中看出库布里克雕琢影像的天赋。其中为中量级拳击手沃尔特·卡蒂尔

(Walter Cartier)

拍摄的图片故事,成了他第一部纪录短片《拳赛之日》的灵感来源。

库布里克纪录片《拳赛之日》(Day of the Fight 1951)剧照。拳击手沃尔特·卡蒂尔出镜。

听说拍纪录短片可以赚钱,库布里克立即把从《展望》杂志赚来的钱投入拍摄,用的是三十五毫米摄影机,一个人包揽全部工作,最后赚了100美元。此后,他辞掉杂志社的工作,专心拍摄第二部短片,讲述牧师坐飞机探望美国西南部印第安教区的故事。

不拍电影的时候,库布里克经常在公园与人下国际象棋,每局只能赚几美分,以此维生。下国际象棋帮助库布里克天生就好的记忆力变得更加敏锐,这提升了他后来在片场执导组织的能力,曾有一位制片人称赞库布里克的“思维不亚于训练有素的象棋大师的思维”。

库布里克自己对下象棋和拍电影也做过类比:“国际象棋就是类推,它就是一系列的步骤,你每次走一步,还要针对问题找到平衡它的解决方法,国际象棋所需要的就是时间,而电影所需要的是时间和资金。”

供职于《展望》杂志社期间,库布里克养成看电影的习惯。他经常跑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

看馆里收藏的电影,反复看。正是在此,库布里克发现了大导演马克斯·奥菲尔斯

(Max Ophüls)

,并为他流畅优美的运动镜头所倾倒。这段时期是库布里克自我接受的影像教育,他说“我通过看电影学到的东西远比读那些大部头的电影美学书籍里学到的多”。而他之所以拍电影,其实不是为了钱,而是他觉得他“拍的一定不会有看到的那些垃圾电影烂。”

库布里克摄影作品。

从拿不出手到影史经典

《2001太空漫游》

是一场彻底的灾难”

库布里克真正的电影生涯始于25岁,从处女作《恐惧与欲望》开始。电影上映时虽然获得一些好评,但遭到库布里克否定,后来也羞于提及。第二部作品《杀手之吻》同样如此,没有获得收益。后来在MoMA的回顾展中,库布里克不允许放映这两部电影。因为资金有限,库布里克被迫独立完成全部工作:从剧本写作、制片、现场拍摄、剪辑,乃至宣传、发行,甚至自己设计海报、选择服装和配乐都亲力亲为,因为早期的拍电影生涯极好地锻炼了库布里克,他彻底掌握到电影制作的相关技术。

真正让库布里克在影坛奠立名声的是《杀手》和《光荣之路》,当时他还没到三十岁。《杀手》是一部多线交织的黑色电影,节奏清晰明快,成功引起了米高梅电影公司的注意,正打算沟通合作的时候,却传出公司人事变动导致新的拍摄计划中途搁浅。《光荣之路》是一个反战故事,库布里克一展黑色幽默和反讽荒诞的天赋。由影星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

主演,在德国慕尼黑拍摄。电影中扮演德国女孩的演员叫苏珊娜·克里斯蒂安妮

(Christiane Susanne Harlan)

,既是芭蕾舞演员,也是画家,后来成了库布里克的妻子。

《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 1957)剧照。

因为《光荣之路》的成功,柯克·道格拉斯邀请库布里克加入《斯巴达克斯》。此片原先由安东尼·曼执导,因为与道格拉斯发生矛盾被撤职,库布里克中途顶上。虽然最后库布里克做了剪辑,但仍然是在道格拉斯的控制下完成。库布里克对此颇有微词,《斯巴达克斯》也成为库布里克电影生涯中唯一一部不是完全由他掌控的电影。话说回来,《斯巴达克斯》仍有可取之处,并非一无是处。

《斯巴达克斯》(Spartacus 1960)剧照。

这是库布里克第一次与好莱坞大制片厂交锋,他此后再也没有掺和好莱坞制片模式。对于像库布里克这样的控制狂和完美主义者,自然无法忍受将导演权利下放给制片人或剧组其它成员。因此,在《斯巴达克斯》之后,库布里克移居英国,在伦敦郊外的伯翰姆伍德建立自己的电影王国,独立于大制片厂。

真正让库布里克攀上人生巅峰的是他拍摄于六七十年代的作品:反映当代场景的《洛丽塔》,讲述核战的荒诞喜剧《奇爱博士》,史诗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探讨“嬉皮士”暴力的《发条橙》,古典主义巨制《巴里·林登》,恐怖片经典之作《闪灵》和越战题材的《全金属外壳》,每一部都是不同的类型,每一部都属影史杰作。尤其是《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组成的“未来三部曲”,为库布里克在影坛奠下了不朽名声。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剧照。

《2001太空漫游》50周年纪念海报。

但谁能想到,《2001太空漫游》在纽约的第一次预映,却是一场彻底的灾难。当时的评论现在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甚至有评论者给出“一次光荣的失败”“一部超级烂片”之类的评语。库布里克对此作出及时回应,将全片缩减19分钟,做了多达三十处的删减。让人困惑的是纽约之外其它地方的放映获得了一致好评,这或许是库布里克不喜欢纽约的另一个原因。

库布里克的电影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富有深刻的哲理韵味,反映荒诞的社会现象和悲剧化的人生。在库布里克看来,视觉体验比文字描述更能传达电影的本质,这与现代主义电影的创作理念一脉相承。《国际先驱者论坛报》曾把他和意大利的费里尼、瑞典的伯格曼、日本的黑泽明并列为当时影坛最重要的四位导演,实至名归。库布里克的电影也时常作为文化研究学者的课题,他对电影语言的丰富和开拓,做出了独特贡献。

《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 1971)剧照。

电影与阅读

喜欢改编小说,

穷尽一切研究资料

库布里克的电影几乎全部由小说改编。《杀戮》改编自莱昂内尔·怀特的平装版惊险小说《一刀两断》

(Clean Break)

。《光荣之路》是他高中时候在医院等父亲下班顺手翻到的,原著作者是汉弗莱·科布

(Humphrey Cobb)

《洛丽塔》(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主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8月

《洛丽塔》改编自俄裔美籍小说家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库布里克独具慧眼,在小说出版一个月后便买下版权,后来多家大制片公司竞相出高价购买,都被库布里克回绝。《奇爱博士》源自彼得乔治严肃的核战悬疑小说《红色警戒》。

《2001太空漫游》由库布里克和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合作完成,克拉克在写完剧本后将130页的文稿加工成小说出版,因此并不是先有小说再有电影,而是两人先合作剧本,克拉克再把剧本改成小说。

《发条橙》(英)安东尼·伯吉斯著,王之光译,译林出版社, 2016年8月

《发条橙》原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 ,是库布里克在拍摄《2001太空漫游》顺手拿到的,看完第一部分便决定拍成电影。《闪灵》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据说是从一大堆恐怖小说中找出来的。《全金属外壳》改编自古斯塔夫·哈斯福特的《短期服役》

(The Short Times)

,讲述1968年越南春节攻势期间北越士兵突袭的故事。还有最后由汤姆·克鲁斯、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悬疑电影《大开眼戒》,改编自奥地利小说家阿图尔·施尼茨勒

(Arthur Schnitzler)

的《梦幻的故事》

(Traumovelle,A Dream Novel)

, 剧本早在多年前便已完成。

在库布里克看来,找到好的故事如同奇迹般的发现,最难的并不是拍摄,而是找到故事。因此他将大量时间投入于小说阅读中,“当我在寻找故事的时候,我每天要读书五个小时,既读刊物中推荐的书,也会随机选择一些书去读。”“所有我的电影制作都是先从读书开始的,那些被我拍摄成电影的书通常都是在我第一次看时就给我留下这种印象的:’这真是个很棒的故事,能不能把它制作成电影呢?’”可谁能想到,高中时候的库布里克是连《织工马南》

(故事发生于18世纪未和19世纪初的英国,作者乔治·艾略特讲诉了一个织布工的一生)

都不知道的门外汉,在高中毕业后才开始疯狂阅读。

《奇爱博士》(英)彼得·乔治著,严华容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8月

同样让人惊叹的是,库布里克会为电影穷尽一切可以拿到手的资料,尤其是书籍。比如为了拍《奇爱博士》,库布里克阅读了所有关于核战的文学书籍;为了拍摄《2001太空漫游》,读所有能找到的通俗和半通俗的科学书籍,还观看每一部科幻电影,即便不是科幻电影,只要电影中有特效,他都会去看,以此寻找灵感。那部未能拍成的《拿破仑》,库布里克也做过大量研究,阅读能到手的全部书籍,数量多达几百本。还咨询拿破仑研究专家,从拿破仑的饮食口味和战役天气无所不包。电影打算使用旁白和动画地图,并有精心策划的战役布局,但很可惜,观众不再能看到库布里克发挥他象棋高手的布局能力了。不过好消息是,HBO正计划将《拿破仑》的剧本改编为一部迷你剧,由《真探》导演凯瑞·福永执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

据说库布里克对电影之外的一切都没有任何兴趣,但有一个奇怪癖好,特别喜欢收藏录音机,妻子克里斯蒂安妮对此颇有微词—— “斯坦利有八个录音机都不嫌多,裤子只要有一条他就满意了。”库布里克还自称有“见识广怯懦症” ,害怕坐飞机,虽然有飞机驾驶证,却宁愿坐船冒撞冰山的危险,也不愿坐飞机,因为前者失事几率小。真是一个怪人,不过他对晚辈的告诫朴实正常——“谁如果真的对拍电影感兴趣,那就应该尽快凑足钱,赶紧去拍”。

青年时代的库布里克与妻子苏珊娜·克里斯蒂安妮。

如今,我们再看库布里克的作品,仍然会被它们迷人的视觉效果和思想深度所惊艳,这位具有疯狂控制欲和完美主义的影坛独行者仅仅用几部作品便为自己构建了一座影像殿堂。徜徉于此、顶礼膜拜的,不乏当今在世最为杰出的导演,比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后者毫不犹豫地将《2001太空漫游》列为个人最爱的电影,《星际穿越》可以看成是对这部杰作的致敬。

《我是怪人,我是独行者: 库布里克谈话录》 吉恩·菲利普斯编著,顾国平、张英俊、艾瑞译,新星出版社, 2013年6月

作者:把噗 编辑:西西、宫子、徐学勤

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