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香港另一全能影人,曾是徐克御用剪接师,导演编剧配乐样样精通

文化娱乐

2019-03-06 19:33

都说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一部电影的诞生过程要比大家想象的更为复杂,它需要各个部门专业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和相互协助才能完成。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但偏偏就有人可以胜任电影生产流水线上的每个环节,像泰迪罗宾,陈勋奇就是这样的多面手,不过今天笔者要介绍的并不是他俩,而是香港另一个“电影全才”,他名叫胡大为。

熟悉港片的朋友对于胡大为不会陌生,他的身影曾多次出演在大银幕:譬如《天罗地网》里的张楚凡,《杀之恋》里的口水坚和《倩女幽魂》里的师爷等等就是由胡大为所扮演。不过对他来说,演戏纯属友情帮忙(玩票)罢了,其主业其实是一名剪接师。由于从小就对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进入电影工业体系内部,胡大为17岁时去邵氏公司应聘做起了学徒,并师从张彻的御用剪接师郭廷鸿学习剪接技术,在此期间,他曾多次为张彻、刘家良等人的电影担任幕后剪接工作。

也许有人会问:胡大为的职业为什么是“剪接”而不是“剪辑”?要知道在上个世纪电影采用的是胶片拍摄,并没有什么数码技术,这也就意味着后期剪接师要拿胶片来剪。如今,数个小时的电影素材都可存在电脑以及其它介质里,方便后期随取随用,而在当时,这些素材都是几万尺几十万尺的胶片,剪接师们不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保证其叙事节奏和视觉冲击力,这又谈何容易?所以传统剪接工作要比当今的数码剪辑工作难度更大,对剪接师的功底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一个好的剪接师,可以通过第二次的加工和创造做到锦上添花,有的时候还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而胡大为正是这样一个拥有扎实功底的剪接师。因邵氏时期的从影经历让他积累了深厚的剪接经验,所以待他羽翼渐丰自立门户之后,能够迅速成为剪接领域独当一面的“手艺人”。从前,他多半时间都在做郭廷鸿背后的“无名英雄”(胡大为剪过不少电影,但最后挂名为郭廷鸿),后来到了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他终于凭借《蝶变》、《地狱无门》、《舞厅》、《打擂台》和《杀出西营盘》等几部名作中极富视觉冲击力且令人眼花缭乱的剪接技巧开始声名鹊起。

而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得益于与两个导演的合作,第一个是徐克。徐克首部电影长片《蝶变》的剪接就是由胡大为一手包办,他的工作方式以及对画面的掌控力深受徐克欣赏,自此两人也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默契合作,像《刀马旦》,《倩女幽魂》和《笑傲江湖》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可以说胡大为也功不可没。当时他一边在帮徐克剪片,一边又在其电影里帮忙“顶角色”,虽然他并非专业演员出身,但表演常常超出预期,因此在徐克眼中是个很“超值”的合作对象。

而另一个则是吴宇森。胡大为和吴宇森都曾为张彻效力,交情更深,后来在两人又在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再度重遇。整个《英雄本色》系列的都是胡大为帮忙剪切,而《辣手神探》和《太平轮》也让后者拿到了金像奖最佳剪接。可以说吴宇森作品特定美学风格的成型和风靡,胡大为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的剪辑师们在电脑软件的帮助下,可以快速且高效地完成剪辑任务,但在胡大为的年代,剪片要剪得快,一要靠经验,二要靠技术。在胡大为的电影生涯里,有过几次帮别人紧急救火的经典案例,譬如当年那部《打工皇帝》因急着赶档上映,胡大为只用了七天时间就将其全部剪完。而他帮谢晋执导的《鸦片战争》做剪接也是临危受命,结果让导演很是满意,而后来吴宇森在拍《赤壁》时,也让胡大为前来救场,果然是不负其“金剪子”之美誉。

由于兴趣爱好广泛,当年的胡大为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剪接师,还尝试朝不同领域发展,且都做得有声有色。除了剪接,他还为《魔胎》、《城市特警》和《浪漫风暴》等片做过原创配乐。此外,他还曾与廖伟雄、黄一飞搭档主持综艺节目《笑星救地球》,结果被誉为是“搞笑祖师”。

1982年,胡大为曾与笑星伊雷联合执导了《鲨鱼烧卖》,正式进军导演界,但严格来说,它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胡大为作品”。直到1988年他以自编自导的喜剧片《中期南北和》再战影坛,终让人对其刮目相看。1994年他又以编剧身份参与了张国荣和林青霞版的《白发魔女传》的剧本创作,到了第二集开拍时,他接棒于仁泰升任现场总导演,奠定了其“全才影人”的地位。

由于在电影圈里多项全能,胡大为在九十年代受到好莱坞电影片商的重视受邀前往美国发展,在此期间,曾为《哭泣杀神》、《鬼娃新娘》和《51号公式》等片担任过副导演或剪接工作。不过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回国为华语电影再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009年,他以聚焦华工血泪史的《金山》打响了进军内地的第一炮,其后又拍出了抗战题材影片《遍地狼烟》等等,据说他正在筹备一部反恐类型电影《12小时》,要把他在好莱坞学到的东西融入华语电影,使之能与国际接轨。

虽然就名气上而言,胡大为比不上吴宇森,徐克,王家卫,许鞍华等这些来自香港的大导演,但他却用他的切身经历告诉新一代的年轻电影人什么才叫“专业”和“敬业”:在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中,你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但你必须对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这样,它才有可能不会悖离主导者的意图,才有可能会保留住一种创作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