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2000专家共同探讨雾霾成因:蓝天白云长时可见,是否将指日可待?

财经

2019-03-06 21:51

青锋

在环境治理进入攻坚战之时,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国家拿出近6亿元人民币的基金支持研究,在2000多名全国一流的大气、气象等科学家支持下,目前已经弄清雾霾的成因,由此,大家渴盼的蓝蓝天空有可能指日可待。

对外披露这一消息的是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他以一组数据支撑他的这一观点。刘炳江指出,有数据表明,我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了10.4%,优良天数增长了2.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证实,2018年中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中国空气质量能得以持续改善,得以于去年一年,中国化解钢铁产能3000多万吨,以及8.1亿千瓦的燃煤基本达到天然气的排放水平,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发电基地,淘汰了1.3万台工业炉窑。同时,全国的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首次达到59%,跌破60%;关掉了2.3万台的燃煤小锅炉等。这些都是环境治理带来的成果。

那么,在国家上下如此大的举措之下,为什么困扰人们的雾霾问题还没有出现大的缓解?这仍然是因为,污染快速累积带来的结果。青锋曾在一篇评论中指出,雾霾形成可能与城市高楼大厦过多有关。这个看法虽则没有得到有关专家认可。但是,从有关专家所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位于太行山东侧‘背风坡’和燕山南侧的半封闭地形中”,这种自然条件,削弱了该地区秋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的作用,使得“弱风区”特征明显,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等这些原因分析,以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应在城市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建筑节能”等,似乎可以得到印证。

有关专家指出,因为京津冀以及周边的自然条件,导致的该地区秋冬季“弱风区”特征,在目下高强度的污染物排放背景下,一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就容易产生本地积累型污染。再“加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中NH3的浓度显著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处于富氨状态,区域内二氧化硫的浓度不断下降”,大气中NH3的浓度不降反升,有利于硝酸盐的形成等,和专家通过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初的秋冬季期间23次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分析,认为,污染物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综合作用导致了这些污染过程的产生。

人们常说,找出问题的根源,就找到了可以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随着京津冀以及周边雾霾成因的基本弄清,京津冀以及周边重现蓝天白云的日子肯定不会太远。由京津冀而全国,我们也有理由可以相信,蓝蓝天空定能指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