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打造现代化的“超级小种马”
直18
当这架直升机向咱们飞来时,我们几乎无法将它和那架船型底的老直-8联系起来,但它们又确确实实有着血脉关系。
法国SA321“超黄蜂”直升机
上世纪70年代,我国从法国引进了14架SA321“超黄峰”中型直升机,并取得了生产许可,“超黄蜂”成为我国第一种舰载机,出色地完成了1980年,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的数据仓打捞任务。80年代,由江西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承担该机型的仿制任务,这就是直八。
SA321由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上世纪60年代初研制,至1980年停产一共生产了105架。
该机可搭载一个排级单位约30名全副武装的战士,可运输小型火箭炮或吉普车,船型底还可以在水面漂浮,巡航时长达4小时,航程达800公里。
直八舱内运输的小型火箭炮
和大众桑塔纳轿车类似,这种在原产国仅生产了4年的普普通通的一款产品,在中国却生产了20多年,总产量数百万辆,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SA321直升机也是如此,直-8系列如今衍生出了各种改型,成为我国直升机的一型重要产品,总产量已接近150架,而且新型号已经脱胎换骨,已变身第三代直升机,将继续大规模生产。
直八
首架直八于1985年12月首飞,但国产化率低于50%,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包括发动机,主桨叶,主桨毂,尾桨毂,自动倾斜仪等,国产配套的涡轴6发动机1988年才投入批量生产,到1994年,国产化率达到了86%。
但想当长一段时间,直-8产量都非常低,一度传闻一年仅生产一架。
90年代研制了直-8A陆军型号,由于产量低,所以才引进了同级别的大量俄制米-171直升机。
陆航的直八B
同时,折叠旋翼和尾梁的海军型直-8J于2002年研制成功,这为搭载于舰船上节约了空间,即使辽宁舰航母也是寸土寸金,直-8的大块头,驱护舰根本无法容纳,所以,搭载直-8及直-18的主要是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
折叠旋翼和尾梁的直-8J
2004年,直八F的出现具有标志性意义,该机换装了进口普惠PT6B-67A发动机,这个型号是普惠公司为直八研制的,最大功率比国产涡轴6提升30%,重量却轻100公斤。航电系统也更换为先进的综合显示航电系统,还采用复合材料旋翼和先进的翼型布局替代了原先的矩形金属桨叶,升力系数比直八提升20%,爬升率,悬停升限都有较大提高,能在高原地区使用。
直-8F
到2009年,直-8机型研制20多年之后,开始井喷,达到年产25架的水准,质量也更加稳定可靠。
直-18及民用版AC313,则是在直-8基础上,脱胎换骨的一种机型,和欧洲EH-101,美国S-92同属于第三代直升机,所以才获得重新命名。
直-18机体采用大量复合材料,比直-8轻得多,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5吨级。可以说,在刚刚引进SA-321时,我国科研人员绝对是仰望姿态,到了直-18研制成功,终于至少可以平视了。
直-18调运
在直-18基础上,海军拥有了直-18Y预警机和直-18反潜机,当初购买的准备做为航母预警直升机的卡-31被下放到其他舰只,因为直-18Y不仅搭载了更先进的相控阵雷达,而且有空中指挥人员的坐席,比卡-31优越得多。
直-18预警机
直-18F反潜直升机拥有全向水面搜索雷达,高灵敏度声纳浮标,深水炸弹,反潜鱼雷,也可挂载小型反舰导弹,其实挂载武器,自完成了80年南太平洋试验之后,在原装的SA321上就展开了,直-18F则将收纳挂载武器全部融入设计之中。
直-18F反潜直升机
而在完成了基本保持原体型的现代化改进后,一种更彻底的设计得以面世,那就是直-18宽体机,机舱内部宽度拉宽到2.5米左右,内部油箱改为外置,这样,类似山猫高机动车或军用越野指挥车可以直接从后机舱跳板开入。
直-18宽体机(图片鸣谢@走进哈佛)
这种宽体直-18很可能被重新命名,到这里可以说,彻底超过了俄制米-171,这使得我国得到了一款先进可靠且面向未来的中型通用直升机,不再只能选择外购。
有人说,这可以看作咱们的“海上小种马”,跟30多吨的CH-53E还有很大差距呢,而且种马也变种马王CH-53K了,但确实有那么点意思了,真正达到种马水平的,还得看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
直-18
至于大家都关注的涡轴发动机,虽然现在有普惠的PT6B-67A可用,但中航工业当然知道必须有国产先进机型替代,直-20的涡轴-10,以及众望所归的涡轴-16都已达到第四代涡轴发动机的水准。
涡轴-16发动机
最后,我们来看看已经退役的原装SA321直升机,这些飞机都已超龄退役,所幸的是,我国终于不用再去求购它的后代了。
我国引进的SA321(图片来自网络,鸣谢作者)
我国引进的SA321(图片来自网络,鸣谢作者)
我国引进的SA321(图片来自网络,鸣谢作者)
我国引进的SA321(图片来自网络,鸣谢作者)
我国引进的SA321(图片来自网络,鸣谢作者)
向老战士致敬!
《联合防务》原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