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国内外各种各样的《变形计》,最后都成功改造了“问题少年”吗?

文化娱乐

2019-03-06 15:30

问题儿童似乎一直都是我国家长头疼不已的问题,《变形计》成为湖南卫视常青综艺品牌也大概能验证这一点,更别提杨永信那终于关停的网戒中心曾经有多少受害者。

变形计》从2006年9月开播以来,经历过电视版到网络版的转变以及停播等风波后,现在成为了芒果TV的网综,目前这一季的第一期有5000多万的播放量,相比芒果TV目前最热门的《我家那闺女》本季第一期的1.1亿播放量虽然相差甚远,但绝对谈不上差。



2017年,英国推出了一档综艺《Rich House, Poor House》,同样运用了“交换人生“的逻辑,只不过这档节目参与“变形”的不止青少年,而是一家人。穷家庭和富家庭交换房子,同时交换生活方式和生活预算,为时七天。



更早些还有美国2011年推出的《Beyond Scared Straight》系列,这档电视剧被称为是“美国《变形计》”,将问题少年直接送到监狱里,体验监狱生活,期待以此方式改变问题少年的生活状态。



那么今天冷眼君结合这几档国内外的变形交换节目,聊一聊这类节目的困境与优势。



变形、交换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变形计》的基本逻辑很简单,问题少年在叛逆期和家人之间无法建立有效沟通,父母无计可施,寻求第三方帮助。《变形计》节目作为第三方将问题少年送往条件艰苦的农村,期待问题少年在极端环境下改变生活状态,平稳度过叛逆期。




《Beyond Scared Straight》的逻辑和《变形计》一样,只不过这档节目用了更加极端的手段,将问题少年直接送往监狱,进行“恐吓从善”,基于刑事政策与犯罪学当中的吓阻理论,问题少年在进入到真正的监狱环境中会因为恐惧而完善自己的行为。




这两档节目的核心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通过环境的突然改变使问题少年进入相对孤立无援甚至可能有危险的地区,在孤独和恐惧的情况下开始思考家庭关系和自己的过失。

两档节目做到现在都有大量的和解镜头出现,尤其是《Beyond Scared Straight》,很多问题少年在进入到监狱环境,被囚犯呵斥几句就已经开始崩溃,被问到“我们为什么要放你出去”,几乎所有的问题少年都在恐惧之下表示“我会回家向我的父母道歉,我知道我自己错了。”




变形计》也是如此,结束农村生活后问题少年们都选择和父母和解了。但这种极端情况下的妥协是否真的能够解决问题?这两档节目都没能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

变形计》在后期越来越受到质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许多问题少年在上了节目之后借由这一点名气成了网红,展现出来的生活也完全不是健康向上的。至少从这些出名的少年来看,变形是完全失败的。

比如因为《变形计》红极一时的韩安冉,小小年纪迷恋整容,经常和家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在节目之后韩安冉表示自己“变好”了,但在之后的网红之路上,韩安冉先后和他人展开骂战,持续性整容,年仅十九岁未婚先孕。




当这一类节目将核心动机设置为“解决问题”时,其实是将节目本身放置在一个极其容易被质疑的位置。首先这种针对问题少年的改造没有任何强有力的科学依据。《Beyond Scared Straight》使用的恐吓从善理论在很多年前被质疑无法防止青少年犯罪,更别提《变形计》这种为了解决问题少年本身的问题,将农村家庭的孩子生活节奏也完全打乱的做法。

很多节目都存在这样尝试解决问题但失败的问题,比如前一段时间冷眼君提到过的《Married at first sight》,这档节目试图解决参与者无法找到真爱的问题,于是采取相对较极端的,通过专家配对与陌生人结婚的方式“最后一搏”。结果不出所料的也失败了。



所以《变形计》和《Beyond Scared Straight》在冷眼君看来,问题并不出在形式上,而是节目动机。如果将节目的“使命感”降低,那么节目也就合理许多,《Rich House,Poor Hous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变形计》VS《Rich House,Poor House》,尝试解决问题VS单纯观察


首先《变形计》和《Rich house,Poor House》在形式上是有许多相似之处刚才冷眼君也提到了,都是穷富之间的角色互换。只不过《变形计》角色互换落实在个人,《Rich House,Poor House》则是全家性的参与。

有家长陪同下的角色互换让整个节目的逻辑比《变形计》要合理的多,家长不再是孩子做决定的决策者的角色,于是也就没有节目组在家长的委托下去“抓人”这种相对很激烈的场景,更像是一场平和的家庭活动。

于是在这种互换生活的观察过程中会有很多奇妙的碰撞产生。富太太看到书架上的奖状和照片得知互换家庭的主人是一位单亲妈妈,培养出了几个优秀的孩子之后,她会感性的为穷太太流泪。




而富爸爸和孩子面对紧张的生活开销会面露难色甚至有些不高兴。




穷太太面对十分充足的预算时会按照富太太的习惯逛街购物,爽快的买下一只手包时,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Rich house,Poor House》中选取的互换家庭是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这种小范围内的强烈对比可能要比城市和农村的对比更为震撼。




并且两档节目最不同的一点在于,《变形计》中互换角色双方在新环境都展现出了尴尬和不适应,因为在《变形计》中需要环境去适应角色变换者,这种适应成了另一种无形的压力。尤其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没有任何必须到城市生活的理由和动机,却又被迫适应环境,这很不公平。

而《Rich house,Poor House》中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必须要在七天内以对方的方式生活,也就是需要人去适应环境,由于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的成年人在场,角色互换就成为了一种双向体验。

没有任何目的的单纯观察让《Rich house,Poor House》的参与者也相对比较轻松,交换结束后,富人们普遍认为“钱无法买到快乐,但却可以带来舒适和体面。”,而穷人们则在看到富人的生活后选择更感恩自己所拥有的快乐或者更努力的生活。其中一位穷太太表示教育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富人的生活,这是她努力的原因,十分温馨。




冷眼君认为,即使《Rich house,Poor House》没有提出“改造问题少年”或者“帮助问题少年”的构想,但最终也是实现了改造任务的,这种改造是在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思考自己对于金钱的态度以及生活的方式。很难说他们是否从行动上开始改变,但思考是一定在发生的。

所以《变形计》和《Beyond Scared Straight》这种用恐惧和孤独达到暂时的震慑效果和大团圆的方式,反而没有说服力。

冷眼君认为,综艺节目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的动机是好的,但利用某种固定的模式去将某一类被强迫贴上标签的人群“解决”某种问题,是相当冒险也不明智的。从承担某种功能退到观察位置看起来好像是一种逃避,但事实上,观察才是真正的把思考和改变的机会留给了参与者。对于综艺节目来说,不解决问题反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