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再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到底有何仇怨
文/寂寞的红酒
近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边境地区爆发冲突,两国大打出手,南亚局势骤然紧张。两国自1947年独立后,已经爆发了三次全面战争,这次冲突只不过是印巴冲突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原属一个国家,两国在人种、语言、饮食和风俗上十分相近。但就是这样一对兄弟,最终却走向了对立,闹得水火不容。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印度和巴基斯坦到底有何仇怨,为何闹得势如水火?
其实,历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一家,都属于“印度”的一部分。当然,古代的印度和现在的印度不同,古代的印度只是个地理概念而已。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两地其实并没有什么仇怨。但伊斯兰教兴起后,这种情况就改变了。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办伊斯兰教,并利用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各部,建立了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建立后,发动了疯狂的侵略,建立了疆域辽阔的阿拉伯帝国。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传播到了西亚、中亚、北非等地,其中包括南亚次大陆西部的印度河流域,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地区。
11世纪初,来自阿富汗的加兹尼王朝占领了印度的西北部。随后,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以印度西北部为基地不断南下,屡次入主印度,并在印度大肆推广伊斯兰教,导致和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矛盾不断激化,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教徒闹的水火不容。就这样,印度出现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共存的局面。17世纪,英国开始入侵印度,并在18世纪将印度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英国人征服印度后,在当地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导致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矛盾严重激化,为印巴冲突埋下了隐患。二战结束后,印度开始走向独立,英国人自知印度独立已经不可阻挡,所以在1947年提出了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不过英国人并不甘心就那么失败,所以故意在两国之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让克什米尔自行决定归属。
克什米尔是一块非常复杂的地区,当地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按照“蒙巴顿方案”的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应当归属巴基斯坦。但英国却规定克什米尔由当地的各土邦王公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地的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们倾向于加入印度,所以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成为了两国战争的导火索。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想要克什米尔这块战略要地,但两国又都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了三次印巴战争。尽管在国际社会的调解下,印巴两国结束了战事,但两个一直处于敌对中。宗教矛盾、领土纠纷、政治角逐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加上美俄等大国的推波助澜,让印巴局势错综复杂,矛盾不可调和。印巴冲突已经成为了影响印度洋地区稳定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参考资料:《印巴冲突》、《近期印巴克什米尔冲突状况及影响》、《浅析印巴宗教文化差异对印巴冲突的影响》、《冷战后的印巴冲突与大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