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国铸四十年磨一机的“光辉”战机,空军说不要扔给海军航母了
说起LCA光辉轻型战机相信军友们都不陌生,它是白象国历经四十载呕心沥血的惊天巨作。
虽然这型战机的研制时间较早,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研制计划,然而其整个研制周期长达40年,可以说一面世就已经严重过时,而且该机还闹下了一个笑话,那就是在机身上应用了高达40%的复合材料,却还是严重超重,甚至还让那台推力惊人的F404-GE-IN20涡扇发动机不堪重负,这一点也算是一个奇葩了。
事实上光辉战机交付自家部队以后被嫌弃得一无是处,但母不嫌儿丑,尽管性能低下,白象国也不想放弃,更不想白白的浪费掉大把的研制经费,因此各种仿自各国先进设计的奇葩改型就如同该国的仿制药一般层出不穷。
白象国对于光辉战机的改进也算是不遗余力,之前就与俄苏霍伊设计局搞了一个尖顶襟翼的设计,以其将其用于海军舰载机版本上,不想效果有限,还是达不到军队的期望值。
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又给该机加了一对小平尾,又填平了主翼的凹坑,硬生生的将一架无尾双三角翼布局的战机改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为此该机的尾部还因此加长了一米多,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机的起降性能,但也大幅度增加了机体的重量,经过此番升级,光辉的MKⅡ海军版就成了一架与F-16相当的中型战机。
没想到最近白象国的工程师们又脑洞大开,从我国的歼-10战机上获得了灵感,打算在对自家的空军版光辉战机进行一番升级打摩,给它再插上一对鸭翼,该机又一次华丽转身,变成了鸭式布局的三翼体气动布局的战机。
这一次的设计思想还是蛮高深的,这对新长出来的鸭翼竟然是长在机体的进气道前面,很多资深军友对此都表示不解,因为这样的鸭翼一旦偏转,必然挡住进气道前方的气流,造成发动机喘振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坠机事故,那么这回白象们是疯了吗?
其实这样的改进也是没办法的事,对于一架战机气动布局的改变本身就涉及到很多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宁愿设计一架新机也不愿意去修修补补,改来改去的反而更麻烦。不过人家既然敢把鸭翼装在那里就有一定的把握,那就是将其做成像苏-33那样的固定式鸭翼,用来产生一定的增升效果而已,根本没打算让它动起来。
白象国在航空制造业的实力本身就比较弱,在现阶段想做出一架像我国歼-10这样可动鸭翼的战机还是不太现实的。鸭式布局属于静不稳定的飞机,本身就比常规布局的复杂很多,可动鸭翼的应用更是涉及到非常复杂的配平和控制律的问题,其电传飞控系统的设计难度极大,就他们现有的航空软硬件实力来说,要想实现难度非常大,由此也可以排除光辉战机采用可动鸭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