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回顾了近十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我发现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小秘密

文化娱乐

2019-03-06 01:28

作为华语电影的三大奖项之一,香港电影金像奖在整个大中华电影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创立于1982年的电影盛事,在过往的37届颁奖典礼中,曾经将无数我们耳熟能详、娓娓道来的经典形象和良品佳作,以华人电影的至高荣誉予以肯定,让香港电影从本埠走向国际,成为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荣光。

逐梦小金人

纵观37年来的香港金像奖获奖名单,对警匪枪战的恩宠、对功夫武侠的自豪、对文艺清新的期许、对直面现实的优待,让各种类型的经典之作永远流传在影迷心中,更是把香港电影立足本港、引领亚洲、辐射世界的自信和气度表现得一览无余。

星光熠熠,届届不缺

然而近十年,香港金像奖的风格和取向似乎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与转向,虽然仍不乏温情与震撼,然而这种写实背后的情绪和心境,却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香港金像奖前二十年间,褒奖社会题材的,标准意义上大概有两部代表之作,一是92年张之亮导演的《笼民》,聚焦香港笼屋居民的拆迁问题,93年金像奖获得3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笼民

另外一部是97年陈果的《香港制造》,描述边缘青年的挣扎与迷离,当年在金像奖和金马奖各收获两项大奖。

香港制造

近十年的金像奖(28届-37届),香港金像奖对于现实题材关注的频次和奖励的密度明显呈上升的趋势。28届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是许鞍华导演非胶片高清拍摄的诚意作品,15天的拍摄期,将镜头对准这一香港底层“悲情市镇”的平凡与刻板,在流水叙述的市井平常里,不煽情不粉饰,将一个善良温吞的故事娓娓道来。该电影也斩获四项金像奖

15天拍摄完工

转过年的29届金像奖上,同样是温良感人的《岁月神偷》再次获得大会评审的青睐,最佳导演、最佳男主实至名归。这也是主演任达华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金像影帝。

华哥封神

60年代风云变幻的港岛、一家四口苦辣酸甜的遭逢、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猝不及防的家庭变故,纯美的爱恋、亲情的割舍,所有我们对于港人坚韧温良勤力的判断,都在这岁月神偷的影像里被充分激发。

岁月是神偷

31届的《桃姐》,让许鞍华+刘德华+叶德娴的黄金组合横扫金像金马,在金像奖独得五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少爷和老仆之间的关爱,老人院群体生活的注视与旁观,许鞍华每一次对香港社会的关注与探察,似乎都能触摸到金像奖的喜好与倾向。

35届的《踏雪寻梅》凌厉血腥,以警察视角展开迷案追踪,内地移民的失足少女、痴傻神情的失业司机、工作玩命的癫狂警察,在抽丝剥茧之间, 表达的依然是对人性善恶的思考。本片最终拿下包括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7项大奖,也成全了郭富城第一座金像影帝梦。

36届的《树大招风》取材于香港三大贼王的旧案,穷途末路歇斯底里,在香港歌手高少华演唱的《让一切随风》,让人感觉“各种空虚冷冷冷”(歌词)。这部主打怀旧与宿命的悲情枭雄电影,获得了36届金像奖四大奖项认可,在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收入囊中的同时,也让林家栋用奸诈阴狠的张力表演摘取最佳男主角。

难见的同框

林家栋最佳男主角

回顾近十年金像奖的取舍与倾向,虽然不乏诸多温暖感人的市井关怀和小人物悲喜沉浮的写照,但作为内地观众,依然能真切地感觉到香港电影、香港金像奖趋于保守,更加本地化以及追思怀恋的复杂情绪。

何去何从

当港片绚烂多姿的辉煌渐渐逝去,当大批的影视人才北上淘金,当内地十亿级票房稀松平常,香港电影留下的,除去在警匪电影和功夫题材中偶露峥嵘,更多的时候,是在租屋和阁楼里,在山间和村镇里,追寻港片繁荣过的历史气息。

狭隘与封闭、固守与沉迷,虽然我们仍要为香港电影人的细腻品位和探索精神击节叫好,然而联想到那个姹紫嫣红星光熠熠的港片年代,再听这如今悲凉苦闷的“风中风中”,我们也许该有一点痛惜,港片和香港电影金像奖或许正在走向一条自我满足自我疏离的窄巷。

我是刺猬哥793,谈谈影视,聊聊娱乐,欢迎大家关注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