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绿皮书》那么好,可惜你们都夸错了地方!

文化娱乐

2019-03-04 18:56

大师曾在青旅遇见过这么个意大利人,他躺床上一直在吃东西,晚饭前十分钟也还在啃零食。

难道他就不怕影响正餐的食欲吗?

后来他告诉综大师:我们意大利人一直在吃东西。

因吹斯听,第一次听说有这么回事。



导演:彼得·法雷里

主演:维果·莫腾森/马赫沙拉·阿里/琳达·卡德里尼

类型:剧情/喜剧/传记

上映日期:2019-03-01(中国)

2018-09-11(多伦多电影节)

2018-11-21(美国)

片长:130分钟


回到《绿皮书》,

由“阿拉贡”维果·莫腾森饰演的男主角Tony Vallelonga,他是意大利裔美国人。

看电影的时候,综大师特别注意到一点——他一直在吃东西!

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先喝奶。



起床后,第一件事去厨房偷吃。



失业后,靠一口气吃掉26根热狗赚了50美刀。



大师还没算上他大小正餐,



以及其他意大利人吃饭的场面。



和Dr. Shirley(由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饰演)上路后,一边开车一边啃汉堡。



甚至因为不满Dr. Shirley“装逼”,偷偷把他的那份吃掉。

路过加油站的休息区——偷幸运石的那场戏,从便利店里出来,一手一个苹果,边啃边走。



副驾驶座,永远是留给食物残渣和喝完的汽水瓶。



后面肯德基的戏,他直接买了一个全家桶。



快老实交代,看完电影后你有没有去买肯德基。

给家中妻儿写信的时候,他嘴巴也没停过。

第一次在旅馆亲笔写信,桌上放的是吃剩的三明治/汉堡。



有趣的是,他的妻儿也在吃三明治/汉堡。



写信的时候,他永远是在吃饭的空档。

比如,吃[中国面条加番茄酱]的意大利面的时候,



吃路边摊薯条的时候,同时也是Dr. Shirley第一次给他改信的戏。



最沙雕的还是吃披萨那次。

拿筷子夹都不算什么,人家直接对折吃。



目测这块披萨得有12寸。

饭不离手,吃不离口,原来意大利人真的是一直在吃东西。

关于意大利人的刻板印象,影片也不仅仅表现在这一处。

黑手党,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绿皮书》也时有提点。

为什么影片要强调,并精准地表达意大利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

脱去《绿皮书》反黑人歧视的政治外皮,骨子里却在讲美国新移民的现状。



没错,[黑人]和[同性恋]是《绿皮书》的热门标签——内地院线版使用画面裁剪等手段,并没有后者。

但是你注意到没有,

同性恋部分比重如此之轻,似乎只想表明Dr. Shirley的“特殊”身份,而着墨点并不在平权,甚至在赎人的部分,还把话题拐进了[黑警]这个方向。

至于黑人这部分,

种族隔离制度对人性的践踏,影片确实一直没忘记给这部分内容加戏。

从不能住酒店,到不能上厕所,再到不能在餐厅吃饭,甚至还有晚上不能出来遛弯的。

Tony和Dr. Shirley驶出去的“白人镇”,镇边上立着一个“牌坊”,上面写着这么几个大字:天黑后只准白人出街。



这是对个体自由的剥夺。

种种表现方式都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为黑人平权的电影。

不好意思,这不是《为奴十二年》。

不要意淫了,《绿皮书》的真实功效不在这里,不需要给它加戏。对黑人现状的逐个表现,是为了给影片的主旨服务。



同类型同题材甚至同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为黛西小姐开车》,黑人给白人老太开车,种族问题有呈现,但最终的落脚点在老龄化问题上。

同样,综大师虽然不得不承认马赫沙拉·阿里的黑人角色的人物弧线十分完整,助力他二封奥斯卡男配,但始终觉得他是一个扁平化的功能性人设——从配角的角度来说,已经够丰满,但和主角Tony比起来,Tony更能让综大师feel something。

两次打人事件,全是因为他被当成少数族裔。

第一次被人叫外号greeaseball,



第二次,直接被人说是半个nigger。



这时我们才发现,其实两位主角能走到一起,不是日久生情,是因为他们共同的身份。

都是美国新移民。

不同的是,一个是白种人,一个是黑种人。

而Tony说:你觉得我是白人就和他们一样吗?



事实上他想说:白人之间也有歧视——实际上就是地图炮。

当白人歧视白人的时候,被歧视者终于站在了相同的战线上。

影片最后两个人的拥抱,



不仅仅是两个“冤家”的最终和解,同时还是两种不同的新移民之间的抱团取暖。

关于这个新移民的论点还有其他佐证。

你有没有发现,《绿皮书》的少数族裔出现的次数特别多,而且分布广泛。

被一笔带过的应聘司机的中国人,据说院线版把对中国人带有歧视性的语言和谐掉了。

Dr. Shirley的同事,德国人,他也有带有歧视性的人种绰号,Kraut。

Tony还提到同街的犹太人,用的绰号是hymies。

以上少数族裔的出现,都带有地域性的刻板特征。

德国人是叛徒,中国人是病夫,犹太人情商高。

连爱尔兰人都逃不过编剧的嘲讽。



至于那些对黑人带有歧视性的语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多姿多彩”。



对黑人的歧视,不仅存在于美国人与非裔黑人之间,很多白人,比如意大利裔美国人也会对黑人产生歧视。

因为那时的美国,是个非黑即白的国家,意大利人可能都要感谢老天给了他们一副白色的皮囊。

但是这些“外地人”,又在无意识中慢慢地融进美国的文化。

我们看看Tony的生活习惯。

除了披萨和意大利面之外,他很喜欢吃汉堡、三明治,更别提还有KFC,这些都是偏美式的食品。

他听的音乐,也都来自黑人歌手,仅仅是因为觉得好听。

尽管如此,他骨子里依然觉得自己是“外地人”。

路上的风景很漂亮,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个国家这么美,我原来都不知道。



这句话,怎么听都像是出自游客之口。

有归属感的本国人,不应该说“这个国家”,而应该用“我们国家”,或者甚至可以不提国家这个字眼。

因为他骨子里知道,我们是生活在美国的意大利人,骨子里还是意大利人,祖宗不能丢。

而当这种外地人属性被“纯种”本地人点出来时,新移民对土著不满的情绪油然而生。

从这个角度来讲,影片的主题更接近前几年由西尔莎·罗南主演的讲述美国爱尔兰人移民的《布鲁克林》。



这样的主题,其实是很“白左”的。

不管是皮表的黑人问题,还是剑指的新移民现状,这都是川普不能欣赏的作品。

绿皮书》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再次证明了这就叫奥斯卡,这就叫奥斯卡最佳影片。

它本身有一种使命在身。

当然,《绿皮书》本身质量也够硬。

它在IMDb上有个标签,叫unlikely relationship(看似不可能的友谊),它还有一个标签,road movie(公路电影)

这两个标签,每一个都可以写出很卖座很经看的作品。

当这两个合到一起,再加一些“白左”的作料,这片,不爽才怪。


-END-

文字:综大师爱维纶

编辑:酒鬼司马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