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过期,蜂蜜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点
最近,同仁堂因为回收使用过期蜂蜜以及修改生产日期被重罚。事件本身并没有对消费者造成伤害,涉事食品的“案值”也不算大,但处罚力度在这些年来的食品事件处理中,堪称严厉。
一段时间里,对于没有给消费者造成伤害或者损失的食品违法,处理都比较轻,没有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事实上,很多违法行为,虽然没有造成危害,但性质相当恶劣,潜在的风险较大。对这一类的违法,只有按照违法性质进行重罚,才能约束食品生产者严守规范,保障公众安全。
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监管”或“检测”出来的。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监管与检测都只是监督手段。如果企业不切实履行安全责任,认真遵守规范,而是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欺骗,逃避监管,那么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就只是时间问题。
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对这种违法性质恶劣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才能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回到蜂蜜本身上来,许多人困惑:蜂蜜为什么会过期?过期的蜂蜜又有什么危害?
蜂蜜含糖量很高、含水量很低,而且还含有过氧化氢等抗菌成分,理论上,它自带防腐能力。所谓“蜂蜜不存在保质期”“前年的蜂蜜也能吃”,指的都是很理想的情况。
不过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蜂蜜中可能存在一种嗜渗酵母。它“天赋异禀”,能够在蜂蜜中生存。在保存中,它缓慢发酵,就会导致蜂蜜发生变化。现实生活中,也有人观察到过蜂蜜出现气泡,变味等情况。
对于预包装食品,国标标准规定需要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保质期内,要求食品的各项指标都在食品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因而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在国家标准中,还规定了几种“豁免保质期”的食品,分别是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和味精。这几种食品,只要不打开包装,无论放多久都不会变质,也就用不着规定保质期。而蜂蜜并不在这个“豁免名单中”,所以它就必需标注保质期。
保质期是厂家对消费者的承诺,但并没有“某类食品保质期是多长时间”的统一规定。同一样产品,技术水平高的厂家,可以实现更长的保质期;而技术不是那么强的厂家,标了更长的保质期,产品有可能“没有过期但变坏了”,这对厂家反而是不利的。
如果产品坏掉了,在保质期外厂家没有责任,而如果在保质期内,厂家就需要负责赔偿了。
也就是说,市场上销售的蜂蜜必需标注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生产日期必需是真实的,更改它就是严重违规的行为。虽然保质期标多长是厂家决定的,但一旦标注,就不能更改,也不能在过期之后再回收作为原料再生产。这是食品安全管理的规范流程,跟蜂蜜是否变质完全无关。
当然,这是监管和执法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一些蜂蜜的常识或许更有价值。
比如,蜂蜜更大的问题不是过期,而是造假。如前面所说,蜂蜜本身自带防腐能力,如果不存在嗜渗酵母,那么可以做到很长的保质期。过了产品包装上的“保质期”,并不意味着蜂蜜坏了,“临近保质期”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蜂蜜是世界上造假最严重的两种食品之一(另一种是橄榄油)。各国监管部门和科学界一直在不停地开发鉴定蜂蜜真假的方法。但每一种鉴定方法出来,造假者也会找到“破解之道”。造假技术与检测技术,是永不停息的猫鼠游戏。到了今天,鉴定蜂蜜的真假已经需要多种检测技术“组团打怪”了——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检测方法得出“造假”的结果,不管在其他检测方法中表现如何,它也就是假的了。
另一个关于蜂蜜的常识更重要。蜂蜜实质上是一种“有风味的糖”。除了糖和水,蜂蜜中的酶、过氧化氢、麦卢卡活性因子等,都支撑不起传说中的“功效”。虽然蜂蜜行业研究了这么多年,迄今为止能够被证实的,只有“外用有一定的抗菌功效”。而食用蜂蜜的功效,基本上只是建立在“信则灵”的基础上。而糖对健康的不利影响,蜂蜜完全无法“甩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