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钱越来越不值钱,但到底每年贬值多少,你会算吗?
30年前,10元钱可以买几十斤大米;30年后的今天,10元连吃碗面的钱都未必够。不少人在谈及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的时候,总喜欢拿身边吃穿用度的东西做例子,然后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钱越来越不值钱,几十年至少贬值几十倍。但到底贬值了多少呢?又该怎么计算呢?别急,听我娓娓道来。
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的定义,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简言之货币超发。
gdp和CPI和M2之间的关系
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gdp和gdp增速,gdp全称叫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gdp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货币总量的增长,两者相辅相成。
再看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注意:CPI统计不包括房地产价格!一般而言,CPI低于5%属于温和型的通货膨胀,物价的适度上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刺激国民经济发展。
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货币需求总量常用M2即广义货币来定义,M2广义货币包括M1(M0(流动中的现金)+企业和个人的活期存款)+企业和个人的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正常来说,gdp的增长和CPI的上升要求广义货币M2也要相应地增长,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但是当M2增速过快时,则会造成某些商品价格急剧上升,相应的货币将会出现对应贬值。
实际通货膨胀率到底有多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平均保持每年10%的速度高速增长,2018年中国gdp已超过90万亿元,增速6.6%。与此同时,中国广义货币M2平均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个别年份甚至超过40%。如此看来,实际通货膨胀率保守估计也有10-20%,不能只看CPI,货币超发造成的货币综合购买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增加的货币一方面支撑了实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造成了同样10元钱几十年前后购买力的巨大差异。另外,自1998年房地产改革以来,对房地产行业的不断投资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同样房价的飙涨让很多人工资对应的购买力显得很苍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很多人不懈努力的追求。你有什么妙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