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当孩子被打时,家长的反应更重要,五种方法,孩子才能“双赢”

看中国

2019-03-04 19:06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3月的第一天,许多人被一条“父亲替女报复杀人案”刷屏了。

时间轴推回到2018年9月19日,被告人林建厦女儿林某某与同学被害人叶某某(殁年9周岁)发生小摩擦林建厦因叶某某未按其要求公开向女儿道歉而起意报复。同年9月21日16时15分许,林建厦随身携带事先准备的刀具进入叶某某所在的瑞安某小学,将其带至男厕所并残忍杀害

教会孩子不作恶很容易,不被恶却很难。当孩子被打、被欺负,作为至亲的父母该如何解决呢?

01 以暴制暴,“尊严弟”曾红遍网络

“我宁愿遭打得很惨,我都要尊严!”

“我宁愿罚站一天,我都要尊严!”

“我要刚强,现在娃儿太软弱了,要动用点武力保护自己!”

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说出这番言论的,是个10岁的娃娃。因为男孩头部受伤不长头发,他被同学讥笑为光头强。面对同学的排挤和嘲讽,“尊严弟”奋起反抗,选择用暴力手段来保护自己。

大人往往会心一笑,认为尊严弟的冲动可以理解,甚至还要为这样的血性男儿而点赞。可是仔细想想,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被人打、被人欺负,你还希望得到尊严弟式的反击,用拳头来解决问题吗?

同事有一个4岁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在小区玩耍回头率也很高。有一天,一个差不多6岁大的男孩和他妈妈经过,妈妈惊叹于女孩儿的美丽,转而对男孩儿说:“你看那个妹妹多好看,快去亲她一下。”在妈妈的唆使下,男孩迅速向女孩跑来并索吻。

这位男同事非常气愤,没等孩子亲到女儿,就飞起一脚踹向了男孩儿,并大声对男孩说:“你妈让你亲我女儿,可以,你先把你妈找来让我亲下,问问她可不可以?”受到惊吓的男孩迅速跑回到母亲身边,大哭不止,这位妈妈顿时脸色铁青,赶紧拽着儿子离开了。大家把这当成一个笑话奚落了一番,但这位同事却非常严肃地说,谁敢动我的女儿,先问问我的拳头!

同事的爱女之心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认为男孩儿的妈妈做法欠扁。但单纯的以暴制暴,真的可取吗?这会不会让孩子认为“拳头”是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并助长其暴力倾向呢? “你应该打回来”的思维,简单粗暴,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落入了一个极端:打人与别打,全靠暴力解决,谁拳头大谁就说的算!他打你,你就打他!“粗暴型家长”大多如此。

02 一味忍让,让孩子避着“麻烦”走

有的家长则不然,他们认为小孩子间的打仗很寻常,根本用不着插手,而父母的介入只会让局面更糟,他们既不想去介入孩子的争端,也不教会孩子如何去应对,只是单纯地让孩子去回避这种情况,或者单方面地指责自己的孩子非常怯懦,我们将其称之为“逃避型家长”。

来看一个案例,朵朵的妈妈经常带她去商场的淘气堡玩耍,那里小朋友多,玩具也多,朵朵非常喜欢。可是一段时间过后,朵朵对去淘气堡玩显得兴趣全无,反而还有畏难和害怕的情绪。父母对她的表现非常不满意,认为三岁看老,这孩子明显是“没出息”。

其实这件事情不能全怪在孩子身上。朵朵在玩耍时,曾不止一次遭到大孩子的碰撞。有的是无意的,有的则是故意的。朵朵的妈妈也碰到过一两回,但她认为小孩子在一起玩,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不必大惊小怪,而且妈妈反复强调:打人是不对的,他错了,但你不能犯错!然后嘱咐朵朵绕着他们玩。时间长了,朵朵认为父母和自己其实都无法解决和面对这件事,索性就放弃吧。

在以暴制暴的场景中,孩子会以报复(这使他们有一种控制感)来掩盖受到伤害的感受(使他们觉得软弱无力);而在漠视和逃避的情境下,孩子会以畏缩不前(这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来逃避受到的感受(使他们觉得软弱无力,而又不被重视)。两种极端的处理方式,都让事情变得复杂而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并在孩子的心中扎下怀疑、愤怒、懦弱、无力的根苗。

03 五步法,让家长和孩子“双赢”

回到开篇的杀人事件,有人说站在公民的角度,杀人犯法,人皆平等,但站在父亲的角度,却是能被理解的一件错事。有人说公开场合让叶某某道歉,对于9岁的孩子来说,未免有些过分。

言论如沸,却再也无法挽回一个稚童的逝去和两个家庭的破裂。大道理谁都懂,可是落实到细节,却总有些冒进和不知所措。那就来看看以下这五步走吧,相信对你会有一定的启发。

第一步,拉架不评理,让事态平息下来。

如果家长恰好遇到两个孩子正在拳脚相向,首先要做的是拉开冲突的双方,让事态平息下来再谈其他。最忌不分青红皂白地互相指责和打骂,拉架不参战,分离不评理,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不妨以“默剧”来开启。

第二步,安抚孩子心情,让情绪稳定下来。

两个孩子的战争,最忌父母当面责难,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管教,还是对其他孩子的问责,都不是现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聪明的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的情绪先稳定下来,避免大悲、大怒、恐惧的情绪,掌握倾听的技巧,将孩子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

第三步,揭开事情真相,是非曲直立判。

面对突发情况,事情真相如何往往被忽视或被模糊掉了,不少家长纠结于后果,却忘了孩子打架的原因。发掘事情的原委和过程,也让孩子在此过程中检讨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第四步,引导独立解决,让孩子开动脑筋。

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高于家长的想象。因为争抢橡皮,小明用铅笔划伤了朗朗。在两个孩子互相取得谅解后,两个人决定今后采取共享的方式来使用这块橡皮,但前提是他们需要定期置换物品。你看,孩子自己解决冲突也很有一套。

第五步,双方家长协商,掌握保护技能。

双方家长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肯定比彼此冲突,甚至家长报复孩子的方式要好很多。当然极端的情况下是需要选择报警的。而当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后,如何教导孩子保护自己,才是日常教育的重中之重。

NO1.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不伤害自己,也不能让别人伤害,虽然我很温柔,但我的铠甲同样尖利!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NO2. 面对熊孩子,家长要严厉管教。告诉他学会道歉和认错,并强调这并不是惩罚的方法,而是学习的必然过程,说对不起并不丢人。

NO3.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不能教唆孩子硬上,以牙还牙,也不能让他变成软弱的妈宝男,受到委屈不吭声。告诉孩子,无论怎样,父母永远是他心灵的港湾。

我是糖果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