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一二三专栏:高龄化下的日本纸媒
一九七〇年代,那是我的小学、中学时代,当时走红的男女歌星,现在都有六十多岁了吧?仍然一个人能动员上千名听众的大歌星为数不多。据报道,连当年的红顶男星泽田研二开的演唱会,最近也不能爆满大型音乐厅了,结果惹起泽田爷爷发脾气不肯上台自行回家。于是举办单位开动脑筋,叫十几个老歌手们一起上台,还用着“同学会”、“梦想演唱会”之类的名称打广告,来刺激银发世代之怀旧感。就这样子,不仅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也在二线、三线中小城市都一天举办日晚两场老歌演唱会,果然有六十几、七十多的老“同学们”成功地给动员去演唱会场地报到。虽然每个歌星能拿到手的酬金不会很多,但是电视上几乎没有了流行歌曲节目的时代里,能够跟老歌迷直接见面,而且说不定其中还有些人愿意当场买几张唱碟请早年偶像签名的话,肯定比呆在家里没事干好多了。
所以,报纸上常看到老歌星演唱会的广告,我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可是,怎么同一份报纸上看不到年纪轻的、目前走红的歌手们或乐队所办的演唱会广告呢?为什么天天都只看到往年流行歌曲的“同学会”和票价昂贵得令人发狂的欧洲歌剧团访日演出的广告呢?
“不就是因为看报纸的都是五十几以上的老先生、老太太的缘故吗?”儿子告诉我。
他是刚满二十岁的大学生,从小没有看报纸的习惯。还在小学、初中的时候,做母亲的曾劝他好好养成看报纸的习惯,毕竟家里历来订阅两份报纸;他爸妈都抢着要把刚给送过来还平平整整的新闻纸亲手打开看方才觉得很爽快的。可他就是对纸上印的文字没有兴趣,说在网路上看新闻都一样。我们觉得不一样,但是不知打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孩子不再听父母说话了。
其实,今天不看报纸的,不仅是二十岁的大学生,我在大学的同事们中,四十岁以下的人似乎都不在家里订阅报纸。他们的家中也没有固定电话。一切消息都来自互联网,大都交易也在互联网上完成。网络世代当然没有可能看报纸上的音乐会广告,然后打电话去订票的。
于是报纸上登的广告,越来越多是针对于中年以上的消费者了。果然,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不是当下年轻人圈子里流行的款子,反而属于对老年人和残疾人士友好的通用设计。可以说,只看着纸上印的文字,不能知道日本社会的最新潮流了。
前些时有从中国来的朋友,逛了东京神田神保町的旧书店街以后说:日本人似乎对纸本情有独钟吧?但那只是五六十岁以上的日本人了。不信就翻翻此间的周刊杂志看看吧。这一期二月二十一日号的《周刊文春》所登的一个专辑是:家人死了该办什么手续?同一期的《周刊朝日》则刊登:配偶死了以后要办的手续一览。《SUDAY每日》有:一个人在家瞑目。《周刊现代》就登:错误百出死后手续。
怎么大家都纷纷在讲死后手续?不外是因为不少读者开始面对自己以及配偶的死亡了。这些杂志,三十年以前针对的读者是三十到四十岁,以男性为主的上班族,也就是当年日本社会的骨干。那一代人早已退休,现在将近七十岁,开始有人得癌症上路了。显然年轻一代日本人普遍对报纸、对纸本杂志都没有兴趣,使得整个报业只好跟读者群体一起老下去。
充满俗气但还保留些活力的《周刊POST》呢,一方面登有:大江户性爱姿势四十八种;另一方面则刊登:父母死了以后最麻烦的葬礼和继承遗产;父母得老人痴呆症以前/以后要办的手续;一百万日元能医治/不能医治的疾病;养老金的申请错误和填写遗漏。同一份杂志都登着好几个年轻模特儿的裸体照,但是读者的平均年纪说不定比那些模特儿的父亲还要大。
最新一期《周刊POST》推出的大特集(图片来自网络)看到报纸上的广告而去听老歌星音乐会的群众,大概是周刊杂志读者的太太们吧。如今日本的戏院也好,音乐厅也好,美术馆也好,一般来讲,听众或观众中有八成以上是女性。她们要么自己一个人来,要么跟朋友结伴来,要么带女儿来,活动完了就去吃饭聊天,总之活动力蛮强的。相信多数人都有丈夫,可是被太太嫌弃,一个人在家里留守。至今社会上自高自大的日本男性,一退休就沦落为孤单的灵魂。他们没有跟工作无关的朋友,也不认识邻居,往往都没有爱好,更没有社交能力去交新的朋友。于是一个人去图书馆翻翻《周刊文春》、《周刊朝日》、《SUDAY每日》、《周刊现代》、《周刊POST》等等,研究研究如何面对即将要来的死亡。是的,在众多社会设施中,只有“敬请肃静”的图书馆是男性利用者占多数的地方。女性敬而远之,因为不能聊天聊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