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都挺好》:我们能否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文化娱乐

2019-03-04 17:04

《都挺好》是正午阳光继《欢乐颂》《大江大河》之后,第三次将阿耐的小说进行影视化呈现。该剧开播不久,便迅速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讨论。澎湃有戏刊发的《都挺好:揭开原生家庭中的疮疤》,从类型剧的角度为我们揭示这部剧出圈的重要原因——切中这两年互联网上广泛关注的“原生家庭”议题,让观众看到并思考亲子关系的另一面。假若我们将《都挺好》当做一个原生家庭的样本,那么它很值得我们说道说道。比如原生家庭是如何具体影响剧中人物的个性的?剧集伊始就将所有矛盾全部摊开,阿耐的小说原著是如何圆回来的,剧集会怎么处理?

这是“都挺不好”的一个家庭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最初认知和感受的世界,你的原生家庭是怎么样的,你对世界的认知可能就是什么样的。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相关的心理学著作汗牛充栋。也有不少名人有过现身说法,比如高晓松曾在一档节目中说:“我一辈子没问过父亲问题,我有长达20年的时间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与父亲之间极为不好的关系,导致我年轻时候出现很多问题。”

《都挺好》中,剧中每一个人物的奇葩个性,都可以从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

电视剧从苏母(苏瑾 饰)的去世开始。这是小说和影视剧中都经常出现的设定,通过一场葬礼,让各路人马登场,并揭开主要矛盾。《都挺好》也是如此,苏母去世,苏家老大苏明哲(高鑫 饰)从美国匆匆赶回,内心暗暗埋怨弟弟妹妹没有照顾好母亲——倒没有想过他自己都10年没回过国了;苏家二儿子苏明成(郭京飞 饰)与苏家小女儿苏明玉(姚晨 饰)互看不顺眼,如果不是苏母去世,倒有“老死不相往来”的阵势;苏明成嘴上厉害,口口声声尽孝,实际上母亲去世一分钱没出,之前也是变着法子“啃老”;苏明玉看似感情单薄冷漠,却默默操持母亲葬礼;而苏父苏大强(倪大红 饰)伤心归伤心,但借着这回大儿子回国,一心想着跟明哲到美国去……

一场葬礼,将这个看似风光无限的家庭隐藏的内在矛盾和盘托出;而家庭成员的个性形成,又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苏母——苏母个性强势、说一不二、爱面子、重男轻女、溺爱男孩;虽然苏母已经去世,但她象征的原生家庭对其他家庭成员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强势的苏母影响着苏家所有人的性格

苏母去世后,苏父的赡养会成为牵扯仨兄妹的最大矛盾点。苏父平生都是“妻管严”,在妻子的强势下,他个性懦弱、唯唯诺诺、缺乏主见,也因为长期压抑变得小气而自私。妻子去世后,他的个性反弹,想抓紧弥补早些年失去的自由,因此对子女过度索取,做作、不讲理,对子女的困境也不闻不问。

苏父懦弱自私

苏明哲作为家庭长子,清华毕业后一心出国,考了两年考上斯坦福,因为拿的是“半奖”,家里砸锅卖铁供他读书。加上毕业后他就定居美国工作生活,一直没能反哺家里,所以他对这个家庭既感激又愧疚。长子的身份加剧了这一心理。母亲去世后,对于父亲的需求,他都尽力满足,甚至不惜牺牲“小家”、牺牲妻女的幸福来成全父亲,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小家庭出现危机。

高鑫饰演的苏明哲

苏明成是典型的“妈宝男”,从小被苏母各种溺爱,以至于苏明成成年之后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高度依赖苏母。他虽然也有孝顺的一面,但因为没有独立、缺乏主见、责任感不强,生活渐渐乱了方寸。小说中的苏明成好歹是复旦大学毕业生,剧版做了改动,苏明成成绩很差,能上二本学校都是父母砸钱买的。剧版的改动以及郭京飞出色的演绎,让很多观众对苏明成恨得牙痒痒的。

郭京飞饰演的苏明成

“苏明成出来挨打”上了热搜。郭京飞微博截图

苏明玉是受原生家庭伤害最大的人。因为苏母严重的重男轻女,她从小极少得到父母的关怀。剧版前几集就密集呈现,凸显出苏明玉与苏母的矛盾。像全家为了供苏明哲上斯坦福,就把明玉的房间卖了,也不管明玉在高三复习的冲刺期;苏明成工作前去旅游向父母要2000元,苏母爽快答应了,但明玉要1000元的高考冲刺班学费,苏母不答应;明玉成绩极好,有望上清华,但苏母为了省学费要她报考本地免费师范……总之,为了两个儿子,苏母牺牲了女儿的一切资源,明玉是翻版的“樊胜美”。

苏母严重的重男轻女

明玉始终憋着一口气,考上大学后就和家人断绝经济往来;她也非常争气,大学期间各种勤工俭学,跟对了师傅,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很快成为“明总”,是苏家仨兄妹里最出色的一个。当下的苏明玉有魄力、有能力,她以为独立了就可以摆脱糟糕的原生家庭。但苏母的去世还是将她搅和进来,她刀子嘴豆腐心、无法狠心割裂一切,而之后她也会慢慢发现原生家庭打在她身上的烙印:比如她跟母亲一样强势,比如她对亲密关系带有恐惧,比如她始终意难平——因为她想得到母亲的道歉,却等不到了……

经由这几个典型人物的刻画,《都挺好》进入了对原生家庭的深入剖析。不少女性观众对苏明玉这个角色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些男性观众也从苏明哲、苏明成的性格悲剧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像苏家这样的原生家庭其实并不鲜见。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可能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

应该事先说明的是,追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不是为自己的性格缺陷和人生悲剧“甩锅”,而是只有找到潜在的问题并解决它,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生活亦能更幸福。

女儿与妻子一吵架,苏大强就躲到一旁看报纸

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过于懂事的父母,也有太多太不懂事的父母。比如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往往会有“樊胜美”“苏明玉”,自然也会有“苏明成”;而有的原生家庭也不和谐,比如父母并不相爱、家暴、父母出轨甚至是虐待儿童……投胎是一个随机的活儿,假设你不幸地成为“苏明玉”,该怎么办?

苏明玉为我们做的一个极好示范是——赶紧断奶,尽快实现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只有这样,才能早日从原生家庭解脱出来。苏明玉比樊胜美做对的一点是,苏明玉不像樊胜美那样将希望寄托于嫁给某个富豪,她将这些精力用于自我提升,因此最后她成了“富豪”——哪怕她不是富豪,人格上的独立也让她比樊胜美“洒脱”。

姚晨饰演苏明玉

但经济独立了,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割裂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无论是樊胜美还是苏明玉的遭遇,都引起观众的不平,很多人留言说:这样的原生家庭干吗还联系啊,切断关系得了,他们要死要活是他们的事,不必理会。

狠话是这么说,但绝大多数人无法做到。这恰恰是血缘和家人的玄妙之处,就像有人形容的:“血缘关系实在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就因为共享着部分相同的基因,我们隐忍,缄默,甚至放纵着那些难以承受的血泪史,坏脾气,怪性格;我们大声抱怨,指责,甚至有时候大打出手,可到头来终又和解,哪怕是表面上的客客气气。”

血缘就是如此说不清道不明,偶尔有勾心斗角,偶尔恨得咬牙切齿,偶尔相互攀比,但对方一示弱或者遭遇什么困境,你又无法置身事外,又开始于心不忍。

这时就像李安在《饮食男女》中说的那样,“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以从心底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顾忌里,固然有妒忌有猜忌,却始终也有顾虑、照顾。于是樊胜美只能一次次地接济家里;苏明玉最恨母亲,母亲去世后还是由她出钱出力来操持丧礼……

我们难以与原生家庭割裂——物质上的割裂可能还更容易,精神上的割裂更困难。就比如苏母的性格,深刻影响着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个人;阿耐的小说中也有对苏母性格的追溯,同样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她对原生家庭的伤害不自知,于是将这种伤害延续。

可见,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是:我们得对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一种清醒和自觉。每个人都有必要自我反省:我们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某些性格缺陷是否与之有关?追本溯源,不是要以此来责怪我们的父母,而是避免伤害在我们身上延续,甚至向下一代蔓延。所以《都挺好》编剧王三毛说得挺好的:“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都挺好》中苏母、苏父、苏明哲等人就是没有意识到伤害,只能伤人伤己。在小说里,苏明玉意识到了,她最终决定放弃仇恨,以防把自己搭进去了;在石天冬的爱、包容与理解之下,她也敞开自己,接受了这一段亲密关系。

杨祐宁饰演的石天冬

这是大团圆吗?这不是大团圆,圆满不了。这是阿耐小说的可贵之处,她没有采取以往涉及家庭关系小说的惯用模式:两代人结尾抱头痛哭,错的人幡然醒悟,对的人宽容大量,皆大欢喜。这种和解其实是一种“和稀泥”。苏明玉的和解是无奈之下的不得不,就像小说里她想的,“这辈子再强,那也强不过老天了……这个父亲,她无法推脱,她只能背上”。

小说结尾,一家人之间关系有所缓和,但依旧充满顾忌。大年除夕夜,苏父自己一个人过,却意外晕倒送急诊。苏明哲远在美国,苏明成自身难保,只得苏明玉陪床。苏明玉想开了:“与苏家其他人的关系,也别避之唯恐不及了,既然都是姓苏,怎么能避得开去。亲情是捡不回来了,大家淡淡如水地交往吧,她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和石天冬幸福就行了。”

小说中,苏明玉最终对原生家庭“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

因为无法割舍,只能担着;因为有过怨恨,所以不寄予厚望;因为要放过自己,所以不恨之入骨;因为在痊愈,所以现在自己幸福就行了。如果你不巧有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苏明玉的遭遇和态度或许能够给你启发。

最后回到剧版《都挺好》上来。目前播出了几集,剧本、制作、质感、表演等方方面面,“都挺好”。这部剧无疑是值得追的,只是希望剧集能够还原出小说的精髓,直面中国式家庭内部的矛盾和龃龉,不要遮遮掩掩来个“和稀泥”的大团圆,就像观众警告的,“如果结局是‘皆大欢喜’,我就永远唾弃这部剧”。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