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均GDP超2万美元”,从细分指标看含金量和获得感
3月1日,《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式出炉。笔者注意到,2018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13.50万元人民币。按照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衡量标准和汇率计算,这意味着上海人均gdp迈过2万美元大关,首次达到发达经济体标准。
人均gdp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指标之一。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人均gdp跃升至1万美元。而从人均1万美元跃升到2万美元,上海用了不到10年时间。这背后,是上海经济率先转型,朝向结构更优、更趋协调、更可持续的高质量方向发展。
综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对于发达经济体的界定,通常认为,发达国家以人均gdp水平最低的葡萄牙、捷克、希腊、斯洛伐克等国为界,超过上述国家后即被公认为发达经济体。
2018年全球人均gdp排名预测中,斯洛伐克为1.91万美元、希腊为2.05万美元。按2018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计算,上海人均gdp约为2.04万美元,已经迈过国际公认的发达经济体门槛。
除北上广深之外,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多个城市的人均gdp也早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上海人均gdp跻身“发达经济体”俱乐部的含金量如何?
不难发现,但凡人均gdp水平较高、增速较快的城市,均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但从城市规模、人口基数来看,以北京、上海为典型的特大型城市,人均gdp达到发达经济体的水平,考验的是城市整体实力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上海《统计公报》披露的细分数据折射出一系列可供研判的信号。
从产业结构来看,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得进一步巩固:去年上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人民币,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人民币,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人民币,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以三产增加值在gdp中占比来看,上海的69.9%远高于深圳、无锡、广州等国内同等人均gdp水平的城市。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上海加大转型力度,第二产业向优势及战略产业转型,先进制造业成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上海经济数据的“金融属性”尤为凸显: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781.6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7%。这一数据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的8.4%,居全国城市之首。去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45.78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2%。
此外,上海市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完成13823.77亿元人民币(不含关税及海关代征税),增长7.7%。以截至2018年末的常住人口总数计算,上海人均金融、人均税收数值均领跑同等人均gdp水平城市。
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多年领跑全国各省份
对普通居民而言,对宏观经济数据最有切身体会的必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这一收入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人均gdp超13万元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人民币,两者间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距?这是由于人均gdp不是从收入分配角度进行核算的指标。用来衡量“钱袋子”鼓不鼓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则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是居民的购买力、居民收入水平的核心指标。
笔者梳理发现,2018年,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第一位。在这一指标上,上海已持续多年领跑全国。
从国际实践来看,越发达的地区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过gdp增速,反映了能更多地将经济建设的成就造福于民。
收入增长是拉动消费的一大因素,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下,去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3351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015元人民币,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5元人民币,增长10.4%。
2万美元大关,远远不是终点
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对上海来说,远远不是终点。相反,这恰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超级“引擎”正在加大马力,为长三角、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更加澎湃的动力。而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这三大任务,也令上海的发展如虎添翼。
2月28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要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抓紧建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要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进行差别化的探索,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3月2日凌晨,科创板也有了重大进展。当天,上交所正式发布实施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和配套指引,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6项主要业务规则。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也在持续推进。开年后,苏浙沪皖四地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动作频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尤其受到关注。示范区将具备以下特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施、高活力创新、高能级产业、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态和高品质生活。
展望未来,改革的鼓点越来越密。2万美元大关?其实,对上海来说,还只是刚开始,好戏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