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种上升到86种 医共体“同质化”提升基层医疗服务
“小杨颅内损伤,王大叔坐骨结节囊肿,卢大爷慢性支气管炎......”
22日,尽管春节刚过,但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梁弄分院的综合病房内却还有6位病人住院,这颠覆了以往山区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门可罗雀的现象。
“这位颅内损伤病人是余姚市人民医院通过医共体床位调配中心转下来的,以前我们没有收治过这样的病人。”梁弄分院院长童铭欣喜地说,该院自从加入医共体建设后,通过一年时间,不仅遏制住了先前住院病人持续下降的趋势,还实现了反升。去年,出院人次167人,同比增长5.7%,住院床日890天,同比增长5.7%。“我们基层医护人员有能力也有信心为老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了。”
为有效改善基层医疗卫生的资源供给,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管理,余姚扎实开展医共体建设。目前已构建4个医共体,26家牵头和成员单位,覆盖全市21个街道、乡镇。各牵头医院根据成员单位的能力“需求清单”,组团配置医疗技术团队22个,配备医务人员291人(其中高级职称145人),探索协同发展的多种模式,打造“同质化”医护人员。
按市域医共体“一院一品”的原则,4个医共体牵头单位每周定期安排专家、专科医生深入各基层分院进行查房、手术、门诊。重点扶植了如余姚市人民医院丈亭分院的联合病房、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牟山分院的妇产科等42个科室,使基层医疗机构住院诊治病种从之前的44种上升到现在的86种,让更多群众可以选择就近就医。
各医共体牵头单位对成员单位的医疗、护理、妇幼保健等各类医务人员进行广泛式培训。同时,全市医共体选聘综合素质突出的高级职称医学专家作为培训导师,采取“师带徒”导师制模式和“1+N”式导师学员“融合式”培训,进行纵深式传、帮、带。通过线上线下、分层分类、交流互动等方式精心培育“同质化”医生。
此外,设立医护总监。余姚市人民医院先期在梁弄、陆埠分院设立医疗、护理总监岗位。协助分院院长协调分院医疗、护理运行,人员和技术下沉、指导医疗和护理质量,质控以及急诊科能力提升和急救网络体系建设等,进一步提升各成员单位的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在这一系列组合拳下,使得余姚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01%,门诊基层就诊率66.45%,县域内就诊率85.3%,其中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对象县域内就诊率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