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武器是“万国牌”,说明人家没有武器禁运,有钱就随便买喽!
众所周知,印度这个国度的武器装备是所谓的“万国牌”,这当然是个贬义词,可以用来嘲笑他们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但是,有粉丝网友提示我,这恰恰说明人家没有武器禁运,有钱就随便买喽!我觉得这位网友说得还挺对,仔细一分析,还真是这个理儿。
印度国防贸易发展得不错,同时也在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进程,可以说是双管齐下。2005年,印度国防部在《国防采购计划》(DPP)中首次引入将目标订为自给自足,弥补过分依赖外国军事装备和技术造成的战略缺陷。历史上,美国曾多次制裁印度,如果印度与美国的“非北约盟国”巴基斯坦爆发冲突,美国及其盟友就可能因为“非商业性原因”,停止向印度交付战斗机等先进军事装备,甚至拒绝为已经交付的装备提供零部件和维护服务,使印度难以维持必要的军事能力。
印度的《国防采购计划》规定,武器装备“从全球购买”(Buy Global)和“带有技术转让的购买与制造”(Buy and Make with Transfer of Technology)是他们两类主要的武器装备来源,后一种方式采购到武器之后,可在国内开展许可证生产。
据不完成统计,印度已签署了24项补偿贸易式的武器采购,总金额约为48.7亿美元,有些合同将持续到2022年。在这些国防采购项目中,国外军火商不仅要给印度武器装备,还要给技术,这对于很多国家都是不敢想象的。对于不依照已签订的补偿贸易合同承担义务的国外厂商,印度按照《补偿贸易指南》的规定,按未履行部分金额的5%征收罚金,你说霸气不霸气?
2015~2019年,印度计划斥资760亿美元用于国防采购,如果按目前30%的本土制造比例,对本土军工企业的补偿合同将价值160亿美元。早在2005年,时任国防部长谢卡尔·杜特宣称补偿政策将在第11个五年计划(2007~2012年)期间向国防工业注入100亿美元。但是,印度政府在2011年表示印度公司获得的补偿合同仅为21亿美元,2014年印度国防部与外国公司的24个国防补偿合同总价也仅为48.7亿美元。这些补偿合同大多与印度空军有关,比如41亿美元的C-17“全球霸王III”运输机,就为印度提供了强大的全球空运能力,“全球霸王III一体化维护计划”(GISP),也能保证这些先进军用运输机的维修支持需求。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一直在指责印度国防采购存在官僚主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构、采购项目进展不畅、补偿规则限制、补偿政策界定和发展失败、本土工业利用补偿效率偏低,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美国、法国、俄罗斯都愿意把武器卖给印度。传感器、纳米、极超声速飞行、隐形、碳纤维制造和激光技术等等,外国公司也并不向印度人保密,更不存在武器禁运的问题了。
比如,由印度和法国DCNS公司合作建造的P75型“鲉鱼”级潜艇,计划建造6艘,首艘在法国建造,其他5艘将在印度本土建造。国有马扎冈船厂(MDL)负责“鲉鱼”潜艇建造项目,不断积累制造经验,科学化购买设备的程序。“鲉鱼”潜艇项目的实施表明,外国公司与印度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
目前,印度注重在民用航宇、国内安保等协作领域发展国际合作,国防工业发展的科技和社会基础更强。通过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印度出现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军工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军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万国牌”打得越来越顺手,经常发出三个K这样的大豹子牌,吃掉了无数的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