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读经典《步履不停》生活原本就是一首平淡而忧伤的散文诗

文化娱乐

2019-02-28 14:44

和《步履不停》最早的遇见是几年前的一个下午,那是我在无聊中搜索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电影时发现的。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因为阿部宽在里面饰演男主角,我估计是没有耐心等到荧幕上出现“结束”的字幕的。作为电影,只能说,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寡淡无味。

但作为小说,我却是一口气读完的。也许因为抖掉了偶像包袱,也许因为年岁的增长,又或者是小说那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的叙事吸引了我,总之,这本清汤挂面式的小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让我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里思绪翻滚。

与很多小说不同的是,这本小说很难说呈现了具体的故事情节,它充其量就是一个日本普通家庭的一次家庭集会。在这个家庭中,父亲是个并没有太大名气的医生,虽然有个伟大的职业医生梦,但是一辈子也只是在“横山医院”这样的小地方追梦逐梦。退休后的他经常待在自家的候诊室,就算子女回家也少有热情相迎的时刻,沉默闷骚估计是他给人留下的印象。

母亲则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与父亲不同,个性上更外向一些,所以小说中母亲絮絮叨叨念念碎的地方很多,她总在开口说话,无论是对丈夫的抱怨,还是对早逝的大儿子的怀想,还是对儿女亲人们的褒贬等等,她和父亲的沉默截然相反,她是用说话打发时光的女人。

“我”是小儿子良多,也是大哥纯平死后家中唯一的儿子了,“我”受不了父母对“我”成长的期待,也最终没有按照他们的期望值去成长和生活,既没有接过父亲当医生的接力棒,也没有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甚至活得有些任性和窝囊,常常逃离家庭,远离父母,在三十有几的年纪终于成家立业,而我选择的是并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因为嫁给我的是一个带着前夫的儿子再嫁的女子由香里。相比之下姐姐幸运很多,她嫁了一个很乐观健谈的男人,而且儿女双全,有着一个稳定健康的家庭

小说写的就是在大哥一年一度的祭祀日上家庭所有成员的聚会。在这一天,小说有正面的全方位地展示家庭每一个成员的状态,也穿插有“我”对当年往事的点滴回忆,眼前和往事,当天和过去交杂在一起,原本就琐琐碎碎的家庭事物,加上平淡冷静的叙说,使得小说读起来如饮白开水,没有刺激,没有惊喜,甚至都很难有情感的起伏。

但它却的确吸引了我,因为它引起的情感共鸣,既让我重温过往,又让我重新打量当下。写这本小说的作家是枝裕和被称为日本家庭影片大师,他的电影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小说的真实,无论是观影还是阅读小说,都呈现了很多零碎的日常和平淡的细节。然而,人生的确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所谓的跌宕起伏和波澜壮阔,也充其量是少部分人的写照,起起落落犹如过山车一样的惊险人生或许只在小说的世界里。其实我们和小说中的“我”一样,都是庸常而平凡的普通人。

普通人生的喜怒哀乐在小说中一一呈现,这些细碎到繁琐,简单到沉默抑或争执的情感恰是最打动我的地方。良多一家几口两天一夜的相处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还有不可胜数的凡人活在这样的平淡与细碎中,演绎着如大海般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生活镜像。我们很多人其实都活不出一部小说的惊心动魄,生活原本就是一首平淡而忧伤的散文诗。

这首诗里淡淡的哀伤源自家庭的悲欢,还有上帝之手任意摆布下难以捉摸的命运。像小说里的良多一家,做医生的父亲有个美妙的家庭理想,还有个子承父业的美好愿景,但是大儿子不幸遇难,二儿子叛逆又仕途不顺,妻子也在日复一日柴米油盐的相处中淡去了曼妙的芳华,他连在家庭成员的聚会中也难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那种家长式的权威和荣耀摇摇欲坠,他最终也只有整日静待在家庭的一隅,以沉默不合群来固守着自己的地位。

父亲是可悲的,可是谁又不是可悲的呢?母亲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没有经济独立能力,仰仗父亲的收入来养家糊口。她满心欢喜的大儿子成了救助他人的英雄,却成了她这辈子难以愈合的伤痛。为了报复与发泄心中的怨气,她每年忌日都要不厌其烦地请被救者来参加祭奠,她不接受儿子女儿的劝诫,活得痛苦而执着。

无论是鞋柜前的鞋子,还是路边翩飞的黄蝶,无论是餐桌上的天妇罗,还是佛龛上的插花,都能让她想起死去的大儿子。她常常追忆着过去被放大的美好,又数落着现世的种种不如意。丈夫令她冷落和嘲讽,“我”也难免被她指责和怪罪,就连想和她一起居住的姐姐也被她抱怨对她房产的贪恋。母亲亦有母亲的悲苦人生。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小和优秀的大哥一起,在比较中艰难成长。“我”忍受了来自父母和他人的许多残酷的评价,果断拒绝了成为父亲的接班人,决定走一条不一样的人生。但无奈天不遂人愿,当油画修复师的“我”处境困窘,事业不顺,爱情也迟到,好不容易成为丈夫的同时又要背负起一个五年级孩子父亲的名分。最麻烦的是,这个叫淳史的男孩对“我”这个突如其来的父亲并没有做好充分接受的准备,彼此都在适应。

而此刻,“我”又工作受阻,失业中的“我”为了在家人面前的尊严,无论如何都不想将真相告诉家人。“我”不愿意回家,若不是大哥的忌日,“我”更愿意逃离这个有点压抑的家庭。“我”与其说是回家,不如说是为了完成一种仪式上的程序,“我”甚至还打算用欺骗方式来获得早点离开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无疑,“我”一样活得不尽如人意。

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心酸苦楚,尽管在一个纷纷到场的聚会上,在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大家有着热闹的说笑,有着幽默的打趣,但每一个人都在默默承受着自己人生中的那一份悲辛,谁也无法取代谁。这份淡淡的生命的感伤和无奈有着一种莫可名状的魅力,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之倾倒。或许这充斥于大众日常中的忧伤从来未曾远离我们,它就流淌在我们的举手抬足和低眉浅笑里。所谓家庭,也不过是几个孤独灵魂的携手并进,它生产了快乐,依赖,亲情,也同样带来了悲伤,痛苦和伤害。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良多一家也只是一个缩影。

​但尽管如此,小说中哀而不伤的基调,以及淡淡哀伤下的隐忍和依恋成就了这首散文诗的味道,就像白开水能带给人以回甘。小说中“我”在回首这一天的相聚时这样写道:“而关于我接下来要讲的那一天,其实也没有发生什么决定性的事件,我只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许多事情已经在水面下悄悄酝酿。但即便如此,我却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我真的搞清楚的时候,我的人生已经往后翻了好几页,再也无法回头挽救什么。因为,那时,我已经失去了我的父母。”这其实也是小说命名为“步履不停”的原因。

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送春》诗:“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每个人自出生起便向终点步履不停地前进,我们再无情也最终敌不过时间的无情,再逃离也终究逃不出同一个屋宇共处的点滴回忆,再哀伤也始终维系着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等待年华逝去后再回首,便总会发现有那么几处来不及。

小说中“我”来不及好好和父母和解与告别,沉默而苛责的父亲,唠叨太盛的母亲,倍感压抑的聚会,仿佛都是我曾经逃离的正当理由,只有在我永不止步的时间里,我才逐渐看清了这里面父亲的慈爱,母亲的隐忍,家人的互相包容和默默付出。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它消解了哀伤,同时又平添了另一份新愁。

这或许就是《步履不停》的魅力所在。不温不火,细碎平常,却道出了人对生命的思考,还有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亲情人伦。那些周而复始的日常里所涌动的暗流,那些于平实与从容之中的生命感悟,那些不经意间滑过指尖的生命的哀伤、人生的匆忙就这样缓缓流动,让人直视,平静且温情,无奈又残忍。

文:双木林兮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