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上海崇明启用“智慧环卫”大数据管理平台,垃圾分类工作趋于精细...

看中国

2019-02-28 15:51

文|茅冠隽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路168号是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的所在地,在一栋普普通通的办公小楼里,一个大脑里藏着全区所有湿垃圾末端处置站点的实时视频监控、当日收运量和收运情况等数据。这个大脑,便是刚启用不久的崇明区级智慧环卫大数据管理平台。

你看到了吗?那个点位地上有些污水没有清理干净,水管也落在了处置站点边上,我们要提醒一下。指着面前的监控大屏幕,崇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副所长陆瑾马上按了桌上一套通讯设备的按钮,对着话筒说:工作完成后请及时清理场地,保持场地干净整洁。在相关处置站点,这句话实时用以往农村最熟悉的喇叭喊话的方式传了开来,点位负责人马上就派人清理了水管、打扫了地面。这是近日记者在崇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内看到的一幕。

监控画面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过程中,怕的是什么?陆瑾告诉记者,用传统眼光看,瓶颈不少:分类意愿不强、回收方式单一、收集运输困难、管理效率不高等。这些表现出来的问题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垃圾分类前端后端、区级部门和乡镇村居信息沟通还不够顺畅,缺少一个大脑和神经网络。很多情况、数据如果能前后端、上下级实时共享,一些问题就没有发生的土壤。因此,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手段,探索垃圾分类处置的互联网+模式是大势所趋。

不久前,崇明区级智慧环卫大数据管理平台就此应运而生,目前一期已建成运行。记者从崇明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办了解到,这个平台目前已在全区18个乡镇的21个湿垃圾处置站点(每个乡镇起码有一个站点,庙镇、陈家镇、东平镇有两个站点)安装了视频监控,重点监控站点进出口、卸桶点和操作间等处,平台实时更新全区各站点湿垃圾处置的相关信息,区级管理部门可有效实现在线实时管理。同时,平台一期已经开始在港沿镇探索实现智能称重检测功能:湿垃圾专项运输车进站后,系统即对卸载的湿垃圾桶进行过地磅智能称重,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并自动生成汇总。试点一段时间后,该功能将推广至全区21个湿垃圾末端处置站点。

监控画面

一个区域到底产生多少湿垃圾?以前往往是按车、按桶算的,统计方式、统计数据都比较粗放,只知道一个桶是240升、放满了大约有100公斤,具体多少并不知道。而且处置点到底是不是按要求作业,区级管理部门也很难第一时间了解。有了智慧环卫系统,通过对各乡镇称重数据的日、周、月、季度、年汇总并对同期数据进行比对,可有效提升垃圾处置监管实效。崇明区绿化管理所副所长王宇峰告诉记者。比如,某乡镇的湿垃圾产生量如果在短期内骤升降或同期对比数据明显下降,则说明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出现问题,管理部门可及时介入查明纠正。而且,通过数据分析可有效掌握湿垃圾产生规律,从而及时调整作业力量配置,提升管理效能。此外,视频监控系统配合喊话喇叭这种乡间容易接受的管理方式,可以对全区所有湿垃圾处置站点实现实时动态管理,一旦发现湿垃圾重复过磅刷数据、上榜垃圾桶颜色不对、操作员未穿统一工作服等问题,可及时喊话提醒。

崇明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这个智慧环卫平台,管的还只是全区的湿垃圾处置站点,未来崇明将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将全区各村和居住小区的垃圾投放点、集中暂存点、区级层面的中转站、临时堆放处置站、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以及全区主次干道沿线公厕等点位全部纳入该平台,实现实时动态管理。比如全区7个干垃圾中转站的地磅称重数据,未来会纳入平台,通过数据比对即可知道中转过程是否出现问题;垃圾焚烧厂的干垃圾含水率、焚烧产生的热值(每公斤干垃圾焚烧后产生的能量值)等数据如果低于一定标准,相关管理部门也会及时提醒点位注意规范处理。

崇明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进度表

陆瑾告诉记者,智慧环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重要作用,是能让全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越来越精细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关键,是干湿分类:干中混湿,就会影响焚烧效率;湿中混干,处置装置就会加速磨损,处置瓜皮蔬菜的设备里如果放入大骨头,刀头就容易被打断。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检测和实时提醒纠正,干湿分类的规则将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规范。

记者了解到,目前崇明智慧环卫大数据管理平台还正在开发App,未来不只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人员开放,任何人都将能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调取各乡镇湿垃圾每日称重数据信息和实时动态视频监控,让湿垃圾分类处置信息更公开透明,接受全方位监督。